2008-11-11 21:08:35馬來魔

【007量子危機】:龐德的突破?龐德的困境?

 

 

 

史上最風流瀟灑的情報員「詹姆士龐德」(James Bond),最早出現在英國作家伊恩佛萊明的小說裡,這個代號是007,持有「殺人執照」,可以一路殺到底,卻不用負擔任何法律責任的英國特務,據說是真有其人!根據原作者受訪時的說法,龐德這個角色,是根據二次大戰期間,一個名叫威廉史蒂文生的間諜所經歷的事蹟所改編而來。而電影裡的007,除了上天下地、解救世界危機之外,最為人稱道的地方,當然是他過人的「把妹技巧」與「床上功夫」,不但身邊總是美女圍繞,而且風流倜儻的形象,也成為全世界男人的夢想。

從1962年的第一部龐德電影《第七號情報員》(Dr. No),到現在這部《量子危機》(Quantum of Solace),龐德的歷史已經橫跨40餘年,拍過22部系列作品,換了6代的男主角,而新任龐德丹尼爾克雷格也已經突破007的既定形象,瀟灑依然,卻少了幾許「風流」,而變得深情款款。

《皇家夜總會》(Casino Royale)猶如龐德的純愛故事,現在這部《量子危機》說的則是龐德為愛復仇的過程,不但連床戲都只是點到為止,而且女主角竟然沒被龐德「染指」,這簡直和一般觀眾認知的「龐德作風」完全背道而馳。看來,隨著時代改變,龐德的形象也已經跟著調整,只是老影迷能不能習慣龐德從「英國種馬」變身純情男?考驗觀眾的接受度。

以往的龐德,不管上天下地,水裡來火裡去,也永遠都是西裝筆挺、風度翩翩。而現在的龐德,已經可以做出成龍式的高難度武打動作,也不再使用大量的高科技武器,而改以「近身肉搏」外加「瘋狂爆走」的作風,展現肌肉線條與男性魅力!”丹尼爾克雷格”確實為龐德這個角色賦予不少新風貌,可惜接連不斷的動作場面並沒有辦法掩飾『量子危機』在劇情上的疲乏。

《量子危機》是一部名副其實的「續集電影」,所有的人物支線、劇情脈絡與細節,全部都是承接著前集《皇家夜總會》來做發展,換句話說,沒看過《皇家夜總會》的觀眾,如果跑來看《量子危機》,一定會有很多地方是看不懂的!可是《皇家夜總會》距離《量子危機》已經有兩年的時間,就算當年有看過上一集,誰敢保證兩年之後還能記得?電影公司「假設」所有的觀眾都有超強的記憶力,於是推出一部無法獨立成篇的電影,逼得觀眾為了要銜接的上,還得去找上一集的DVD回家「複習」!讀書都沒有那麼用功,看電影需要那麼用功嗎?這種「記憶力大考驗」的電影,對觀眾簡直是一種負擔!

除了劇情無法獨立成篇以外,《量子危機》還創下了一個紀錄,那就是:你看完整部電影之後,還是不知道「量子」是什麼!(我還以為「涼子」是哪一個日本女生咧)!更扯的是,他們竟然找一個文藝片導演來拍龐德電影,我只能說,電影公司的勇氣已經快要超越龐德了!

這時候你一定會問導演是誰?我在這裡公佈答案!導演就是《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以及《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的馬克佛斯特。也許動作片不是他的本行,更可能是他根本不熟悉龐德電影,所以誤以為動作片就是強迫觀眾接收一堆打鬥爆破,卻忘記龐德電影必須有的解謎過程,以及男女主角優雅調情的浪漫氛圍。《量子危機》被他這麼一弄,不但該有的元素或傳統都消失了,而且就連拍個打鬥鏡頭都要賣弄這麼多的平行剪接,卻把原本該有的緊張氣氛硬生生的拆成一堆零碎的段落,導致觀眾的情緒中斷。

新任龐德女郎歐嘉柯瑞蘭寇明明就超性感,可是竟然被導演拍的灰頭土臉,毫無魅力,跟龐德的火花竟然也就僅止於最後那個莫名其妙的一吻,卻尷尬得可以!007電影被導演「改革」的結果,不但連最愛喝的「馬丁尼」都不再喝了,而且就連每集必出現的招牌台詞「My name is Bond,James Bond」都在這集裡面消失無蹤,這到底是「突破」或者是陷入另一種僵局?有待商榷!

有人說,007電影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或時代背景,在「冷戰時期」結束以後,007的敵人就變成媒體和權貴,甚至演變成這集裡面偽善的環保人士、獨裁者,以及資源壟斷者。照這樣看起來,007永遠不愁沒敵人可打,可是在新意不足又越來越公式化的情況下,也已經造成蠻多人的不屑一顧,所以龐德必須力求突破,這是時勢所趨。問題是,「突破」不等於「優良」,如果不夠優良,不如不要突破!

如果你要說《量子危機》裡面最大的突破,是龐德的感情掙扎或內心戲的篇幅加重,甚至「用欣賞歌劇來掩飾陰謀」的情節有什麼了不起的影射,那我可以告訴你,那些東西我連提都不想提,因為這是龐德電影,不是歐洲影展片!相信有看過龐德電影的觀眾都了解這個道理,可惜只有導演不了解。

很顯然的,007系列電影並沒有放棄繼續發展下去的可能,丹尼爾克雷格也已經簽下幾部續集片約,打算繼續扮演龐德,而《量子危機》仍然留下了許多未解的謎團,等待著下一集繼續揭曉。在我們已經習慣了龐德的全新風貌,但卻又在這集裡面累積一大堆的不滿之後,觀眾的矛盾情緒能不能在下一集裡面得到抒解?那就要看看下一集的導演是誰了!(只要不是現在這個,我都願意期待)。

 

 
*新任龐德丹尼爾克雷格,賦予龐德全新面貌。

  
*男女主角總是灰頭土臉,也少掉龐德電影該有的浪漫傳統。

  
丹尼爾克雷格成為女性觀眾眼中的男體誘惑。

  
朱蒂丹契飾演龐德的上司「M夫人」。

  
新任「龐德女郎」 歐嘉柯瑞蘭寇,身材比例也很優。

  
歐嘉柯瑞蘭寇性感迷人,可惜這個導演拍不出她的特色。

  
*新任007雖然少了高科技裝備,卻多了肌肉線條和武打身手

  
*男女主角唯一的互動,竟然只有莫名其妙的「道別之吻」。

  
丹尼克雷格魅力十足,可惜導演不擅長拍動作片,浪費了出色的演員。

 

 

無厘頭的小瓶兒 2008-12-12 23:15:06

我覺得他看久了
還真的越看越有味道
我喜歡他甚於上一位 007

版主回應
他很有男人味,
而且比上一個007有特色多了!
2008-12-14 01:52:14
FUN 2008-11-27 16:09:08

原文轉PO自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56011
「量子危機」的真正意涵~(和組織名只是雙關語)
比較完整的意思是:「慰藉的基本量」,
是說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產生同情憐憫之心的情緒
的最小基本單位
後來有人寄這封來解除我的疑惑!!!^^

版主回應
問題是,電影裡面沒有說明這個部分!
如果想要表達的東西沒有說清楚,
事後還要觀眾看一堆解釋才會了解的話,
這是很失敗的一件事!

這部電影不但要考驗觀眾的記憶力,
還要考驗觀眾的哲學思考能力.
這是有史以來最深奧的007,
問題是觀眾看007,在意的絕對不是那樣的東西呀!
2008-11-27 18:49:09
睡不飽 2008-11-25 08:15:29

剪接手法太瑣碎,跳ton的太厲害....
腦袋還沒消化內容,眼睛就得接受下一段影像...
不過新的007我喜歡,少了耍帥的花拳繡腿與高科技的陪襯,這次的打鬥與爆破多了古典味,殺人的手法倒是很乾脆啊。

不過.....007幹嘛搞得跟 不可能的任務 差不多呢?

版主回應
其實"不可能的任務"也是受到007的影響呀! 2008-11-27 18: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