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8-22、23 大山習飛:屏風山
屏風山 8月22~23日 (撰文:阿德)
接連兩年暑假計畫到南橫爬庫哈諾辛山和關山,都因為颱風路斷無法成行,去年的備案是藤枝,今年的備案是屏風山,上周的那結山是行前訓練。
屏風山由中橫起走,一路陡下塔次基里溪底,踏石渡過支流再走吊橋過主流後緩上抵達屏風山屋。吊橋所在的峽谷,潮溼的石灰岩壁,以及屏風山屋所在的寬平古河階,都是活的地理教材。
第二天天微亮出發,八點半抵達屏風山頂,一路上看到的是檜木林、松樹林、鐵杉林、冷杉林,山頂稜線岩壁甚至有玉山圓柏,台灣所有的珍貴針葉樹都可在此看到。森林透空處可看到奇萊北峰、合歡群峰、畢祿山、鋸山,以及雪山山脈。中午回到山屋午餐,爬升高度1100公尺,費時七小時。
午餐後沿來時路,花費兩小時陡上高度500公尺抵達登山口。
113-8-22、23大山習飛:屏風山
全家人一起爬山,才終於有放到暑假的感覺!
從芒草,二葉松林,立霧溪支流,檜木林,而鐵杉林。
之後的雲杉,冷杉,玉山圓柏,南湖杜鵑,刺柏,玉山箭竹,則具體而微地,壓縮在接近山頂的一小段高度。
每一段森林,都是舒適美好、令人自然而然敞開心扉去感受的,即便腳下有時崎嶇陡峭,有時必須攀上爬下。
屏風山頂往前一小段,可仰望奇萊主山北峰的嶙峋。
經鐵線橋過立霧溪支流峽谷後,有一段步道就直接走踏在保留了海底珊瑚礁形狀的石灰岩化石上。或許是接近溪流處流水的持續沖刷,加上山行者步伐的踩踏,表面覆蓋的腐植質盡接流失,讓石灰岩裸露。原來,我們就走在從海底抬升的珊瑚礁化石上,這個發現,令我驚愕萬分。
松針營地與屏風山屋都位在一處非常廣闊平坦的立霧溪古河階台地。
過去對於屏風山的印象,都建立在他人的口述與聽聞。矗立在奇萊主山北峰一側,遠觀或許稱不上嶔崎偉岸,卻生成了它自己的獨特。此行,讓我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屏風山記憶。
若說辛苦,當然有,或許僅是從立霧溪底爬升回登山口這一段路吧,不僅汗水浸濕了衣衫,還將兩根編得長長的麻花辮完全浸透了呢。
#中橫四辣之
#屏風山
#開學前一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