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博園與武夷山之旅
開啟影音前請先關閉自訂背景音樂,以免干擾,謝謝!
把悲傷留給自己 - 陳昇
能不能讓我 陪著妳走
即然妳說 留不住妳
回去的路 有些黑暗
擔心讓妳 一個人走
我想是因為 我不夠溫柔
不能分擔 妳的憂愁
如果這樣 說不出口
就把遺憾 放在心中
*把我的悲傷 留給自己
妳的美麗 讓妳帶走
從此以後 我再沒有
快樂起來的理由
把我的悲傷 留給自己
妳的美麗 讓妳帶走
我想我可以忍住悲傷
可不可以 妳也會想起我
是不是可以 牽妳的手呢
從來沒有 這樣要求
怕妳難過 轉身就走
那就這樣吧 我會了解的
重唱 *
我想我可以忍住悲傷
假裝生命中沒有妳
從此以後 我在這裡
日夜等待 妳的消息
能不能讓我 陪著妳走
即然妳說 留不住妳
無論妳在 天涯海角
是不是妳 偶爾會想起我
可不可以 妳也會想起我
可不可以 (x3)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下看你——園博園內的“觀景臺”,除了卓爾不凡的杏林閣以外,就是橋了。
以園博大道為主軸線,15座景觀大橋將幾個展園島嶼和杏林灣區串聯了起來,30多座造景小橋則散落於各個展園,與不同流派的建園風格融為一體。
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橋梁博物館”。園博園兼收並蓄了古今中外的經典橋型,拱橋如長虹臥波,索橋似淩空飛雁,浮橋枕水眠江月,石橋凝重渾天成……。
“佳園無橋,如美人無鼻”,可見“橋”元素在古今中外園林中的重要地位。園博園內的橋梁在滿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在橋型上大膽創新,不僅是連接島與島、島與灣區的物理節點,也是重要的景觀節點,成為一道具有園林景觀性質的獨特風景線。
以蘊珍橋為例,這座位於主展島西側東西走向的大橋分為兩幅,一個Y字形的主塔佇立在兩幅之間,以鋼索吊起橋身——拱起的左幅是行人的步道,平直的右幅是電瓶車的通道。設計者的巧思是,在形成高低錯落美感的同時,更為遊客打造了一個登高鳥瞰的“觀景臺”,將園博園美景盡收眼底。再比如空明橋,這座連接主展島與溫泉島的五跨半圓拱橋,5個半圓形的橋拱,從中間到兩端,次第收縮,橋身輕盈秀美,半圓的橋拱映在水中,與倒影組成了一個整圓,寓意圓滿、團圓——採用古代橋梁的元素,運用現代橋梁的手法,取古橋精髓,建現代橋梁,是園博園“橋梁博物館”的造橋理念。位於海洋文化島北端的意遠橋,三角形的橋塔,線條流暢、棱角分明,仿佛一隻巨大的船帆。這是一座單臂斜拉索橋,是廈門市首次建設的橋型。
15座景觀大橋和30餘座園區小橋,將園博園獨具特色的水、園、島、橋生態景觀要素融為一體,成為第六屆園博會的一大亮點。橋梁的佈局也非常考究,設計的巧思令人讚嘆——園區週邊的七座橋分別是隱蔚橋、蘊珍橋、圓融橋、足音橋、澹泊橋、澄明橋、意遠橋,以較大的體量,扼守進出園博園的主要路口,其分佈恰似北斗七星;其餘的清遠橋、皓潔橋、覃思橋、遷想橋、空明橋、睿智橋、凝慮橋、敏悟橋等則均勻地分佈在園區內一個圓形區域中,這個圓的核心就是園博園的另一個標誌性建築“月光環”。如此,所有的橋梁組成了意象鮮明的完美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