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實在有夠「番」---「番」= 外國
漢語中對於「番」的稱呼,如果要講起比較重要的歷史事件,應該可以從漢朝的王昭君嫁到匈奴的「昭君和番」故事開始,這裡所謂的番就是匈奴。昭君和番之後是不是幸福,我不知道?我猜大約不會比呆在漢朝宮廷差,老朽成為一個白頭宮女。另外,昭君的出嫁,為兩國帶了數十年的和平,免于什麼「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或「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的悽苦離情,從這個價值上面看,應該值得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可惜那個年代沒有這獎項。
對於風俗習慣和中原人士大不同於「中土」的匈奴,顯然就是個番邦。在這裡用比較中性的意義來看,番就是外國。甚至於「番」可以視作為foreign的音譯。
二、當中國遇到東番
我們居住的台灣,在明朝以前是沒有被中國知覺的。從明朝的所有疆域圖中沒有出現過台灣的描繪或紀錄即可知。因此,明萬曆皇帝年間,一位追緝海盜的游擊將軍*--*陳第,從漳泉的水手口中首先紀錄下「東番」----台灣,他所謂的東番,並不在說這些人多野蠻多落後,整篇文章顯然就是描寫一個近在「東邊的外國領域」。所以,生活在這個島上的人,就是「番」人,也就是foreign人。
三、落番
漳泉漁民由於善于航海,並有拼博海外市場做生意的幹勁,這導致了南洋華僑紛紛名揚海外。而到海外的國家去的動作,在地區的詞彙中稱為「落番」。番字的用法,顯然也是外國的代稱。甚至于如果有華僑與當地女子結婚,則稱為「娶番婆」。最近還有位導演將這段故事拍成紀錄片。http://luofan.pixnet.net/blog
四、熟番生番
到了清代統治台灣,清廷發現本地的熟番很容易溝通,(多半源自於之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教化」成果)。因此將這些人,視為「本國國民」,但是為了標記區別身分,於是稱這些人為「熟番」。正因為這些人的身分是「本國國民」,所以熟番必須要納稅。就像現在所說的「納稅」「服兵役」是國民應盡義務,熟番也常常成為衙門的傳令或必須服勞役。
至於那些不接受漢人文化的本地原住民就是「生番」。他們居住的地區當然就是「化外之地」。從「國籍」問題上來看,這些人不屬于「本國國民」,所以他們也不需要納稅給清廷,也不需要服勞役,反倒樂得優游自在。
清朝早期對於台灣的態度一直都很消極,標準的天高皇帝遠,一直到牡丹社事件發生了,日本軍隊打到自家門後了,清朝政府才慢慢領悟到,把所有生番當成化外之民,不是好的辦法,當這些人「惹了事」,清廷一樣寢食難安。至此,怎麼把這些「外國人」在文化上和政經上「同化」歸化成漢人,慢慢浮上檯面,成為有效統治的重要事情。幸好這些清官的手法怎麼也不夠高明,直到今日,原住民仍然保有他們的語言和文化。平埔族的大多數文化卻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以正港的台客身分重現江湖。
五、器物
除了人物,在我們用語之中,許多的外國事物都會加上「番」這個字,大家也都很習慣這些用法。例如很早之前有一部台灣霹靂火的劉文聰著名台詞:我若是不爽,就送你一筒汽油和番仔火(火柴)。其他如:番茄 番石榴 。
在這裡還要分享一則福建巡府為了討好皇帝,給皇帝送去了台灣特產的番檨--土芒果。他寫了一道疏文內容如下:
福建有番檨一種,產在臺灣,每於4月中旬成熟。
奴才於4月28日購到新鮮者,味甘微覺帶酸。其密浸與鹽浸者,俱不及本來滋味;切條曬乾者,微存原味。奴才親加檢看,裝貯小瓶,敬呈御覽。但新鮮番檨,不比法製者可以耐久;奴才細教家人小心保護,將所到之數盡皆進獻,故於摺內未敢預填數目。再,武彝山茶,土人俱以巖頂新芽為最;奴才親檢芽茶,加謹裝貯,一同恭呈御覽。
結果康熙硃批曰:「知道了。番檨從來未見,故要看看。今已覽過,乃無用之物,再不必進。」
從這個故事可以知道,康熙皇帝不喜歡芒果,還有這位巡輔拍錯馬屁了。
六、後記
下回你的英文老師叫你要「翻譯」的時候,你去查說文解字,「翻」的古代意思就是飛,例如:衆鳥翩翻。這反而和外國文字翻為本國文字沒什麼關聯?! 該不會是用「番譯」比較接近原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