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5 09:57:09玉山薄雪草

交大原生植物區 廢棄物清理後、種植原生植物近況、地被改善與建立穗花木藍苗圃 105-10-30~31

原生植物區原來的地被植物混生著許多會長到沒膝高度的芒草,定期需要請工人除草,理德思考著如何能夠以較為永續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也許,同時持續拔除芒草與改植匍匐性的地被植物,讓它們逐漸達成一種平衡,是解決之道。未來朝著培育出低矮植被,不需要割草為目標,希望日後只需要將超過5公分以上的草割除即可。
十月底的週日,原生植物園區的地被植物改造正悄悄地進行著。試種的原生地被植物是週六那天理德將修剪下來的穗花木蘭收集過來,並在交大原生植物區設置苗圃、逐一插枝。

理德計畫今天(105/10/30)再種植一些野外採集的植物在交大原生植物區,增加原生植物多樣性,以及開始著手改善地被植物、建立地被植物苗圃,希望逐步將原來會長得很高的象草、芒草逐漸演替掉。


抵達交大原生植物區時,發現位置較高的那一片,最近有一些新的改變:原來堆置著許多廢棄物、垃圾、工程廢土廢料,都經過一番清理,不再是上半年那片凌亂荒蕪的景象,應該是Maya姊剛找工人來整理過。先來看看有甚麼不同吧!

 

交大原生植物園區 105年4月之一.JPG               交大原生植物園區 105年4月之二.JPG

 

交大原生植物園區 105年10月30日之一             交大原生植物園區 105年10月30日之二


從四月份帶土木系學生來原生植物園區手作步道、五月份種植山黃梔,九月份陸續移植蝴蝶食草、蜜源植物至園區內至今,幾個月來,經過大自然的撫育,產生了哪些變化呢?
詳見每張照片的說明。
從四月份帶土木系學生來原生植物園區手作步道、五月份種植山黃梔,九月份陸續移植原生的食草、蜜源植物至園區內至今,幾個月來,經過大自然的撫育,產生了哪些變化呢?詳見每張照片的說明喔


IMG_0263 從四月、五月,土木系學生以服務學習課,為原生植物區手作步道,經過五個月的近況(105-10-30).JPG


IMG_0264九月份移植的蜜源植物--射干。.JPG


IMG_0266九月份移植的蜜源植物--龍船花。.JPG


IMG_0270九月份移植的石牆蝶食草--薜荔。.JPG


IMG_0271九月份移植的蜜源植物--杜虹(紫珠)。.JPG


IMG_0272九月和十月移植的淡紋青斑蝶食草--華他卡藤。.JPG


IMG_0273九月份移植的蜜源植物--冇骨消。.JPG


IMG_0278五月份和學生一起種下的綠底小灰蝶食草--山黃梔,五個月後近況。.JPG
五月份理德帶學生們種植自行培育的山黃梔,周圍都有插上三根竹枝標記圈圍。但
,讓人感到沮喪的是,從六月份以來,每次工人來除草,山黃梔就會被砍斷幾株,有些山黃梔就此夭折死去了。
除草時如果沒有人去看,也許該積極思考的是原生植物區的管理問題,對嗎?


週六(105/10/30)理德著手原生植物區的草地改造工作:一邊拔除長雜草(象草、芒草等),一邊種植原生的豆科地被植物--穗花木藍,希望能夠逐步將草地的組成以匍匐性的原生豆科地被植物取代,往後得以大幅減少請工人以割草機割草的時間與需求頻率。
先挑戰一下環境敏感度大考驗吧。請比較以下這兩張照片,試著說說它們有何不同: 

IMG_0263 (105/10/30).JPG


IMG_0281 (105/10/31一大早).JPG

看得出有何不同了嗎?
這兩張照片是
10/30理德在原生植物區工作一天之前與之後的差異。理德拔除了雜草、在手作步道右側建置了一個穗花木藍的小苗圃。
看出差別了吧?

他在步道右側建立的地被植物小苗圃,目前以
穗花木藍插枝為主,未來還會持續採集蠅翼草、煉夾豆、胡枝子...等豆科地被植物插枝或種子培苗。
工作中,自然給予的獎賞是,遇見一隻躲在沾滿露珠的草葉間的小動物--澤蛙。
理德在這次工作收工之前,也植下了兩種原生植物,大青與野牡丹。


IMG_0283 清晨躲在沾滿露珠的草地間的澤蛙.JPG


IMG_0284 種植修剪後收集來的豆科地被植物,也是臺灣姬小灰蝶食草-穗花木藍.JPG


IMG_0286 建立穗花木藍苗圃-預備改造草地.JPG


IMG_0288 穗花木藍扦插育苗.JPG


IMG_0293 種植原生蜜源植物-大青.JPG


IMG_0294 原生蜜源植物-野牡丹.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