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3 01:50:19Doggy
以色列建國(4)
圖:以色列空襲貝魯特港口
當時沙烏地阿拉伯等親美國家禁止出售納賽爾的畫像,人們就從黑市買來納賽爾的畫像掛在家中,向神一樣地對納賽爾祈禱,把阿拉伯復興的希望寄託在納賽爾身上。每當埃及的“阿拉伯之聲”電臺播放納賽爾的講話時,收音機旁總是擠滿熱情的聽眾。人們傳誦著納賽爾的故事:納賽爾貴為總統,但仍然住在普通的平房裏,他沒有艷聞,沒有存款,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埃及,為了阿拉伯……很多阿拉伯國家的人民都盼望自己的國家與埃及合併,接受偉大領袖納賽爾的領導。1958年2月,敘利亞與埃及合併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納賽爾的大阿拉伯聯邦的夢想,好像已經看到了曙光。
然而一個統一強大的阿拉伯聯邦,必然威脅到以色列的生存,以色列不允許阿拉伯聯邦的誕生,要把她扼殺在搖籃中。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對埃及發起突然襲擊,拉開“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序幕。以色列在幾天之內摧毀了埃及十幾年裝備起來的空軍,佔領了埃及的整個西奈半島。埃及軍事上的慘敗,大大打擊了納賽爾的威信,破碎了納賽爾的夢,也破碎了阿拉伯人的夢。
1970年9月28日,納賽爾因心臟病突發去逝,幾十萬人為他送葬,人們唱著:“世間唯一的神安拉,納賽爾是他的愛兒”。那時全世界的阿拉伯人把阿拉伯統一、阿拉伯復興的期望寄託在納賽爾身上。納賽爾死了,埃及敗了,阿拉伯的統一和復興,轉眼變成看不到期待的渺茫。
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也就是納賽爾的時代,泛阿拉伯主義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納賽爾死後,利比亞的卡紮菲、伊拉克的侯賽因都試圖繼承納賽爾的衣缽,重新打起“泛阿拉伯主義”的大旗,統一阿拉伯世界。但他們的資歷、人品和威望,都無法與納賽爾相比,納賽爾沒有接班人。此後,泛阿拉伯主義雖然仍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之一,但其主導地位已逐漸被“泛伊斯蘭主義“,即我們所說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所代替。
泛阿拉伯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非常不同。泛阿拉伯主義是非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分離的國家聯邦,強調不論宗教信仰,不論民族,凡是講阿拉伯語的都是一家人;泛伊斯蘭主義則是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體系,強調不論國家,不論種族,不論講什麼語言,凡是信伊斯蘭教的都是一家人。泛阿拉伯主義的基石是阿拉伯語言、阿拉伯文化,而泛伊斯蘭主義的基石則是伊斯蘭宗教信仰。伊拉克的薩達姆侯賽因是泛阿拉伯主義者,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則是泛伊斯蘭主義者。
“泛伊斯蘭主義”或“原教旨主義”可以追溯到本世紀初的伊斯蘭政治家和宣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1920年代創建的“穆斯林同胞團”,是現在“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的先驅。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基本思想是:“為什麼近代伊斯蘭國家落後了?為什麼伊斯蘭教徒不斷被異教徒欺壓?那是因為我們偏離了伊斯蘭的真正精神和基本原則。我們必須返回到伊斯蘭精神的原點,才能改變伊斯蘭世界的現狀。“
人們為什麼會信奉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其實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也有自己的理論:“現在人類社會的戰爭、暴行、屠殺、迫害,都是來自所謂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民主主義、法西斯主義等人類頭腦中的不潔思想。要消滅戰爭、消滅迫害、消滅犯罪,達成一個平等幸福的人類社會,就要清除人類頭腦中不乾淨、不純潔的思想。而達到這個目的的唯一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伊斯蘭精神。“
在1960年代以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是少數派,並沒有很多的支持者。但進入1980年代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迅速抬頭,出現了伊朗,阿富汗塔利班這樣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國家。被視為恐怖主義分子的本拉登,更是推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埃及等比較西方化的阿拉伯國家,也受到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很大影響。比如埃及最高法院放棄了1979年制定的男女平等同權的法律,就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回歸的一個示例。
從另一方面來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抬頭,也與阿拉伯國家的近代化發展,經濟開發失敗有密切關係。阿拉伯國家的普通人民看到的是什麼?是上漲的物價,擴大的貧富差距,無德的商人,陰謀的政治家,敗壞的社會風氣,掠奪阿拉伯財富的異教徒……在這樣烏煙瘴氣的社會中,一般大眾難免產生對社會的怨憤心理,需要尋求一種精神寄託,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正給了他們精神的解脫。
在1970年代前,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民族解放戰爭,是為民族而戰;而現在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聖戰”,是為神而戰。成立於1960年代的巴勒斯坦抵抗組織叫做“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不叫“巴勒斯坦聖戰組織“,而成立於1980年代的阿富汗抵抗組織叫做“阿富汗聖戰者伊斯蘭聯盟“,不叫“阿富汗解放聯盟”,也反映了阿拉伯世界思想思潮的變遷。
泛阿拉伯主義的釀成和泛伊斯蘭主義的釀成,既有阿拉伯人的內部原因,也有國際社會的外部原因。從泛阿拉伯主義到泛伊斯蘭主義,表現出當代阿拉伯人對國家和政府的失望,不得不到神的旗幟下尋求解脫的歸屬意識。
四、第三次和第四次中東戰爭
1950年代到1960年代,是革命的年代,不僅中國在進行翻天覆地的社會主義革命、文化大革命,世界各地也到處是革命的暴風驟雨。1956年的第二次中東戰爭後,革命的風潮也吹遍阿拉伯世界,封建王制體系的阿拉伯國家政府紛紛垮臺,激進的革命黨人政府成立。1957年,約旦政府廢除《英約同盟條約》,英軍全部撤出約旦。1958年,伊拉克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費薩爾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國。1961年英國保護國科威特獨立。1962年,也門自由軍官集團發動革命,推翻王制政府,建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同時在1962年,阿爾及利亞擺脫法國殖民統治正式獨立。
新誕生的阿拉伯革命黨政權,多半持激進的民族主義態度,支持埃及總統納賽爾提倡的“阿拉伯大義”,即驅逐以色列、恢復巴勒斯坦是阿拉伯國家共同的義務。納賽爾本人也曾多次宣言:“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與以色列相比,阿拉伯在人力物力方面都佔據絕對優勢,只要阿拉伯世界團結一致,消滅以色列並不是不可能的夢想。那時阿拉伯人在盟主埃及的倡導下,立下消滅以色列的雄心壯志。
1958年埃及和敘利亞合併,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但由於埃及總統納賽爾的家長製作風,敘利亞方面感到不快,敘利亞於1961年脫離“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成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1963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敘利亞發動政變,掌握政權。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敘利亞掌權後,採取了比埃及更為激進的反以色列政策,特別是在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扶持方面,幾乎是盡全力而為。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有近百萬巴勒斯坦難民為了躲避戰火,暫時逃出巴勒斯坦。因為以色列拒絕他們返回家園,這些巴勒斯坦難民不得不長期住在巴勒斯坦周邊的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等國邊境附近的難民營中。1950年代,革命的風潮也吹到巴勒斯坦,巴勒斯坦難民中開始自發成立各種各樣的武裝組織。但當時阿拉伯諸國對巴勒斯坦難民的武裝組織並不很重視,沒有給予有力的支持,所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也沒有什麼令人矚目的作為。
1963年以後敘利亞開始全力扶持巴勒斯坦武裝組織,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64年1月召開的第一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上,與會各國透過了支持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決議。1964年6月,以巴勒斯坦難民武裝組織中力量最大的“法塔赫”為主,正式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1964年9月第二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上,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為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式代表。消滅以色列、武力奪還巴勒斯坦,成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奮鬥目標。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章程中明文規定:“武裝鬥爭是巴勒斯坦解放的唯一手段。”
巴解組織沒有力量正面和以色列決戰,就採用遊擊戰、恐怖主義活動等手法對以色列進行破壞和騷擾。1965年,敘利亞幫助巴解組織建立以敘利亞為據點的巴勒斯坦解放軍,巴勒斯坦解放軍在阿以停戰線附近向以色列不斷發起小規模遊擊戰,並在以色列境內製造恐怖主義活動,阿以之間的緊張關係進一步加深。1964年9月在埃及舉行第二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會上決定各國共同出資在約旦河上游建立大壩,控制以色列的水源。大壩工程開工後,以色列出動空軍對大壩工地進行轟炸,使大壩工程無法進行,最後阿方不得不取消此次計劃。
1967年5月,納賽爾總統向聯合國提出:撤走聯合國在第二次中東戰爭後留駐埃及西奈半島的維持和平部隊。當時聯合國秘書長請納賽爾再次慎重考慮,當納賽爾做出肯定的答覆後,5月19日聯合國撤走了西奈半島的維持和平部隊。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撤退,使埃及失去了保護自己的緩衝力量,埃及和以色列形成直接對峙局面。在革命熱情的衝擊下,納賽爾總統發起了更為激烈的反以色列政策。1967年5月22日,納賽爾宣佈禁止以色列船隻和向以色列運送軍火的船隻透過蒂朗海峽,試圖控制以色列的海上交通。
儘管阿拉伯方面表現出十分強硬的姿態,但其主要目的是鼓舞阿拉伯世界的反以色列鬥爭熱情,在外交上壓以色列讓步妥協,尚未認真制定進攻以色列的計劃。當時阿方也明白自己在軍事方面尚沒有打敗以色列的充足力量,儘管引進了不少蘇聯武器,但飛機主要是米格17,米格19等相對舊式的戰機,坦克主要是T34等蘇聯淘汰下來的舊貨,在裝備質量方面與以色列有較大差距。在訓練方面與以色列的差距就更大了。1966年11月埃及與敘利亞結成軍事同盟,後來約旦也加入了軍事同盟。但埃及、敘利亞、約旦三國在統一軍事領導方面,存在不少爭執,無法達成統一對以色列作戰的計劃。
與阿方相比,以色列的備軍作戰準備要週到得多。以色列在第二次中東戰爭後,就制定了對阿拉伯國家定期進行軍事打擊,防止阿拉伯國家軍事力量強大的戰略計劃。以色列一方面從美國購買最先進的武器,對軍隊進行嚴格訓練,另一方面制定周密的作戰計劃,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贏得戰爭的勝利,避免陷入持久戰的泥潭。以色列吸取了第二次中東戰爭中,不經過美國同意就擅自與英法共同作戰,最後在美國的壓力下不得不自行撤軍的教訓,事先向美國提出以色列準備發起先發制人進攻的作戰計劃。當時美國正忙於越南戰爭,與蘇聯的對抗也處於高潮,以色列打擊埃及等越來越接近蘇聯的國家,也符合美國的世界戰略,所以美國最終沒有反對以色列的先發制人進攻計劃。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發起突然襲擊,首先出動飛機轟炸阿拉伯國家的機場和雷達站,使阿拉伯國家的大部分飛機在機場被炸毀,防空能力遭嚴重破壞。然後以色列出動地面部隊,在短短六天中佔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的約旦河西岸、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阿拉伯三國由於沒有戰爭準備,在以色列的突然襲擊下潰不成軍,無力進行有效反擊,不得不接受聯合國的停火倡議。1967年6月11日,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在聯合國的安排下停火,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
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不僅摧毀了周邊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力量,還把佔領土地擴大了三倍。但以色列的這些新佔領領土,也使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領土衝突,發展成為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的領土衝突,阿以關係進一步惡化。以色列雖然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從整個大戰略來看,以色列的勝利加深了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的仇恨,使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和平共處的希望變得更加渺
(文取自奇摩知識)
當時沙烏地阿拉伯等親美國家禁止出售納賽爾的畫像,人們就從黑市買來納賽爾的畫像掛在家中,向神一樣地對納賽爾祈禱,把阿拉伯復興的希望寄託在納賽爾身上。每當埃及的“阿拉伯之聲”電臺播放納賽爾的講話時,收音機旁總是擠滿熱情的聽眾。人們傳誦著納賽爾的故事:納賽爾貴為總統,但仍然住在普通的平房裏,他沒有艷聞,沒有存款,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埃及,為了阿拉伯……很多阿拉伯國家的人民都盼望自己的國家與埃及合併,接受偉大領袖納賽爾的領導。1958年2月,敘利亞與埃及合併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納賽爾的大阿拉伯聯邦的夢想,好像已經看到了曙光。
然而一個統一強大的阿拉伯聯邦,必然威脅到以色列的生存,以色列不允許阿拉伯聯邦的誕生,要把她扼殺在搖籃中。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對埃及發起突然襲擊,拉開“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序幕。以色列在幾天之內摧毀了埃及十幾年裝備起來的空軍,佔領了埃及的整個西奈半島。埃及軍事上的慘敗,大大打擊了納賽爾的威信,破碎了納賽爾的夢,也破碎了阿拉伯人的夢。
1970年9月28日,納賽爾因心臟病突發去逝,幾十萬人為他送葬,人們唱著:“世間唯一的神安拉,納賽爾是他的愛兒”。那時全世界的阿拉伯人把阿拉伯統一、阿拉伯復興的期望寄託在納賽爾身上。納賽爾死了,埃及敗了,阿拉伯的統一和復興,轉眼變成看不到期待的渺茫。
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也就是納賽爾的時代,泛阿拉伯主義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納賽爾死後,利比亞的卡紮菲、伊拉克的侯賽因都試圖繼承納賽爾的衣缽,重新打起“泛阿拉伯主義”的大旗,統一阿拉伯世界。但他們的資歷、人品和威望,都無法與納賽爾相比,納賽爾沒有接班人。此後,泛阿拉伯主義雖然仍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之一,但其主導地位已逐漸被“泛伊斯蘭主義“,即我們所說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所代替。
泛阿拉伯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非常不同。泛阿拉伯主義是非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分離的國家聯邦,強調不論宗教信仰,不論民族,凡是講阿拉伯語的都是一家人;泛伊斯蘭主義則是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體系,強調不論國家,不論種族,不論講什麼語言,凡是信伊斯蘭教的都是一家人。泛阿拉伯主義的基石是阿拉伯語言、阿拉伯文化,而泛伊斯蘭主義的基石則是伊斯蘭宗教信仰。伊拉克的薩達姆侯賽因是泛阿拉伯主義者,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則是泛伊斯蘭主義者。
“泛伊斯蘭主義”或“原教旨主義”可以追溯到本世紀初的伊斯蘭政治家和宣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1920年代創建的“穆斯林同胞團”,是現在“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的先驅。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基本思想是:“為什麼近代伊斯蘭國家落後了?為什麼伊斯蘭教徒不斷被異教徒欺壓?那是因為我們偏離了伊斯蘭的真正精神和基本原則。我們必須返回到伊斯蘭精神的原點,才能改變伊斯蘭世界的現狀。“
人們為什麼會信奉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其實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也有自己的理論:“現在人類社會的戰爭、暴行、屠殺、迫害,都是來自所謂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民主主義、法西斯主義等人類頭腦中的不潔思想。要消滅戰爭、消滅迫害、消滅犯罪,達成一個平等幸福的人類社會,就要清除人類頭腦中不乾淨、不純潔的思想。而達到這個目的的唯一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伊斯蘭精神。“
在1960年代以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是少數派,並沒有很多的支持者。但進入1980年代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迅速抬頭,出現了伊朗,阿富汗塔利班這樣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國家。被視為恐怖主義分子的本拉登,更是推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埃及等比較西方化的阿拉伯國家,也受到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很大影響。比如埃及最高法院放棄了1979年制定的男女平等同權的法律,就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回歸的一個示例。
從另一方面來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抬頭,也與阿拉伯國家的近代化發展,經濟開發失敗有密切關係。阿拉伯國家的普通人民看到的是什麼?是上漲的物價,擴大的貧富差距,無德的商人,陰謀的政治家,敗壞的社會風氣,掠奪阿拉伯財富的異教徒……在這樣烏煙瘴氣的社會中,一般大眾難免產生對社會的怨憤心理,需要尋求一種精神寄託,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正給了他們精神的解脫。
在1970年代前,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民族解放戰爭,是為民族而戰;而現在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聖戰”,是為神而戰。成立於1960年代的巴勒斯坦抵抗組織叫做“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不叫“巴勒斯坦聖戰組織“,而成立於1980年代的阿富汗抵抗組織叫做“阿富汗聖戰者伊斯蘭聯盟“,不叫“阿富汗解放聯盟”,也反映了阿拉伯世界思想思潮的變遷。
泛阿拉伯主義的釀成和泛伊斯蘭主義的釀成,既有阿拉伯人的內部原因,也有國際社會的外部原因。從泛阿拉伯主義到泛伊斯蘭主義,表現出當代阿拉伯人對國家和政府的失望,不得不到神的旗幟下尋求解脫的歸屬意識。
四、第三次和第四次中東戰爭
1950年代到1960年代,是革命的年代,不僅中國在進行翻天覆地的社會主義革命、文化大革命,世界各地也到處是革命的暴風驟雨。1956年的第二次中東戰爭後,革命的風潮也吹遍阿拉伯世界,封建王制體系的阿拉伯國家政府紛紛垮臺,激進的革命黨人政府成立。1957年,約旦政府廢除《英約同盟條約》,英軍全部撤出約旦。1958年,伊拉克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費薩爾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國。1961年英國保護國科威特獨立。1962年,也門自由軍官集團發動革命,推翻王制政府,建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同時在1962年,阿爾及利亞擺脫法國殖民統治正式獨立。
新誕生的阿拉伯革命黨政權,多半持激進的民族主義態度,支持埃及總統納賽爾提倡的“阿拉伯大義”,即驅逐以色列、恢復巴勒斯坦是阿拉伯國家共同的義務。納賽爾本人也曾多次宣言:“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與以色列相比,阿拉伯在人力物力方面都佔據絕對優勢,只要阿拉伯世界團結一致,消滅以色列並不是不可能的夢想。那時阿拉伯人在盟主埃及的倡導下,立下消滅以色列的雄心壯志。
1958年埃及和敘利亞合併,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但由於埃及總統納賽爾的家長製作風,敘利亞方面感到不快,敘利亞於1961年脫離“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成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1963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敘利亞發動政變,掌握政權。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敘利亞掌權後,採取了比埃及更為激進的反以色列政策,特別是在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扶持方面,幾乎是盡全力而為。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有近百萬巴勒斯坦難民為了躲避戰火,暫時逃出巴勒斯坦。因為以色列拒絕他們返回家園,這些巴勒斯坦難民不得不長期住在巴勒斯坦周邊的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等國邊境附近的難民營中。1950年代,革命的風潮也吹到巴勒斯坦,巴勒斯坦難民中開始自發成立各種各樣的武裝組織。但當時阿拉伯諸國對巴勒斯坦難民的武裝組織並不很重視,沒有給予有力的支持,所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也沒有什麼令人矚目的作為。
1963年以後敘利亞開始全力扶持巴勒斯坦武裝組織,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64年1月召開的第一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上,與會各國透過了支持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決議。1964年6月,以巴勒斯坦難民武裝組織中力量最大的“法塔赫”為主,正式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1964年9月第二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上,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為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式代表。消滅以色列、武力奪還巴勒斯坦,成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奮鬥目標。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章程中明文規定:“武裝鬥爭是巴勒斯坦解放的唯一手段。”
巴解組織沒有力量正面和以色列決戰,就採用遊擊戰、恐怖主義活動等手法對以色列進行破壞和騷擾。1965年,敘利亞幫助巴解組織建立以敘利亞為據點的巴勒斯坦解放軍,巴勒斯坦解放軍在阿以停戰線附近向以色列不斷發起小規模遊擊戰,並在以色列境內製造恐怖主義活動,阿以之間的緊張關係進一步加深。1964年9月在埃及舉行第二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會上決定各國共同出資在約旦河上游建立大壩,控制以色列的水源。大壩工程開工後,以色列出動空軍對大壩工地進行轟炸,使大壩工程無法進行,最後阿方不得不取消此次計劃。
1967年5月,納賽爾總統向聯合國提出:撤走聯合國在第二次中東戰爭後留駐埃及西奈半島的維持和平部隊。當時聯合國秘書長請納賽爾再次慎重考慮,當納賽爾做出肯定的答覆後,5月19日聯合國撤走了西奈半島的維持和平部隊。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撤退,使埃及失去了保護自己的緩衝力量,埃及和以色列形成直接對峙局面。在革命熱情的衝擊下,納賽爾總統發起了更為激烈的反以色列政策。1967年5月22日,納賽爾宣佈禁止以色列船隻和向以色列運送軍火的船隻透過蒂朗海峽,試圖控制以色列的海上交通。
儘管阿拉伯方面表現出十分強硬的姿態,但其主要目的是鼓舞阿拉伯世界的反以色列鬥爭熱情,在外交上壓以色列讓步妥協,尚未認真制定進攻以色列的計劃。當時阿方也明白自己在軍事方面尚沒有打敗以色列的充足力量,儘管引進了不少蘇聯武器,但飛機主要是米格17,米格19等相對舊式的戰機,坦克主要是T34等蘇聯淘汰下來的舊貨,在裝備質量方面與以色列有較大差距。在訓練方面與以色列的差距就更大了。1966年11月埃及與敘利亞結成軍事同盟,後來約旦也加入了軍事同盟。但埃及、敘利亞、約旦三國在統一軍事領導方面,存在不少爭執,無法達成統一對以色列作戰的計劃。
與阿方相比,以色列的備軍作戰準備要週到得多。以色列在第二次中東戰爭後,就制定了對阿拉伯國家定期進行軍事打擊,防止阿拉伯國家軍事力量強大的戰略計劃。以色列一方面從美國購買最先進的武器,對軍隊進行嚴格訓練,另一方面制定周密的作戰計劃,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贏得戰爭的勝利,避免陷入持久戰的泥潭。以色列吸取了第二次中東戰爭中,不經過美國同意就擅自與英法共同作戰,最後在美國的壓力下不得不自行撤軍的教訓,事先向美國提出以色列準備發起先發制人進攻的作戰計劃。當時美國正忙於越南戰爭,與蘇聯的對抗也處於高潮,以色列打擊埃及等越來越接近蘇聯的國家,也符合美國的世界戰略,所以美國最終沒有反對以色列的先發制人進攻計劃。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發起突然襲擊,首先出動飛機轟炸阿拉伯國家的機場和雷達站,使阿拉伯國家的大部分飛機在機場被炸毀,防空能力遭嚴重破壞。然後以色列出動地面部隊,在短短六天中佔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的約旦河西岸、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阿拉伯三國由於沒有戰爭準備,在以色列的突然襲擊下潰不成軍,無力進行有效反擊,不得不接受聯合國的停火倡議。1967年6月11日,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在聯合國的安排下停火,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
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不僅摧毀了周邊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力量,還把佔領土地擴大了三倍。但以色列的這些新佔領領土,也使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領土衝突,發展成為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的領土衝突,阿以關係進一步惡化。以色列雖然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從整個大戰略來看,以色列的勝利加深了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的仇恨,使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和平共處的希望變得更加渺
(文取自奇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