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7 21:14:33黃連順會長

太極拳推手掤手的運用與變化《下篇》左二唐人屏武術名教授

《下篇》 第三章 掤手在太極拳推手中的重要性

一、 何謂掤

《太極拳體用全書》的「推手」一章中說:「掤法向外,駕禦敵人之按手,使不得按至胸腹貼近,故曰掤」。就是說明向外托起的意思,在搭手時逆著對方之勁承而向上使對方之勁不得下降,就稱之為掤。《陳微明,太極拳答問》一書中指出,「掤」字有直掤、橫掤、上掤、下掤。而在《陳微明,太極拳講義》中指出,「掤勁」義解為如水負行舟,先實丹田氣,次要頂頭懸,全體彈簧力,開合一定間,任有千斤重,飄浮亦不難。《太極拳全書,陳氏太極拳》一書中說明在全動之下掌心由外向內纏絲,稱為掤勁。
二、 太極拳中的掤手為八法重要之起手為何

由字面上來看,八法把掤法列為道要之第一法,實質上,掤手不只是一單一掤式而已,他含有重要之掤勁,掤勁亦不是太極拳掤式所獨有的,是太極拳八法甚至是太極拳中的任何一手,都須或多或少地含有掤式之法的用勁。拳諺曰:「人無剛骨,安身不宰;拳無剛柔,出手無敵」。許多人認為太極拳只是柔柔的,不可以有剛強之勁,這是對太極拳的一種誤解。太極拳諺云:「運化要柔,落點要剛」。這也是前面所談論的「以圓化發」亦即化勁和發勁。也說明了化勁和發勁都不可勿略最基本的掤勁,因此太極拳中才有所謂「掤勁不丟」此種說法。所以將「掤」列為八法之首是有其道理的。

三、 掤的技擊特性:攻守合一

中國功夫極為注重攻防概念以及觀念之認知,武術諺語有云:「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是十下」,招架與否是經由數以千遍的練習,使其能掌握瞬間之變化反應。「招架」於一般技擊之認知中,屬於基本反射技能;「不招架而擊」是中國武術要求之重點,此觀念更加突顯出武學的積極面。武術諺語曰:「有形有意都是假,拳到無心方為真」即是強調自我本能的反應,表達了熟能生巧,以至於精妙之境。這也是西方體育概念中從「運動學習」(Motor Learning)、「運動控制」(Motor Control),並從展現「運動表現」(Motor Performance)的整個運動學習的過程。(註)中國武術更是重視此一過程,在太極拳學習步驟上亦是有明確的指導原則,由走架功夫進入推手;由推手功夫達到散手層次,這循序漸進的訓練階段強調其目的與意義:走架是知己功夫,推手是知人功夫,散手是知變功夫。

在太極拳技擊特性上「掤」這個動作對於太極拳的練習非常重要,從太極拳技擊訓練的基本訓練模式「推手」中可看出,一搭手(接手)即是掤手的技法,此乃因「掤手」具有攻守兼備的技擊特點。在太極拳推手練習中亦強調「懂勁」,太極拳諺云:「運化要柔,落點要剛」因此又有「掤勁不丟」之說。「掤勁不丟」在競技中有相當的地位,它包含著攻和守兩類技擊方法。「守可自保,攻可取勝。」在技擊實踐裡,只攻不守也不易取勝;只守不攻也不易取勝,攻守兼備是唯一能克敵制勝較優的技法。無論攻守化發都是強調掤勁。筆者於學習太極拳的技擊方法時,高芳先老師指導我掤的要求是不與對手抗力爭鬥,訓練我運用旋腰轉化,並且相當注重「掤」之積極性,這也就是攻即守、守即攻之「攻守合一」的理念,這的確符合了十三勢行攻心解中「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已先動」的技擊理念,使其養成攻擊之主動性。而太極泰斗吳圖南也曾講授他與楊少侯學時,楊師一伸手即可使人後仰摔出,那時楊師少侯先生之教學法是具連摔帶打的特性。(註:太極拳之研究)

第四章 掤的運用變化

一、 拳譜中掤的運用變化

《太極拳體用全書》的「推手」一章中說:「掤之方式最忌板滯,又忌遲重。板者,不知自己之運動;滯者,不知敵人之取捨,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則不成其為推手矣。遲重者,必以力禦人,便成死手,非太極家之所取代也,必曰掤者,黏也非抗也,手向外掤,意欲黏回,又不使己之掤手與胸部貼近,得化勁全賴轉腰,一轉腰則我之掤勢已成矣」。這就說明對四正或四隅推手的掤法都是適用的。《陳微明,太極拳答問》一書中指出,「掤」字或直掤或橫掤或上掤或下掤,黏住敵人之臂或手,隨時變換方向,總之不要敵人在我臂上或身上得有一目的而可以放勁。《太極拳全書,陳氏太極拳》一書中指出,八門勁別與彈性的掤勁。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拙力,但不是說用意不用勁,因為太極拳就是由八門勁構成的。八門勁都具有放長的彈性,所以稱為「勁」,而不稱為「力」。八門勁的名稱雖有不同,但實質上只是一個掤勁,其餘七個勁只不過因方位與作用不同而另有所稱而已。所以太極拳也可以稱為掤勁拳。《康戈武,中國武術實用大全》一書中說,「掤法」的運用,兩人搭手時掤法用以承接往對方勁力,感知其勁力方向、大小及其變化。這些都言明了「掤」是太極拳在應用時的起手動作,所有變化由「掤」出,由「掤」感應敵人之力量。

二、 例子

一般而言,採捩肘靠的動作各家大同小異,但用法上則各門各派各具特色,而且常因時制宜之需而對動作有所改變,故用法上分成較同於拳架之基本應用與較不同於拳架之變化應用。由於同於拳架之基本應手,仿間有關於太極拳的書均有提到,但是尚未見到由「掤法」串接「採、捩、肘、靠」之應用,是故本文作者以「掤」的運用變化舉例介紹。

1. 掤手接採法的應用法:設與敵人對面,右足在前用右手擊我胸前,我將右足向左前方上步落實,隨例叉左足同時將右手提至胸前,手心向內,肘尖略垂,即以我小臂貼在彼之肘腕中間,用掤勁向前往上掤去,左手迅速從右手臂下方採其敵方之右手臂,右手臂由上向下抽出劃一圓貼其敵之胸部,右足向後崩直即可摔敵於地。

2. 掤手接捩法的應用法:設與敵人對面,右足在前用右手擊我胸部,我將右足向右前方上步落實同時將右手提至胸前,手心向內,肘尖略垂,即以我之小臂貼在彼之肘腕中間,用掤勁向前往上掤去,黏住敵人之右臂,隨即將右手掤勁向前劃小圓向下掤勁,劃圓至敵之胸部,上左足成左弓步同時左手貼至敵人之腰際,左手向內用勁右手向前外下按勁即可捩倒敵於地。

3. 掤手接肘法的應用法:設與敵人對面,右足在前,用右手擊我胸部,我將右足向右側上步落實同時將左手提至胸前,手心向內,肘尖略垂,即以我小臂貼在彼之肘腕中間,用掤勁向前往上掤去,黏住後即手心向外翻抓住敵人前手臂,同時右手抓住敵人右手臂,右肘頂住下顎與喉節中間,接著迅速將身向左旋轉即可摔敵於地。

4. 掤手接靠法的應用法: 設與敵人對面,右足左前用手擊我胸部,將右足向左前方上步落實同時將右手提至胸前,手心向內,肘尖略垂,即以我小臂貼在彼之肘腕中間,用掤勁向前往上掤去,黏住後即將掤勁向下帶,迅速用我右肩靠敵之胸即可摔敵於地。

第五章 結論

一、 太極拳推手訓練的目的與過程

一般來說,我們去推想早期武術家將太極拳手做為較勁的模式,其原因都是武術的愛好者,若以散手相見,則相互間的傷害將會加大。基於切磋武藝的因素下,試以推手的方式互相感應,較勁兩方的粘連隨走,引進落空之功,而透過此模式,功夫的好壞即可不傷和氣的須臾分辨,這正應了古老流傳的那一句話「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

這種推手方式確實達到了武術家以武會友,點到為止的目的。現在太極拳推手比賽參賽的人員是否都是以此心境應賽,這是值得懷疑的。然而推手僅是太極拳的訓練模式而已,其目的只是以掤捋擠按採捩肘靠鍛鍊身體的圓活,如渾天球一般,能隨屈就伸。《陳微明,太極拳講義》。以現在的比賽模式來看,只是應用「推手」的起使動作,若要將敵方推出圈外或使其仆跌,不用太極拳的散手是不行的。太極拳的文獻中言及「推手」的訓練步驟時,多僅是及專練如何化?如何黏?如何聽?對於發勁「拉人」、「推人」一法殊未提到,這是所有的作者因藏私而不談嗎?亦或是「推手」僅在鍛鍊粘、聽、化等法而不是意欲使人仆跌在地呢?這答案是相當明顯的,要發勁「拉人」、「推人」至地的動作已屬於「散手」的訓練了。它只是運用「推手」習得的接手、聽、化之功再以「散手」施技而已。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散手」的競技,非「推手」也;那吾人又要問「推手」應如何比賽呢?這在前面也已談過了,「推手」只是一種訓練法罷了,它不能比賽,所以本文作者建議將今之「推手比賽」更名為「太極拳散手賽」方是名符其實,正本清流。

二、 掤的變化性與其在武術中的重要地位

陳微明在太極拳答問中說:「推手雖不用力,然練之數年,自然生一種『掤勁』,此種掤勁並非有意用力而敵人之力自然掤住不能近身....」,又陳氏太極拳更開門見山的稱太極拳為「掤勁拳」,並強調「八門勁是一種綿軟不斷的彈簧勁」。這說明了太極拳為總歸為十三式,而十三式又最後整合成了「掤勁」,故「掤手」是太極拳的總手。王新午在太極拳法闡宗也云:「乾掤坤按,乾屬純剛,故掤而向上,....,掤勁剛而上承,按勁柔而下順,在拳法尤切實際,故在功深者,每以掤勁出手接敵,再施其他變化,猶如藏甲兵於城中,先以城垣拒敵,然後以兵戎出擊之也....故在太極拳每式每著皆有掤勁,即命名為『掤拳』,為義亦當,至對敵變化不過剛柔配備不同耳....」,所以掤手對太極拳的重要性正如同橋手之於洪拳的重要一般,洪拳或鶴拳常常強調:「有橋搭橋,沒橋自己造橋」,這言明了搭手的重要。有了搭手,往後各項手法的變化盡肆意發揮,太極拳「掤」何嘗不是如此呢?王新午也認為掤手後藏的精妙手法,是必須以掤手先去探究敵之虛實,再應以良策的。

如此看來「推手」是在練習「掤」的感應能力,就像牢固城垣一般,於城垣牢固後再兵戎出擊,即為對敵變化的招式了,這就是太極拳散手。所以,沒有掤手沒有其他的應用手法,那麼在推手的習練時,不孜孜於「掤勁」的感應,就無法掌握實際對敵應用「散手」之效。

參考文獻

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年。《太極拳全書》。北平;人民體育。
王新午。1974年。《太極拳法闡宗》。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
吳鑑泉。1984年。《吳氏太極拳》。台北;華聯出版社。
孫福全。1975年。《太極拳學》。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
陳微明。1971年。《太極拳講義》。台北;華聯出版社。
陳微明。1971年。《太極拳答問》。台北;華聯出版社。
康戈武。1991年。《中國武術實用大全》。台北;五洲出版社。
楊澄甫。1934年。《太極拳體用全書》。台北;真善美出版社。
鄭曼青。1992年。《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台北;大展出版社。


............................摘錄於「1995海峽兩岸太極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黃連順提供更詳細!《台灣精武體育會》網址:http://myhome.ethome.com.tw/cm78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