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3 23:36:12笑郎

出走花東三日(一)六十石山

每年7、8月是金針花的盛產期,來到六十石山,彷彿置身在一片金黃色的花海之中,雲煙飄渺,不禁讓人詠嘆大地之美。六十石山是個非常特別的名字,有一說是在日據時期,由於當時的耕作技術比較原始,一般水田一甲地的收成大約只有四、五十石,但是這一帶新開闢的水田,一甲地可以收成稻米六十石。當地的人就把這個地方叫做六十石山。另一說則是在日據時代,台灣的樟腦產量世界第一,原本繁茂的樟樹林在數年間就被砍伐殆盡,在光禿禿的坡地家園上,只冒出約六十塊巨大的石頭,所以這裡就取名為六十石山。
台灣三大金針花栽培區是花蓮縣玉里鎮東北部的赤科山、花蓮富里的六十石山和台東太麻里的金針山。含苞的金針花蕾吸收了日光的能量,在朝陽下展開笑顏,和風輕舞著花浪綿延起浮的草坡,清朗祥和的景觀讓人有置身瑞士的錯覺,這就是每年8、9月間金針花開時的景觀。金針採收的時間為花蕾綻開前一二日氣溫低時最適宜,六十石山的高山金針是1661年祖先從大陸的華南引進的,適合種在海拔八百至一千公尺的山坡地,每年的八月初至九月底為花朵盛放的季節。除了金針花之外,六十石山亦有『藥山』的傳說,傳說藥山上的植物都是可以入藥治病的良藥,十分有趣。
三天三夜,離家出走四百多公里,來回差不多千里遠,此趟東海岸和花東縱谷千山萬水之旅,緊湊而充實,雖然勞累卻歡樂滿溢;路線規劃時間滿檔,行程可惜倉促短暫,行車中歡娛滿載,美景卻難得細細品味,跑那麼老遠的路途,留下的都是驚鴻一瞥,徒留影像南天門一遊之憶。在此以文字再回味此行景觀,深刻入木三分的遊趣,
讓你我共同的擁有都成為志工生涯的動力!

偷偷告訴你:六十石山是三座金針山中最迷你,但視野卻最開闊,花海也最動人,你參加協會的志工旅遊是你默默付出最讓人欣羨的回饋!還有六十石山有九座涼亭,都是以金針的別名命名的,我們下車的地方叫黃花亭,還有丹棘亭、萱草亭、鹿蔥亭------等共九座,我不想全部告訴你,留待你有機會再去探索,希望你走完九座亭台後發現明日黃花蝶不愁,來年仍是忘憂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