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16 06:09:54黃連順會長

太極拳的理論記錄

太極拳的理論記錄
拳論

一舉動中「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 」,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皆然。凡此皆是。

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則有後,有左則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即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

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掤、、擠、按、採、、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擠按』,即乾坤坎離四正方也。『採肘靠』,即巽震兌艮四斜角也。『進退顧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則為『十三勢』也。

【原注云:此係武當山張三丰祖師遺論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

【太極拳由張三丰所創此說法,始於武禹讓,但據考證並非如此,故此文何人所作無法得知】

拳經總歌

陳王廷著 (明末清初時人,陳氏太極拳的創始人)

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 劈打推壓得進步,搬擱橫採也難敵。 鉤掤逼沉人人曉,閃驚取巧有誰知,佯輸詐走誰云敗,引誘回沖致勝歸。 滾拴搭掃靈微妙,橫直劈砍奇更奇, 截進遮攔穿心肘,迎風接步紅炮捶。二換掃壓掛面腳,左右邊簪庄跟腿, 截前壓後無縫鎖,聲東擊西要熟識。 上籠下提君須記,進攻退閃莫遲遲,藏頭蓋面天下有,慣心剁脅世間稀。 教師不識此中理,難將武藝論高低。

【注 : 此歌見於陳氏兩儀堂本拳譜,歌詞顯受戚繼光 (拳經) 影響,為總括 太極拳五 路、長拳一百八勢一路及炮捶一路之理法,唐豪考定為陳王廷原著。】
太極拳論 清.乾隆年間山右王宗岳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屈就申。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 看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領頂勁,氣沉丹田 。 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如我,我獨知人。 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 ” 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 ( 為) 也。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 ; 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秤準,活如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每見數年鈍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十三勢歌 清.乾隆年間山右王宗岳

一名長拳,一名十三勢。 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十三勢者,掤、、擠、按.採、、肘、靠。進、退、顧、盼、定也。 掤.、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採、、肘、靠,即乾、坤、良、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 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勢。
太極拳經譜 清.同光時期 陳鑫

太極兩儀,天地陰陽,闔辟動靜,柔之與剛。 屈伸往來,進退存亡,一開一合,有變有常。虛實兼到,忽見忽藏,健順參半,引進精詳。 或收或放,忽弛忽張,錯綜變化,欲抑先揚。必先有事,勿助勿忘,真積力久,質而彌光。 盈虛有象,出入無方,神以知來,智以藏往。賓主分明,中道皇皇,經權互用,補短截長。 神龍變化,儲測汪洋 ? 沿路纏綿,靜運無慌。肌膚骨節,處處開張,不先不後,迎送相當。 前後左右,上下四旁,轉接靈敏,繞急相將。高擎低取,如願相償,不滯於迎,不涉於虛。 至誠運動,擒縱由余,天機活潑,浩氣流行。佯輸詐敗,制勝權衡,順來逆往,令彼莫測。 因時制宜,中藏妙訣,上行下打,斷不可偏。聲東擊西,左右威宣,寒往暑來,誰識其端 ? 千古一日,至理循環,上下相隨,不可空談。循序漸進,仔細研究,人能受苦,終躋渾然。 至疾至迅,纏繞迴旋,離形得似,何非月圓。精練已極,極小亦圈,日中則反,月滿則虧。 敵如詐誘,不可緊追,若踰界限,勢難轉回。況一失勢,雖悔何追 ? 我守我疆,不卑不亢, 九折羊腸,不可稍讓 ; 如讓他人,人立我跌,急與爭鋒,能上莫下 ; 多佔一分,我據形勝, 一夫當關,萬人失勇。沾連粘隨,會神聚精,運我虛靈,彌加整重。細膩熨帖,中權後勁, 虛籠詐誘,只為一轉 ; 來脈得勢,轉關何難 ? 宜中有虛,人己相參; 虛中有實,孰測機關? 不遮不架,不頂不延( 遲也) ,不軟不硬,不脫不沾, 突如其來,人莫知其所以然, 只覺如風摧倒,跌翻絕妙,靈境難以言傳。試一形容 : 手中有權,宜輕則輕,斟酌無偏 ; 宜重則重,如虎下山o 引視彼來,進由我去 ; 來宜聽真,去貴神速。 一窺其勢,一覘其隙,有隙可乘, 不敢不入,失此機會,恐難再得 ! 一點靈境,為君指出。 至於身法,原無一定,無定有定,在人自用。 橫豎顛倒,立坐臥挺,前俯後仰,奇正相生。迥旋倚側,攢躍皆中( 皆有中氣放收,宰乎其中。 ) 千變萬化,難繪其形。 氣不離理,一言可罄,開合虛實,即為拳經。用力日久,豁然貫通,日新不已,自臻神聖。 渾然無跡,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虛靈,豈知我心,只守一敬。
太極拳發蒙纏絲勁論 清.同光時期 陳鑫

太極拳,纏法也。 纏法如螺絲形運於肌膚之上,平時運動恒用此勁,故與人交手,自然此勁行乎肌膚之上,而不自知,非久于其道不能也。 其法有: 進纏,退纏 ; 左纏,右纏,上纏,下纏; 裏纏,外纏 ; 順纏,逆纏 ; 大纏,小纏。 而要莫非以中氣行乎其間,即引即進,皆陰陽互為其根之理也。或以為軟手 ; 手軟何能接物應事?若但以跡象視之,似乎不失於硬,故以為軟手。其周身規矩 : 頂勁上領,檔勁下去(要撐圓,要合住 ) : 兩肩鬆下,兩肘沉下,兩手合住,胸向前合 ; 目勿旁視,以手在前者為的; 頂不可倒塌,胸中沉心靜氣;兩膝合住勁, 腰勁下去;兩足常用鉤勁,須前後合住勁,外面之形,秀若處女,不可帶張狂氣,一片幽閒之神,盡是大雅風規。 至於手中,其權衡皆本於心,物來順應,自然合進退、緩急、輕重之宜。此太極之陰陽相停,無少偏倚,而為開合之妙用也。 其為道豈淺鮮哉!


太極拳推原解 清.同光時期 陳鑫

太極拳者,權也,所以權物而知其輕重者也。然其理實根乎太極,而其用不遺乎兩拳。且人之一身,渾身上下都是太極,即渾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 拳目拳也。其樞 在一心,心主乎敬,又主乎靜;能敬而靜,自葆虛靈;天君有宰, 百骸聽命。動則生陽,靜則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清氣上升,濁氣下降,百會、中極,一體管鍵。 初學用功,先求伏應,來脈轉關,一氣相生,手眼為活,不可妄動。其為氣也,至大至剛,直養無害,充塞天地,配義與道,端由集義,渾灝流行, 自然一氣。輕如楊花,堅如金石,虎威比猛,鷹揚比疾。行同乎水流,止伴乎山立。 進為人所不及知,退亦人所莫名速。理精法密,條理縷析。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大無外,其 小無內。中和元氣,隨意所之,意之所向,全神貫注。變化猶龍,人莫能測,運用在心,此是真訣。 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內以修身,外以制敵。臨時制宜,祇因素裕。不即不離,不沾不脫,接骨斗筍,細心揣摩,真積力久,升堂入室。
太極拳總論 陳 鑫

純陰無陽是軟手,純陽無陰是硬手。 一陰九陽根頭棍,二陰八陽是散手,三陰七陽猶覺硬,四陰六陽顯好手, 惟有五陰并五陽,陰陽無偏稱妙手。 妙手一看一太極,空空迎化歸烏有。

用武要言 陳 鑫

要訣云 : 捶自心出。拳隨意發,總要知己知彼,隨機應變。心氣一發,四肢皆動,足起有地,動轉有位,或粘而遊,或連而隨,或 騰而閃,或折而空,或掤而,或擠而捺。

拳打五尺以內,三尺以外,遠不發肘,近不發手,無論前後左右,一步一捶,遇敵以得人為準,以不見形為妙。

拳術如戰術,擊其無備,襲其不意,乘擊而襲,乘襲而擊,虛而實之,實而虛之,避實擊虛,取本求末。出遇眾圍,如生龍活虎之狀,逢擊單敵, 以巨炮直轟之勢。

上中下一氣把定,身手足規距繩束,手不向空起,亦不向空落,精敏神巧全在活。 古人云 : 能去,能就,能剛,能柔,能進,能退,不動如山嶽,難知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察來勢之機會, 揣敵人之短長,靜以待動,動以處靜,然後可言拳術也。

要訣云 : 借法容易,上法難,還是上法最為先。

戰鬥篇云 : 擊手勇猛,不當擊梢,迎面取中堂,搶上搶下勢如虎,類似鷹鶴下雞場 ;翻江撥海不須忙,單鳳朝陽最為強 ;云背日月天交地,武藝相 爭見短長。

要訣云 : 發步進入須進身,身手齊到是為真,法中有訣從何取,介開其理妙如神。

古有閃進打顧之法 : 何為閃,何為進,進即閃,閃即進,不必遠求。何為打,何為顧,顧即打,打即顧,發手便是。

古人云 :

心如火藥,手如彈,靈機一動,鳥難逃。

身似弓弦,手似箭,弦響鳥落顯奇神。

起手如閃電,電閃不及合眸。襲敵如迅雷,雷發不及掩耳。

左過右來,右過左來 ;手從心內發,落向前落。

力從足上起,足起猶火作。 上左須進右,上右須進左,發步時足根先著地,十指要爬地,步要穩當,身要莊重,去時撤手,著人成拳,

上下氣要均停,出入以身為主宰 ;不貪,不歉, 不即,不離。

拳由心發,以身催手,一肢動百骸皆隨 ;

一屈,統身皆 屈 ;一伸,統身皆伸 ;伸要伸得盡,屈要屈得緊。如捲砲捲得緊,崩得有力。

戰鬥篇云 : 不拘提打,按打、擊打、衝打、膊打、肘打.胯打、腿打、頭打、手打、高打、低打、順打、橫打、進步打、退涉打、截氣打、借氣打、 以及上下百般打法,總要一氣相貫。出身先佔巧地,是為戰鬥要訣。

骨節要對,不對則無力,手把要靈,不靈則生變。發手要快,不快則遲誤。

打手要狠,不狠則不濟。腳手要活,不活 則擔險。

存心要精,不精則受愚。 發身 : 要鷹揚猛勇,潑皮膽大,機智連環。

勿畏懼遲疑 ;如關臨白馬, 趙臨長板,神威凜凜,波開浪裂,靜如山嶽,動如雷發。

要訣云 : 人之來勢,務要審察,足踢頭前,拳打膊乍,側身進步,伏身起發。

足來提膝,拳來肘發,順來橫擊,橫來棒壓,左來右接,右來左迎,遠便上手,近便用肘,遠便足踢,近便加膝。

拳打上風,審顧地形,手要急,足要輕,察勢如貓行o

心要整,目要清,身手齊到始成功。

手到身不到,擊敵不得妙。手到身亦到,破敵如摧草。

戰鬥篇云:善擊者,先看步位,後下手勢。

上打咽喉,下打陰,左右兩 協並中心。前打一丈不為遠,近打只在一寸間。

要訣云 :操演時面前如有人,對敵時有人如無人。

面前手來不見手,胸 前肘來不見肘。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

心要佔先,意要勝人,身要攻入,步要過人,頭須仰起,胸須現起,腰須堅起,丹田須運起,自頂至足,一氣相貫。

戰鬥篇云:膽戰心寒者,必不能取勝。不能察形勢者,必不能防人。 ”

先動為師,後動為弟,能教一思進,莫教一思退。

膽欲大而心欲小,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一而運乎二氣,行乎三節,現乎四梢,統乎五行。

時時操演,朝朝運化,始而勉強,久而自然。

拳術之道學,終於此而已矣。

【按語:此論原為形意拳譜,經陳鑫以太極拳理法加以修訂約十之二、三。定名為 《三三拳譜》 。

1935年,陳照丕編著 《陳氏太極拳彙宗》,收入此論,但標為陳長興所著。又對陳王廷《拳經總歌》 及長拳一百八勢譜,俱標為陳 長興所著,謬矣。

按,炮唾練至剛快發勁階段,近似形意拳、心意拳,其理法亦頗多相通處,故為編入,供練習炮捶者參考。 1981年8 月顧留馨記 】
黃連順提供-更詳細!《台灣精武體育會》址:http://myhome.ethome.com.tw/cm78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