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咖啡,以及消費牽動著的混沌世界 104-2-9
工作忙的時候,真的會心理上地依賴著某種植物種子的能量,像是咖啡豆。
近幾個月,我開始嘗試主婦聯盟的公平貿易咖啡,最初是買耳掛包,後來發現竹北站有夥伴提供磨豆機讓社員共用,改買整包原豆,減少包裝,剩餘的咖啡渣用於冰箱與廁所除臭,更環保。
而且我發現原來好的咖啡即使在下午喝也不會影響睡眠或心悸。
台灣中南部也不少人種咖啡,像是南投阿公帶我們去過的雲林古坑、還有我們全家人都很喜愛的屏東霧台。南投阿公家附近也有不少種植咖啡樹的農友。然而那些結實累累、滿地小苗的咖啡,後來都到哪裡去了呢?
據我所知,因為後續的處理太繁複,而農會又遲遲沒有收購,許多南投的農友後來就放棄照顧。
昨天我們一家人去新埔爬山,下午在阿德的同事家學開挖土機。回程的時候停在路邊的一戶農家門前買剛採收的新埔桶柑,意外發現那家人也兼賣自己種的咖啡。一包包自己包裝的黑色耳掛包,包裝袋上並沒有印任何商標。
女主人說,從98年開始種咖啡樹,收成時才發現從採果、去皮、曬、發酵、烘培...整個處理的過程都非常地耗費人工。每一個耳掛包賣30元,其實都沒有把人的工時工資計算進去。或許是捨不得咖啡樹的生命,以及當初種植的辛苦,而努力地採收著,讓買桶柑的、眼尖又有緣的客人買回去。
我買了四包上車,車開走之後又感到一絲遲疑或後悔,是不是該把排列出來的那些耳掛包全數買下來?剩餘的耳掛包會不會很難再遇到需要的買主?往後她們還會繼續照顧著咖啡樹,採收、烘培咖啡豆嗎?
在消費的這一端,我感受到自己與世界其他角落的關係與連動....形成一個未可知的混沌系統。
註:其實我想的是,主婦聯盟是否考慮過進台灣農友種的咖啡豆?...以及,究竟是喝公平貿易的雨林咖啡,還是喝台灣農友種植的咖啡,對於環境的衝擊少一點,對於台灣或者世界上其他角落的農民照顧得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