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1 15:41:05玉山薄雪草
助鯝魚回家:上坪堰採捕搬運 105-4-3
三月下旬的一場春雪過後,春天似乎才加速跨大著步伐來到。
然而,臺灣的河流多築有攔沙壩、攔水堰提、固床工、水庫、水壩...,將河流切割成許多河段,阻斷了溪流生物溯河的廊道。
而許多攔水壩堤,雖設有魚梯,卻因設計的問題,未能真正發揮功能。
像這條頭前溪的支流--上坪溪,便是這樣,鯝魚憑著生物本能,上溯到上坪堰,便受困在壩堤下方。未能上到水溫較低的上游河段的鯝魚,就失去產卵繁殖的機會。
清大生命科學系曾晴賢老師表示,他估計臺灣已有三四百座魚道,然而多數未能真正發揮生態廊道的功用,問題在於沒有設計出適當的魚道,以及興建了好的魚道之後,未能用心管理魚道,使溪中的魚類並未使用魚道。
在目前魚道未能真正發揮功效的情況,「採捕搬運」是解決生物廊道問題的一種方式。
透過人力捕捉、將魚類搬運過牠們無力越過的摩天水壩堰堤,讓牠們得以順利回到上游產卵繁殖。
曾老師4/1在上坪堰下方發現許多將近十歲、抱卵的鯝魚。因此在他個人的臉書發出邀請,希望邀集撒網高手自備網具,於4/3傍晚至燥樹排上坪堰下方,一同進行「採捕搬運」,幫助鯝魚回家。
撒網捕到的鯝魚,難免會有些部位受傷,在將牠們放流之前,會將牠們浸泡在加入一點鹽、消炎藥(黃色)的水中,讓放流後的魚的傷口盡快復原。
頭前溪流域還有許多「本土的外來種」--何氏棘䰾。
原是生長於臺灣東部的本土魚種,卻因為釣魚的人想玩假餌飛蠅釣,而將何氏棘䰾引入臺灣西部的河流,成為外來種,破壞西部河流的生態平衡。
在進行「採捕搬運」的同時,也將上坪溪的何氏棘䰾移除(帶回去養在實驗室,直到牠們壽終正寢)。
IMG_4361先綁一條橫越河面的繩子 方便在湍急的水流中渡河.JPG
IMG_4362綁一條繩子 方便渡河.JPG
IMG_4365採捕後,會先浸泡在這桶放了消炎藥的水中消毒。
撒網捕到的苦花,難免身上會有點受傷,在將牠們放流之前,會在水中加入一點鹽、消炎藥(黃色),讓魚的傷口盡快復原.JPG
DSCF7445曾老師帶著研究生和志工們在上坪堰下方 上坪溪的主流附近撒網.JPG
IMG_4371曾老師在攔水堰堤下方撒八卦網.JPG
IMG_4375將漁網拉上岸.JPG
IMG_4389將捕到的魚從網中取出.JPG
IMG_4391將捕到的魚從網中取出.JPG
IMG_4398曾老師在攔水堰堤下方撒八卦網.JPG
IMG_4406撒網.JPG
IMG_4416將魚從魚網中解開.JPG
DSCF7476拉著魚籠 橫渡上坪溪湍急的水流.JPG
DSCF7478.JPG 拉著魚籠的阿德 好不容易走過湍急水流 到主流這一側的溪岸
DSCF7479將魚籠從溪的對岸送過來.JPG
DSCF7450小心地將魚撈進袋中 避免觸摸魚的身體.JPG
DSCF7463鯝魚.JPG
DSCF7466鯝魚吃水底藻類 因牠特殊的嘴形而稱為臺灣鏟頷魚.JPG
IMG_4441將魚抓進裝了消炎藥水的袋中 充飽氣.JPG
IMG_4449撒網.JPG
IMG_4454曾老師將補到的魚從網中解開.JPG
DSCF7474將打包好的魚放置在水桶中,用繩子吊上水泥堤岸,再開車運至上坪堰上方的昌惠橋附近河段放流
曾老師帶參與採捕的志工們去看建造在上坪溪遠離主流那一側溪岸的魚梯。
IMG_4457魚梯建在上坪溪右岸的支流而非主流 幾乎無法發揮功能 是錯誤設計.JPG
IMG_4458魚梯建造在上坪溪右岸的支流而非主流 幾乎無法發揮功能 是錯誤設計.JPG
IMG_4463魚梯建造在上坪溪右岸的支流而非主流.JPG
因為水流太急,水深及大人的大腿,除了阿德帶了青蛙裝之外,我們沒有帶適合溯溪的溯溪鞋或雨鞋,我和小朋友便留在溪的這一側。
孩子們自己收集石頭,堆疊、建造了一座石滬。
IMG_4445小咕嚕小瑀魚和朋友一起建造一座石滬.JPG
DSCF7483小朋友們堆疊完成的石滬.JPG
較可惜的是,來了三四十位志工,卻都沒有帶漁網,也都沒有撒網捕魚的經驗,只有曾老師一個人持續撒網捕魚。
工作一個半小時,捕到的魚數量有限。收工離開時,仍有許多鯝魚在堰堤下的深潭中。
四月初的此時,是紫斑蝶從南方北返的時節,筒鳥敲竹筒似的叫聲傳遍原始林與谷地;遲來的流疏的雪白,與苦楝的淡紫色煙霧,罕見地同在四月初,點綴著湖畔的顏色。
此時也是俗稱苦花、鯝魚的臺灣鏟頷魚成熟抱卵的季節。
此時也是俗稱苦花、鯝魚的臺灣鏟頷魚成熟抱卵的季節。
和許多上溯的魚類一樣,鯝魚都在寒冷的冬季游至較下游的河段生活;隨著春季來臨,溪水逐日溫暖,鯝魚便溯河而上,牠們需要到水溫低於17度的上游河段才能產卵、繁殖下一代。
然而,臺灣的河流多築有攔沙壩、攔水堰提、固床工、水庫、水壩...,將河流切割成許多河段,阻斷了溪流生物溯河的廊道。
而許多攔水壩堤,雖設有魚梯,卻因設計的問題,未能真正發揮功能。
像這條頭前溪的支流--上坪溪,便是這樣,鯝魚憑著生物本能,上溯到上坪堰,便受困在壩堤下方。未能上到水溫較低的上游河段的鯝魚,就失去產卵繁殖的機會。
清大生命科學系曾晴賢老師表示,他估計臺灣已有三四百座魚道,然而多數未能真正發揮生態廊道的功用,問題在於沒有設計出適當的魚道,以及興建了好的魚道之後,未能用心管理魚道,使溪中的魚類並未使用魚道。
在目前魚道未能真正發揮功效的情況,「採捕搬運」是解決生物廊道問題的一種方式。
透過人力捕捉、將魚類搬運過牠們無力越過的摩天水壩堰堤,讓牠們得以順利回到上游產卵繁殖。
曾老師4/1在上坪堰下方發現許多將近十歲、抱卵的鯝魚。因此在他個人的臉書發出邀請,希望邀集撒網高手自備網具,於4/3傍晚至燥樹排上坪堰下方,一同進行「採捕搬運」,幫助鯝魚回家。
撒網捕到的鯝魚,難免會有些部位受傷,在將牠們放流之前,會將牠們浸泡在加入一點鹽、消炎藥(黃色)的水中,讓放流後的魚的傷口盡快復原。
頭前溪流域還有許多「本土的外來種」--何氏棘䰾。
原是生長於臺灣東部的本土魚種,卻因為釣魚的人想玩假餌飛蠅釣,而將何氏棘䰾引入臺灣西部的河流,成為外來種,破壞西部河流的生態平衡。
在進行「採捕搬運」的同時,也將上坪溪的何氏棘䰾移除(帶回去養在實驗室,直到牠們壽終正寢)。
IMG_4361先綁一條橫越河面的繩子 方便在湍急的水流中渡河.JPG
IMG_4362綁一條繩子 方便渡河.JPG
IMG_4365採捕後,會先浸泡在這桶放了消炎藥的水中消毒。
撒網捕到的苦花,難免身上會有點受傷,在將牠們放流之前,會在水中加入一點鹽、消炎藥(黃色),讓魚的傷口盡快復原.JPG
DSCF7445曾老師帶著研究生和志工們在上坪堰下方 上坪溪的主流附近撒網.JPG
IMG_4371曾老師在攔水堰堤下方撒八卦網.JPG
IMG_4375將漁網拉上岸.JPG
IMG_4389將捕到的魚從網中取出.JPG
IMG_4391將捕到的魚從網中取出.JPG
IMG_4398曾老師在攔水堰堤下方撒八卦網.JPG
IMG_4406撒網.JPG
IMG_4416將魚從魚網中解開.JPG
DSCF7476拉著魚籠 橫渡上坪溪湍急的水流.JPG
DSCF7478.JPG 拉著魚籠的阿德 好不容易走過湍急水流 到主流這一側的溪岸
DSCF7479將魚籠從溪的對岸送過來.JPG
DSCF7450小心地將魚撈進袋中 避免觸摸魚的身體.JPG
DSCF7463鯝魚.JPG
DSCF7466鯝魚吃水底藻類 因牠特殊的嘴形而稱為臺灣鏟頷魚.JPG
IMG_4441將魚抓進裝了消炎藥水的袋中 充飽氣.JPG
IMG_4449撒網.JPG
IMG_4454曾老師將補到的魚從網中解開.JPG
DSCF7474將打包好的魚放置在水桶中,用繩子吊上水泥堤岸,再開車運至上坪堰上方的昌惠橋附近河段放流
曾老師帶參與採捕的志工們去看建造在上坪溪遠離主流那一側溪岸的魚梯。
IMG_4457魚梯建在上坪溪右岸的支流而非主流 幾乎無法發揮功能 是錯誤設計.JPG
IMG_4458魚梯建造在上坪溪右岸的支流而非主流 幾乎無法發揮功能 是錯誤設計.JPG
IMG_4463魚梯建造在上坪溪右岸的支流而非主流.JPG
因為水流太急,水深及大人的大腿,除了阿德帶了青蛙裝之外,我們沒有帶適合溯溪的溯溪鞋或雨鞋,我和小朋友便留在溪的這一側。
孩子們自己收集石頭,堆疊、建造了一座石滬。
IMG_4445小咕嚕小瑀魚和朋友一起建造一座石滬.JPG
DSCF7483小朋友們堆疊完成的石滬.JPG
較可惜的是,來了三四十位志工,卻都沒有帶漁網,也都沒有撒網捕魚的經驗,只有曾老師一個人持續撒網捕魚。
工作一個半小時,捕到的魚數量有限。收工離開時,仍有許多鯝魚在堰堤下的深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