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8 15:10:32wukaso201

萬張紙條背後的溫情

「『紙條姐』這個稱號,不脛而走。近日,50歲的陳慧麗獲評湖北省第二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在武漢市江岸區政務中心國土規劃窗口,陳慧麗早就很有名。她負責審核市民提交的申請材料,發放土地證。但她的工作不止於此,她說讓群眾最終辦成事才是根本。10年前,為提醒一位老人帶全辦證所缺的材料,她寫了一張條,留下自己的手機號碼。從此,這成了她的工作習慣。有了這紙條,辦證的群眾少跑了許多路,而她的工作時間卻延長到8小時以外。」

「10年來,陳慧麗寫了不下1萬張紙條。從第一張開始,她的手機再沒換過號;包裡備塊電池,24小時不關機。」(人民日報04月17日)。

記得毛澤東曾經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為了把方便讓給群眾,陳慧麗不惜自找麻煩,自加壓力,堅持給群眾寫紙條,把自己的工作延長到8小時以外。10年間,給群眾寫下了1萬多張紙條,「紙條姐」是一種真心為民的精神、這是一種熱情服務的作風!這才是用自己的行動為黨旗添彩,給政府增輝。

應該說,我們的群眾都是很樸實的,他們對黨的認識、對政府的評價都是直接來自於身邊幹部的作風,來自於看得見的官員的形象。窗口單位、基層幹部,每天面對的都是普普通通的群眾,每天服務的都是地地道道的百姓,因此,他們的精神、他們的作風都直接影響著群眾對黨的認識、對政府的評價、對社會的信心。

隨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不斷深入,基層公務員中的官僚主義、衙門作風都有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和「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有了較大的改觀。但是,在一些官員中,工作不主動,辦事不積極,對群眾的訴求以漠視相對,對群眾的求助以軟拖相應,對群眾的困難以慣例相拒。一件事情不跑破幾雙鞋子辦不下來,一個申請不磨破一張嘴皮批不下來。

前些時,一農民告訴我,他家住了50多年的房子歪了好幾年,靠木料撐著,天天住得膽戰心驚。因為前年村子被劃進了規劃區,改建房子需要多個部門批准。為了改建新房,從前年開始他就跑村委會,到鄉政府、找規劃區、去市政府,凡是和建房子有半的部門一個個地跑,接待的人都很熱情,看了申請都說房子應該改,不改有危險。但是卻沒有一個部門爽快地給批准,都是你推給我、我推給他,既不批准也不解釋,到現在還沒跑下來,一家人還在歪了的房子中提心吊膽地住著。那位農民說,幹部的態度都很好,但是,我找政府要的不光是好態度,我要的是解決問題,不解決問題,態度再好又有什麼用?

是的,臉還好看,門還好進,但事不好辦,對群眾來說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這就像我身上很癢,非常想人抓,但抓癢的人卻只在那裡說一些安慰、同情的話,就是不伸手抓一下。安慰、同情的話說得再多,癢去不掉,有什麼意思,我怎麼可能對空說安慰、同情話的人心生感激?

這種只表示同情,只說應該改建,但不給實質性的幫助、不願意實際辦理的官員,就是只安慰不抓癢的人。他們這種辦事作風,是因為對群眾的困難沒有感同身受的感覺,對群眾的訴求沒有設身處地的著想,對群眾的期待不願真誠熱切的回應。說穿了,就是心中沒有群眾、對工作沒有責任的表現。這些人與「紙條姐」陳慧麗相比,差距何止十萬八千里?

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因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應該只是一句空話,更不應該只是一種姿態,它應該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為,是一種真真切切的行動。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名公務員、每一個黨員幹部都應該像「紙條姐」陳慧麗一樣,對群眾有一種赤子之心,有一種血肉之情,和群眾的脈博一起跳動,和群眾的感情一同律動。痛群眾之所痛,憂群眾之所憂,喜群眾之所喜,樂群眾之所樂。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做起,寧可自己多跑路,只為讓群眾少跑路,寧可自己多麻煩,也要為群眾解真難。這樣的公務員才真正是「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才配得上「最美基層幹部」的稱號。

給「紙條姐」陳慧麗一個點贊!
veda salon,染髮,veda salon,負離子,veda salon,銅鑼灣,veda salon,kazaf,veda salon,電髮,veda salon,髮型屋,veda salon,groupon,veda salon,團購,veda salon,陶瓷電髮,veda salon,負離子直髮,veda salon,陶瓷,veda salon,好唔好,veda salon,陶瓷曲髮,veda salon,差,veda salon,電髮髮型,veda salon,髮型設計,veda salon,曲髮,veda salon,黑店,veda salon,直髮,veda salon,染髮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