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中央國術館 Central country technique hall
1927在~1927年3月在南京成立。當時所說的國術,即現在的武術。該館成立之後,有的省、市、縣也成立了國術館。該館是群眾性學術機構,受當時的行政院資助,在組織沿革上分為兩個階段。開始階段設少林、武當兩個門派:少林門,門長是王子平(查彈腿);武當門,門長是高振東。後一個階段,這種兩門製的組織改為教務處、編審處、總務處等,主要任務是整理國術,宣傳國術,培養國術師資,出版國術書刊,如《國術週刊》等,還制定了《國術國考條例》。前後一共辦了6期,學生畢業後可應聘擔任武術教師或教練。每期人數不多,少則十幾人,多則百餘人;培訓期限有幾個月、1年、3年不等。國術館也辦比賽,如1928年、1933年在南京舉行了兩屆“國術國考”,進行了短兵、長兵、摔跤、散手(包括女子散手)等項的比賽。 1936年曾組織“國術代表隊”到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表演。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該館由南京先後遷至長沙、桂林、昆明、重慶等地,後由於得不到當時政府的支持,於1943年停止招生。中央國術館 - 緣起 1927 年下半年,剛脫離軍界在南京就任政府委員的張之江,邀集鈕永建、李烈鈞、戴傳賢、于右任、蔡元培、何應欽、馮玉祥、孔祥熙等26名國民黨黨政要員,發起成立國術研究館。1928年3月15日獲准。3月24日,國術研究館在南京內橋金陵大舞台召開成立大會,租借韓家巷基督協進會的數間房屋為臨時館址。國術研究館除行政事務外,主要工作是設國術訓練班,培養武術師資,並沒有進行多少研究工作。經李烈鈞、邵力子、鈕永建等人遊說,將該館歸屬政府直接指導,由財政部撥給經費。並於1928年6月,將國術研究館正式易名為中央國術館。館長仍為張之江,副館長李景林。 中央國術館 - 發展 中央國術館建館初期,設理事會和監事會為權力機構,負責議定重大館務事項。下設少林門和武當門,負責組織和管理教學活動。將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列於武當門下,其他拳種皆入少林門。這種分類不僅不夠準確,而且加重了舊武壇的門戶之見。未出三個月,就釀形了多起爭鬥事件:如少林門長王子平和武當門長高振東徒手搏鬥,科長馬裕甫與柳印虎竹劍拼搏。門長、科長相爭,暴露了分門體制的弊端。乃廢除少林、武當兩門的設置,採用“一會三處“的組織建制,設置機構。一會,即理事會,三處包括教務處、編審處、總務處。這個建制被作為中央國術館的定製,寫入 《中央國術館組織大綱》。 中央國術館 - 宗旨及活動 1929年2月,國民政府通令各級行政遍設國術館(社)。《國術館組織大綱》規定“省、市國術館正館長,應推各省、市政府主席、市長兼任,或由省、市政府及董事會推薦資望相當都充之”。各級國術館、社的負責人由當地政府首腦人物擔任,保證了各地政府對各級國術館的撥款,也促進了各地國術館的組建。至1933年的統計,當時已有二十五個省、市建起了國術館,縣及縣以下國術館(社)的數量尤多,僅青島一市,就設有國術訓練所83處。各地國術館、社的建立,形成了一個上下貫通的國術館系統。 1929 年2月頒佈的《中央國術館組織大綱》第一條規定:“中央國術館以提倡中國武術,增進全民健康為宗旨。”第二條:“為實行前條宗旨起見,本館特延聘國術專家、體育專家及其他專門學者,辦理下列事項:一、研究中國武術與體育;二、教授中國武術與體育;三、編著關於國術及其他武術之圖書;四、管理全國國術事宜。”
中央國術館設教授班、師範班、練習班、青年班、少年班,開展武術教學,培養武術人才。
該館一成立,即設教授班。初期學習年限較靈活,常根據賞技術水準和社會需要,提前畢業。教授班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學員多是當年入學,當年就畢業任教。1929年將學制定為二年。1930年又增為三年。學員包括各省、市保送和自行招收兩部分。每期60人。
1933年開設師範班。師範班分甲、乙班招生。甲班學制一年,每期招66人。乙班學制二年,每期招54名,還附設自費生組。凡15-20歲以下的健康國民,曾經練習過武術,具備進階小學畢業及有同等文化水準,皆可自費入學。
練習班,在該館所在地招收學員,不收學費,食宿自理,成績優秀者可升入教授班。
少年班招收10-14歲、且小學畢業者,學制二年。青年班招收17-20歲、且初中畢業者,學制三年。
中央國術館開設的各種班別,均分學科、術科兩類設置課程。
學科課程包括:黨義、國文、地理、歷史、算術、國術源流、國術學、生理學、軍事學、音樂。
術科課程包括:腿法、拳術、器械科、競技科、選修科、特別科、軍事科七門。在這七門技術課程中,包含有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查拳、新武術(拳腳科)、連步拳、雜拳、行拳、掇腳(戳腳)、劈掛拳等拳術;劍、刀、棍、槍、鞭等器械;氣功、鐵砂手、紅砂手等功法;以及散打、摔跤、長兵、短兵等格鬥項目。還開設了拳擊、日本劈刺術等外來格鬥項目。
中央國術館以“泛學博通”為教學原則,廣設武術技術課,所培養造就的一批技術全面的武術人才,成為後來發展武術的骨幹。
國術國考無疑是中央國術館成立二十年間最受人們關注的事情。“國術國考”全稱“全國國術考試”。中央國術館仿舊時武科考試和近代體育競賽制定國術國考,用以考評習武者技能學識,區別等次。
國術考試仿武科的童試、鄉試、會試,設縣考、省(市)考、國考。仿武科的外場(試武)、內場(試文),設術科和學科兩門考試。中央國術館謂此為選拔真才實學的“掄才大典”。
按規定各級國術考試每年舉行一次,但實際二十年內只舉行過兩次全國國術考試,各省、市、縣舉行次數不等。
第一次全國國術考試於1928年8月發布《國術考試條例》之後,於10月15日至20日在南京公共體育舉行。山東、河北、北平、南京等17省、市和中央國術館的共333名應試者參加了這次國術國考。
這次國考的術科考試分為預試和正試。預試是單人表演。項目包括拳術、刀、劍、棍、槍。正試是兩人特邀比賽。項目包括徒手的拳腳門(散打)、摔角門;持械的棍、槍門(長兵),刀、劍門(短兵)。預試及格,方可參加正試。
預試中個人單演拳術和器械的水準頗高,有240多人獲及格資格,其中150人參加了正試。由於對抗比賽無時間限制,會期屆滿,組織者擔心出現難於收場的場面,於是改變了原來考取“甲等三名授以捍衛、輔衛、翊衛之名稱,乙等……,丙等……等各種名稱,比試至第四輪即宣告終止。取中朱國福、王雲鵬、張長玉、馬裕甫、張英振、竇來庚等15名為最優等;取中楊松山、郭長生、馬英圖、韓化臣、佟忠義等37名為優等;取中柳印虎、林志遠等82名為中等,只參加預試而未報名參加正試的有趙鑫洲、、于振、吳圖南、何福生、曹宴海等。
第二次國術國考於1933年10月20日至30日在南京公共體育場舉行。考場建築呈八卦形。看台可容萬餘人,考台約20方丈。河北、湖南、綏遠、山東、河南等21個省、市的438人參加了這次國考。
次考試,大致沿襲第一次國術國考的成法。所作改進是預試有了評分細則,對抗比試有了統一的護具。還增設了搏擊(拳擊)比試,以及女子對抗比試。
這次正試採用雙淘汰製,決出應試者的等次。等次分甲、乙、丙三級。甲等名額佔應試人數的35%。每等之內,按學科成績排定先後順序。
這次國術國考共取中甲等43名。其中拳術對試(散打)13名,長兵3名,短兵6名,摔角3名,搏擊(拳擊)重、中、輕3級共9名。參加女子組正試9名選手,皆取為甲等,以鼓勵女性習武。(據記載,參加這次考試的部分女選手隨舊中國體育代表參加了36年柏林奧運會,並且在武術表演項目中有出色的表現,引起了世人的矚目。)
國術國考雖有種種不足,但是它制定和實踐了武術拳械單練與對搏的競賽規則,選拔了優秀人才,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競技武術的發展。
武術論著與教材建設
中央國術館成立至1934年,共編輯出版《查拳圖說》、《青萍劍圖說》、《少林武當考》等22種,已完成編輯的有《練步拳》、《八極拳》、《形意拳摘要》等12種。當時正在編輯的有《太極拳》、《八卦掌圖說》、《內功正軌》等11種。
1929年秋,該館創辦《國術旬刊》,每十日出版一期。翌年,改名為《國術週刊》,每週出版一期。雜誌的基本內容包括論文、著述、轉載、記錄、文苑、雜俎,以及該館消息、國際要聞等欄。主編相繼由吳繼青、唐豪、姜容樵等國術館編審處處長擔任。
1933 年底,教育部發函中央國術館編輯初中、高中、大學三級武術教材。該館成立了由姜容樵負責的教材編審委員會,並在1934年1月3日舉行的第一次會議上,議定先編初中、高中兩級教材。初中教材包括五行拳、彈腿、劈掛刀、三才劍四種;高中教材包括八極拳、八卦掌、梅花刀、昆吾劍四種。1941年,該館派員參與國民政府教育部和軍訓部聯合設置的國術教材編審委員會,進行國術教材之研究編輯工作。至1944年,編輯完成教材共計49種,時為抗戰末期,由於種種條件所限,這些教材未能印刷問世。
中央國術館 - 尾聲 抗日戰爭爆發後,除四川等大後方國術館(社)繼續活動外,大多數國術館(社)相繼停辦。1937年8月14日,日機轟炸南京,中央國術館南遷。在遷轉過程中,政府停發經費,教職員工和學生生活十分困難,多數教師和學生沿途離去,自謀出路。1941年,遷至重慶北碚時,館內人員僅剩二十多人。此後,在四川境內組織培訓、巡迴表演、舉辦比賽,但都僅偏於一隅,失去了往日的規模。1946 年遷回南京,無館址,缺經費,已無法維持活動。1948年宣告解散。
中央國術館最後一任副館長 陳泮嶺先生 陳泮嶺(民前二十年元月十九日生,民國五十六年四月七日歿) 一生從事革命,辦理教育,興辦水利,發揚國術,無不大著績效,功在黨國。尤以闡揚國術,復興固有文化,強種救國,為其最大職志,死生以之。其為人忠貞堅毅。有決心,有勇氣,且有領導能力。在生活上,能克苦,重簡樸。臨財則潔身廉正,遇事則開誠佈公,蓋識與不識,莫不稱道焉。先生曾辦團練,功效卓著。後創辦河南國術館,以「忠、勇、義、俠」為訓,在抗日戰爭中,曾發揮最大力量。民卅八年,在中央國術館副館長任內。主編軍政部及國防部聯合成立之「國術教材編審委員會」,計成教材五十餘種,掛圖四十餘幅,實為國術史上所未有。
中央國術館 館長張之江先生該館館長張之江(1882~1969),武術提倡者,河北省鹽山縣人。張之江曾任馮玉祥國民軍旅長和代總司令等職。1927年脫離軍界,同年創建“中央國術館”,任館長。張之江自青年時起即喜愛武術。有一時期,他身患重病,堅持練武術後恢復健康,因此他更加熱愛武術。他任館長期間,國術館裡聚集了一批知名拳師,研究整理武術,開展教學輔導工作,對武術的恢復和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1933年,他又創辦了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並任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