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2 12:08:54玉山薄雪草

南台溼地 行98-11-27

以大量的閱讀 及旅行中直接體驗的相互映照 持續進行著"認識台灣"的課題 或許是阿德始終不曾停歇的自我追尋
其中的趣味 曾感染了我 如今且延續給兩個孩子

剛好小咕嚕在幼稚園的三個學年當中 各有一個月是"認識美麗的福爾摩沙"的學習主題
與我們旅行和閱讀的經驗 隱隱呼應
只是我們在島嶼上的遊走 仍多以山行為主 或者山海參半 只有這一次 將整整三天浸泡在海水與海風的鹹味

     

這一趟旅行的濫觴 應該是從幾個月前 一家人深夜守著公共電視 觀賞"返家八千里" 認識黑面琵鷺的遷徙開始的
十一月份 飛抵台南七股潟湖度冬的黑面琵鷺 數量達到最高峰
能在此時 造訪黑面琵鷺的主棲地 是一種躬逢其盛的難得與幸運

七年前 我們就曾來到七股潟湖與四草溼地賞鳥
並且知悉這裡就是歷史小說家筆下 西拉雅平埔族人活動的倒風內海及台江內海

此次再度前來 帶領孩子們漫遊七股潟湖與四草溼地 觀覽逐漸陸化的台江內海 最後的遺蹟
南台灣的沿海區域 有著豐富的溼地生態及人文史蹟 最近也部份納入了即將成立的台江國家公園範圍

看見生活
來到南部的濱海鄉鎮 可以明顯感受到飲食文化的殊異 各種魚蝦蟹貝的海鮮 量多鮮美又便宜
餐餐品嚐香鹹的海水魚與新鮮牡蠣 大概足以等同我們累積好幾個月餐桌上的食份

原以為驅車南下 是到溫暖的南國避寒 可以躲過風城從十月份開始不斷嗥嘯著的東北季風
誰知南部濱海鄉鎮的海風 依舊盛勢凌人 不惶多讓
這三日雖然白晝陽光普照 孩子們有時甚至只著短袖 海口灌進來的風卻始終獵獵吹襲
橫掃著一望無際的漁塭與鹽田海埔地
入夜前至清晨時分 寒風刺骨 時常讓我聯想起"風的容顏"的格主"水手"
長年頂著天空海裡兩個艷陽 及強烈的海風 在外傘頂洲附近照顧著蚵田

我們在台灣鹽博物館 認識鹽民生活與鹽產業的變遷 體驗踩龍骨水車 耙鹽 擔鹽的工作
感觸著鹽田鹽工難以想像的粗重勞務與生活沉痾 那是鹽分文學圖像的真實浮現

頂著海風搭乘竹筏劃過潟湖水域 始知潟湖雖是天賜的豐美
操筏養殖的蚵農夫妻和漁民 不論任何天候 都得靠天吃飯的辛苦

某天清晨六點鐘 在刺如利刃的寒風中 趕到龍山村港口逛人聲鼎沸的魚市場
冬日日頭短 村民們往往在黎明前即開始上工
漁村中朝四晚五的作息 與我們慣常的生活習慣 如何大相逕庭

下午乘著蚵農的竹筏 見習養蚵人家與潟湖生態的解說
都讓我吃起每一粒鮮蚵 倍感點滴滋味在心頭

  

對我們來說 在旅行中看見自然 看見風景 領會生命 追溯歷史 都是尋常且容易的
而這一次旅行殊異 教我們領悟的 卻泰半是"生活"--
住在濱海地區的居民 如何辛勤營生 如何利用及仰賴自然 如何與潟湖 沙洲 鹽田 共存共榮

也許正因為是常民每一日每一日真實而粗礪的生活 汗水和眼淚刻劃了生命槽溝與記憶的深度 特別能扣動我的心

台江的前世今生
在186年前的1823年7月份 一場連下20多天的豪雨 造成曾文溪氾濫改道 夾帶著大量泥沙出海
沖積出一塊塊細長的沙洲與大潮溝 沙洲阻隔了外海的強風與長浪 形成風平浪靜的台江內海
遠望沙洲 如鯨魚浮出水面露出的背脊 因而被稱為鯤身
平靜的水域成為沿海居民'耕耘'的良田 在內海中插竿養蚵 潟湖中置網漁撈 成就了養殖漁業

三百多年前開始的鹽業歷史 也在90年前的1919年 於日人的傳授帶領下 開闢海埔新生地
開啟了沿海地區的鹽業經濟與鹽田文化

北返的車程 我的腦海浮現著許多的臉孔 以及許多操著不同口音的人們--

從最早生活在道風內海及台江內海的西拉雅平埔族人
鹽博物館中的老鹽工圖像
自稱湖南籍外省人第二代 駕著海洋號載我們遊潟湖 登網仔寮汕的竹筏女主人
以及那些包得密不通風 合作無間的蚵農夫妻檔
黑面琵鷺保育中心及賞鳥亭解說生動的阿伯
安順鹽場 鹽田生態文化村的陸籍新娘
野鳥學會操著外省口音 與孩子討論鳥巢與鳥蛋的志工老師
在小漁村推動生態旅遊與海岸保護的年輕民宿主人....

他們在不同時間來到這塊 由河川匯流出海 洋流又將海水帶回陸地 不斷滋養的潟湖 潮間帶 紅樹林溼地 及鹽田
人們如同這塊陸海交界地域吸引而來的留鳥 候鳥 及底棲生物 仰賴著這處兼容並蓄 不斷變動中
又隱含著自然規律 維持某種恆定的環境 延續生命

族群組成的變動 或許正如同這處細微物質始終處與交換及波動的陸域及水域環境
每一元素 都曾經或多或少 影響著台江的過去 現在 與將來
或許 我們都需要更長的時間 才能夠理解其間的意義

補記99-1-26: 在小咕嚕這學期末發回的日記畫當中 我和阿德非常驚喜地發現孩子這張精彩的作品 他注意到黑面琵鷺繁殖期有著美麗的飾羽和羽色 以及黑面琵鷺湯匙狀的嘴喙 在魚塭中奇特的覓食方式 你喜愛這幅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