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8 16:03:35玉山薄雪草

鳥巢箱大發現 103-8-9

對於鳥巢的興趣,大約是從十餘年前搬進我們這個社區開始的。
社區周圍保留著許多大樹與較少人為干擾的綠地,我們在春天清晨的散步中,時常可以觀察到幾種常見的城市野鳥忙進忙出地育雛,或者進一步在樹叢間發現牠們留下的空巢。那些隱藏在草叢灌木間、懸掛在枝梢的空巢,往往引起我們一連串的探問,尤其是巢的形狀、使用的素材、以及各不相同的築巢位置。
從社區走下光復路和關東橋,有一整排已經矗立三、四十年以上的老房子和店家,每年春天都可以在家戶的屋簷下觀察家燕築巢和育雛。
我們家的庭院也幾乎每年都有白頭翁和綠繡眼來築巢,像小咕嚕剛出生的時候就是,庭院門口的雞屎藤中,就住著一窩白頭翁。
阿德南投老家的屋簷下,也有一窩每年都回來啣泥增建舊巢的赤腰燕。

在小咕嚕很小的時候,他時常從阿公的小森林帶回綠繡眼和白頭翁幼鳥離巢後,遺留在樹枝上的舊巢。至今我仍能清晰地回想起才兩三歲的小咕嚕,在外頭興奮地喊著我,雖然汗水浸濕了頭髮,被蚊子叮得滿頭包,沾了草屑和泥土的小臉蛋上那雙清澈好奇的大眼睛,胖胖的小手捧著三個完整的碗形鳥巢在鼻尖的情景。

後來我們又從鳥巢達人鈴木守的繪本【鳥巢大追蹤】一書,認識了更多不同巢材、不同形狀、形式,令人驚嘆的鳥巢。我才開始知道,原來鳥巢並不只是我們熟知的碗形呢!還有球形、橫長形、直長形、盤子形;有加蓋子的、有屋頂的、有設逃生門、陽台、假入口的;有貼在葉子後面、用蛛絲縫合葉子的;有像鞦韆的、像湯匙的、像竹籠的;也有一大群鳥合作築成非常巨大的鳥巢。而材料除了枯葉,也有苔蘚、羽毛、泥土、蛇皮、樹枝、枯草、動物毛髮、蜘蛛絲...。

而蔡錦文的【鳥巢】一書提到,若以形狀分類,可分為:杯狀巢、碗形巢、圓形巢、盤形巢(平台巢)。若以巢材分類,可分為:苔蘚巢、泥巢、樹枝巢、樹葉巢。若是將鳥巢依照築巢的位置分類,則可分為:地面巢、水面巢、灌叢巢、枝架巢、懸吊巢、樹洞巢、地洞巢、崖壁巢、奇怪巢。

此後,小咕嚕又更熱衷於收集鳥巢了。我們陸續收藏過五、六種形式不同的鳥巢,也曾經撿過從枝頭掉落地面,親鳥棄養,裡面的三顆鳥蛋已經乾掉的巢。這些都是很好的自然觀察真實教材。



再燃起對鳥巢更深入的興趣,應該是民國100年了,因為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的解說進階訓練,邀請了保育課技士明堂分享中海拔的鳥巢箱育雛研究。
他用針孔攝影機,拍攝紀錄了幾種利用樹洞築巢的中海拔小型鳥類在巢箱中育雛的完整過程,透過明堂、美真剪輯的青背山雀育雛的精彩影片,使我們對於用望遠鏡也不易觀察到的育雛過程,有了更具體、詳盡的了解。除了一窺巢箱裡的青背山雀雛鳥在21天中的逐日成長,我們還首次見識雛鳥索食過度受到親鳥教訓、煤山雀進巢箱偷取巢材、以及蛇和赤腹松鼠發現巢箱將雛鳥捕食一空的畫面,都令我們驚訝萬分。

101年春夏上觀霧解說時,我就不時地遇見明堂、美真(兩位碩士班時都研究青背山雀育雛),和他們研究室的學弟妹們。有時會看見他們天還沒亮就已套上雨鞋、穿著雨衣褲,扛著長長的鋁梯和網子安靜地出門,準備巡視研究監測中的鳥巢箱。
他們在研究甚麼?巢箱裡面究竟有甚麼呢?
那年六月初上山,剛好遇見明堂和美真正在檢視巢箱,他們也讓我爬上梯子一窺究竟,原來巢箱裡是一對棕面鶯布置的巢材-箭竹葉和松針,只是牠們似乎發現了更好的築巢地點,又將這個巢箱內的部分巢材取走了。(霧林隨想 101-6-2~3)

五、六月那段時間,我們家客廳窗口剛好有一窩在江某樹枝條上育雛的綠繡眼,阿德在窗口架起腳架,用簡單的Canon G3自動相機拍攝著整個育雛過程,我也向美真分享了我們觀察親鳥反覆叼蟲回來覓食、啣走糞囊的經驗。可惜那窩綠繡眼在離巢前遭受野貓的攻擊,最終未能成功離巢,留下遺憾。(空巢之謎)

今年春天,因為明堂的鳥巢箱監測研究,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新增了「觀霧野鳥Live秀」,在服務台前即可觀賞鳥巢箱中育雛的即時影像。
我在六月中旬上山服勤,遇見了一窩明堂正在監測中的青背山雀,非常地驚喜,並惋惜著沒有帶小咕嚕和小瑀魚上山。
幸運的是,到了七月下旬再上觀霧,同一對青背山雀親鳥,又在試驗棲地的另一處巢箱D38,進行今年第三度育雛。只有五、六天大的雛鳥,光禿禿的皮膚上長出了一些細細的嬰兒毛,大而醒目的黃色嘴巴,是為了親鳥銜著蟲回巢餵食時較易瞄準。親鳥咬著肥滋滋的青蟲,或是已先去除翅膀的蛾、磨去毛刺的毛蟲,反覆調整著塞進雛鳥口中的角度。雛鳥吞下蟲子不久,馬上翹高尾部,讓親鳥將排出的糞囊(「尿布包」)帶去離巢遠處丟棄。

今年暑假,除了「觀霧野鳥Live秀」,生態中心的解說員彭大哥又邀請持續進行巢箱研究的明堂推出兩次【巢箱裡的秘密-觀霧森林野鳥答客問】暑期活動,讓暑假期間來到生態中心的遊客有機會與研究人員透過問答對話,將一般民眾不容易接觸到的學術研究,化為平易近人的科普知識,也更了解國家公園進行中的保育研究工作。

8/9再上觀霧,七月下旬D38巢箱那窩才五六天大的青背山雀雛鳥,已經19天大。幼鳥的羽毛已經大致長齊,嘴巴也漸漸地縮小了,只留下一小部分維持著初生時的黃色。

午後,生態中心大廳展開了摺疊桌,幾種中海拔常見的鳥類標本以及各式各樣的鳥巢先後就定位。我突然覺得好像是【鳥巢大追蹤】和【鳥巢】那兩本書中的幾種鳥巢,陸續從書中走出來,搭配著我們在中海拔步道上常見的落葉、苔蘚、地衣、...,在眼前化為真實。


DSCF3477巢箱裡的秘密_觀霧森林野鳥答客問.jpg


DSCF3478紅尾鶲的巢 碗形 巢杯深度很淺 原來距地面高度六公尺 築在樹枝交叉處 非常不容易被發現.jpg
許多遊客都和我有同樣的疑問,巢的深度這麼淺,離巢前難道不會太擁擠而從巢中掉出來嗎?


DSCF3479棕面鶯(左)與青背山雀的巢(右) 似乎都是圓球形的巢.jpg 
這兩種原來都是築樹洞巢,也會使用鳥巢箱築巢的小型鳥類,我們可以比較兩種鳥類使用的巢材大相逕庭。
右邊以苔蘚做的巢就是在「觀霧野鳥Live秀」中演出的青背山雀的巢喔!親鳥以不知去哪裡收集到的棉絮做內襯。
左邊以箭竹葉和松針做的巢是棕面鶯的,裡面是親鳥拔取的一根根苔蘚類的蒴做內襯。


DSCF3480冠羽畫眉 碗型的巢.jpg 
冠羽畫眉是台灣唯一由多對夫妻共同參與築巢,合作生殖的鳥。
這個狀似杯碗的巢,由2~4對親鳥將所有的蛋下在一起,並共同孵育。


DSCF3481紅頭山雀 球形的巢.jpg 從外表看得出來用了大量的苔蘚、間雜著芒草或箭竹葉、羽毛。


DSCF3482綠繡眼碗形的巢.jpg 巢的內襯似乎是一根根細細的塑膠繩 

鳥類築巢材料的改變 是適應環境的結果,彷彿也記錄了人類如何地改變著環境。這或許也是鳥類與人類的一種共演化吧?



DSCF3483五色鳥的巢 直接在樹洞裡下蛋 裡面沒有放巢材.jpg 屬於「樹洞巢」。


DSCF3488五色鳥的巢2.jpg 屬於「樹洞巢」。

以樹洞為巢的鳥通稱「洞巢鳥」,牠們喜歡選擇隱蔽的樹洞築巢,親鳥才能夠安心地下蛋,會比直接築在樹枝上的「開放巢」來得安全。洞巢可以遮風避雨,較不易被掠食者捕食,或被其他鳥類托卵,繁殖的成功率會比較大。
像五色鳥就喜歡選擇枯木,將軟化的部分稍微挖開,或整理枯木上的現成洞穴為巢。
而青背山雀、棕面鶯、煤山雀...則是尋找現成樹洞築巢的中海拔小型洞巢鳥。
許多年前,我曾經在武陵見過一隻棕面鶯利用管理站前面路燈柱下方的洞築巢,是我見過最怪異的洞巢。說穿了其實也是因應人類改變的環境,而出現築巢行為改變。

洞巢鳥的雛鳥比較晚熟,大約16~22天才第一次離巢,而開放巢的雛鳥大約9~11天第一次離巢。

如果當年繁殖第二次或第三次,通常不會直接使用前一次繁殖過的舊巢,主要是洞巢裡面容易滋生羽蝨等吸血性的寄生蟲。即使是隔年繁殖使用其他鳥類用過的巢箱或巢洞,通常也會將舊的巢材銜出丟棄,或是在其他鳥類遺留下的舊巢材上,再添加自己的新巢材。


DSCF3489金背鳩的巢 看起來很簡陋 都是枯枝,沒有柔軟的巢材和內襯.jpg (金背鳩是平地低海拔的鳥類) 屬於「樹枝巢」。
鳩鴿科鳥類大致都是收集細樹枝堆成略呈淺盤形的稀疏的巢。
喜鵲、樹鵲、烏鴉等鴉科的鳥類也是搬運樹枝堆疊為巢的「樹枝巢」,但是牠們的巢通常會將樹枝堆疊、壓實得更高更大。鴉科鳥類會重複使用舊巢,因此巢會越來越大。

仔細檢視每一個鳥巢內的巢材,尤其是內襯的材料,會發現不同的鳥類對於如何為鳥寶寶準備一個溫暖、舒適的巢,有著不同的「想法」。有的使用羽毛、有的用人類的棉絮或動物的毛、或是像棕面鶯收集類似苔蘚類土馬鬃的蒴。
築巢是本能,也許選擇用甚麼巢材,也早已書寫在基因裡。研究人員只需檢視巢箱內的巢材,就可以判別是哪一種鳥築的巢。
但是,也有的像金背鳩那樣簡陋、沒有任何柔軟的巢材,或者像五色鳥只在枯木中清理出一個隱密的、可以產卵的樹洞。


DSCF3505棕面鶯鳥巢除了箭竹枯葉 還加入許多苔蘚類的蒴(孢子囊)當作巢的內襯.jpg


DSCF3485非常有親和力、有問必答的鳥博士明堂和美真開講囉.jpg


DSCF3487明堂說明五色鳥在枯木築巢.jpg


DSCF3490鳥巢箱即時影像的主角 青背山雀.jpg


DSCF3491巢箱裡的秘密 非常受小朋友們歡迎.jpg


DSCF3494大人也對巢箱裡的秘密非常有興趣.jpg


DSCF3497明堂說明青背山雀巢的巢材.jpg


DSCF3506攝影機架在巢箱的上面.jpg  ...原來即時影像是這樣拍攝的呢。


隔天(8/10),試驗棲地D38號巢箱中的那窩青背山雀已屆20天大。五隻幼鳥前兩天即不斷地在巢中振翅,明堂在昨天傍晚推測,幼鳥很可能今天早晨就會離巢了。

彭大哥昨晚交代小咕嚕早上起來就把監測螢幕打開,幫忙注意是否有離巢的跡象。小咕嚕五點多就起床,打開螢幕和喇叭時,鳥巢箱裡還是一片漆黑,只聽到一陣陣強而有力的鼓翅聲。等到陽光逐漸照亮巢箱內部,親鳥也開始叼著毛蟲回來巢箱餵食,而親鳥外出去覓食時,幼鳥也會輪流站到巢邊練習拍翅。

果然,五隻幼鳥在早晨十一點多陸續離巢。
離巢之後,幼鳥們將停留在附近的樹林幾天,仍仰賴親鳥帶食物回來餵食,幾天之後才會離去。這對親鳥今年五月到八月繁殖了三次,幼鳥全數成功離巢。
明堂在下午搬了梯子將留在巢箱中的巢收回,巢中留下一團白色,是幼鳥離巢前緊張的排遺。


DSCF3582在8月10日早晨離巢的青背山雀留下的巢 巢中一顆白色是離巢時緊張留下的便便.jpg  巢材裡的內襯,似乎是人造纖維的棉絮。

感謝明堂非常詳細的說明和分享,讓我們對於鳥類的育雛有了更深的認識。

筆記:
青背山雀在冬天就已經配對,春天開始築巢,最早的從二月即開始。
一般來說,一年最多繁殖兩次,這對青背山雀是少見的一年繁殖三次的。可能跟去年夏天繁殖失敗有關。
七月下旬至八月已經是今年最後一窩繁殖的。
一窩通常五至六隻。
從孵化到離巢的過程大約二十一天。
洞巢鳥屬於晚熟型鳥,離巢時間通常較晚。
餵食時雌鳥較細心,會較平均地餵食,特別記得餵最瘦小的那隻,雄鳥較常餵較大較強勢的幼鳥。

閱讀筆記與反思:
關於人工巢箱的利弊,如果就原始森林減少,棲息環境被破壞,洞巢鳥不易尋得天然樹洞的情況下,人工巢箱或許會具有「生態補償」的功能。
然而究竟可以設置多少人工巢箱?會不會意外地增加某幾種鳥類族群,而對於其他食性、活動環境類似,但是不在樹洞築巢(不會利用人工巢箱)的鳥類造成壓迫呢?這或許是值得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後面是我們家有幾個由小咕嚕和阿德收集過的鳥巢,多為平地至低海拔的鳥類。也與大家分享。

DSCF3837其他人在中海拔撿到,本來要丟掉的,被小咕嚕要回來,表面有不少落葉、苔蘚地衣.jpg 看起來形狀是碗形。
鳥博士說,如果是中海拔鳥類的巢,可能的種類就很多,不容易辨識。


DSCF3838白頭翁的巢.jpg 以乾草莖築成的碗形巢,是標準的「枝架巢」。 蔡錦文的【鳥巢】書中寫道,白頭翁的巢只有結構層,沒有裝飾層和內襯;從阿公小森林撿回來的這枚白頭翁巢,外表卻有掩飾用的裝飾層--附近農家拋棄的薄塑膠袋碎片、草蓆碎片。


DSCF3840黑枕藍鶲的巢.jpg  杯型巢,築在Y字型樹杈,是標準的「枝架巢」。
黑枕藍鶲的巢底下黏有許多白色的東西,剛撿到時我們以為是幼鳥的糞便,查過資料之後才知道是黑枕藍鶲喜歡收集蜘蛛絲、蟲繭黏在它的巢外裝飾外觀,有掩飾效果。黑枕藍鶲的巢只有結構層與外表的裝飾層,沒有添加內襯。


DSCF3841有可能是褐頭鷦鶯的巢.jpg 褐頭鷦鶯屬於「灌叢巢」。


DSCF3842有點像黃頭扇尾鶯的巢.jpg  黃頭扇尾鶯也屬於「灌叢巢」。


DSCF3836參閱蔡錦文的「鳥巢」,推測可能是「巢鼠」的巢(本來覺得可能是斑文鳥尚未完成的巢,但確實特別地小 讓我懷疑它是否是鳥巢?).jpg

也是鳥巢:
看過這麼多精心製作的鳥巢,再分享三種直接築在地面上的「地面巢」。
剛發現這些「巢」的時候,我驚訝得幾乎說不出話來,無法想像它們竟然都是沒有任何遮蔽的「裸巢」。唯一的遮蔽,就是孵蛋中的親鳥的身體了。


101年3月,我們在台南玉井的曾文溪河床發現一窩環頸鴴的蛋,看得出來親鳥下蛋之前可能先整理過環境,使用了一些小石頭或人造物碎片,但是沒有任何遮蔽物。鳥蛋的顏色跟周遭環境很近似,一群人跟著化石學堂講師在河床上尋找化石,如果敏感度低一點,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踩到它們。


101年4月,我們在大甲溪河床又遇到這樣一個直接築在河床沙地上的夜鷹的裸巢,雖然書上說,夜鷹並不築巢,但親鳥在下蛋之前應該仍有事先清除過地面的小石頭。




這三張是今年5月在新竹南港海邊發現的環頸鴴的裸巢。蛋和雛鳥身體的顏色及斑點都與周遭環境近似,雛鳥一出生就必須面對海邊的風沙吹襲、天敵的威脅,因此破殼而出時身上羽毛就已長齊、出生不久就會走路,是環境使然的早熟型雛鳥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鈴木守,【鳥巢大追蹤】,遠流。
蔡錦文,【鳥巢】,商周出版。
fifi 2015-03-23 15:52:19

您好,想跟你請教一下,小鳥離巢後,還有可能回來繼續原巢生蛋嗎?

版主回應
Fifi:
我請教了鳥博士,得到以下的解答
「看鳥種,以開放巢,就像是綠繡眼、白頭翁、紅嘴黑鵯的鳥,他們的巢是自己築的碗狀巢,小鳥離巢後,若要再築巢,會自己重新築
但,次級洞巢鳥,可能因為巢動的有限,在不得已的狀況下,是可能回到原本的巢洞去再次繁殖
這時,他們可能會把舊的巢材咬出,清理,然後補充新的巢材進去,這樣的鳥包括 黃魚鴞、小型山雀、茶腹鳲,甚至 利用屋簷橋墩下的紫嘯鶇(算是半開放巢了)等鳥種
2015-03-27 15:01:28
Ysde 2014-08-20 09:42:23

很棒的文章,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