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以病人為中心」的核心價值~吳養春
醫學發展日新月異,基礎與臨床醫學不斷地創新,劇烈的競爭與健保制度的轉變影響了醫療觀念,趨向於以病人為核心的醫療照護。
「2013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國際學術研討會」,乃基於「以病人為中心」的核心價值。
期望能與相關領域的先進及國內外學者專家們,建立一個跨國界的交流平臺,強化國際學術交流,提升醫療品質水準。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台塑生醫未來十年將以「預防醫學」做為核心價值,從新創檢驗試劑、高階醫材開發突破、臨床試驗到生物製藥,全面耕耘。
台塑生醫將結合集團資源,致力於把長庚醫療服務向前做推廣,讓「全人」都有個量身訂做的健康管理方案,隨時提供個人的健康資訊,減少負擔最重的治療支出,重心轉移至不生病的族群,並且在每一階段,都有解決方案,提供多層級關懷與解決方案。
王瑞瑜表示,未來新創檢驗試劑將會著重在預防醫學發展,以開發「防疫需求」、「癌症的前期檢測」為兩大發展方向。
<<<>>> 巴西1名女醫師涉嫌結束20名病患的性命,以便空出床位讓其他病人入住,而另外300多名病患的死亡可能也和她有關。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德蘇薩(Virginia Soares De Souza)是巴西南部古里提巴市(Curitiba)伊凡吉里可醫院(Hospital Evangelico)的醫師,德蘇薩遭控對重症加護病房病患施以致命過量藥劑,或減少氧氣供應量。
這名醫師原先被控涉嫌導致7名病患死亡,然而,巴西衛生部的調查發現,遇害人數增至20人,另外約300名病患的可疑死因仍在調查中。
主持調查的羅巴托(Mario Lobato)告訴巴西電視節目Fantastico,他的團隊針對過去7年接受德蘇薩診治病患的死因進行分析。
他說,德蘇薩「扮演上帝角色」,決定哪些病患該死,以便將醫院病床空出來。
網路時代一切都要即時、迅速,連帶醫病關係也一樣,將醫療照護送上雲端是現階段醫病關係的重點,例如醫院就能透過心血管監測系統,準確地測量出心律、血壓、心臟脈頻等,測量後立即透過無線網路傳輸至雲端平台。
接著你或醫生只要靠電腦、平板電腦,甚至是一台智慧型手機,就能從雲端系統檢視歷史紀錄,當第一時間發生問題時,不僅有紀錄可以依循,病人也可透過簡單的測讀系統了解狀況。
<<<>>>潛意識影響人們的行為與日常生活
■潛意識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和日常生活中的決策。
■潛意識幫助我們注意四周環境,無法從意識中察覺的心態,也形塑我們對其他事物的各種態度。
<>人們常常不假思索就做出決定,在「有意識地」思考之前就做出決定。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強調,人的意識層面負責理性的思維與情緒,而潛意識層面是非理性的大本營。
<>藉由融合與重整這些「心智資源」,兩種思維歷程都可以幫助人們適應並存活在千變萬化的環境中。
<>諾貝爾獎得主卡恩曼(Daniel Kahneman)曾探討過自動化思考和受控思考的現代區分方式。卡恩曼在他的暢銷書《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提到,自動化思考十分快速、有效率且通常不在意識思維的範疇,因此無關深思熟慮,也缺乏計畫性,只需要簡單的刺激就能有所反應。
<>人們很難釐清各種正面和負面情緒的來源,並且時常誤解它們真正的起因。
現代理論主張每個人都擁有一套心理系統,此系統可以在意識可察覺或不可察覺到的兩種狀態下運作;而佛洛伊德認為,潛意識心靈具有和意識活動完全獨立的運作方式。
<>潛意識可以刺激人們去追求某個目標。
<>潛意識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無論我們是完全清醒或沉浸在深沉的夢鄉中。
<<<資料來源>>>〈佛洛伊德重出江湖〉,《科學人》2004年6月號。
〈政治腦〉,《科學人》2006年8月號。
〈拋開偏見,我就是我〉,《科學人》2013年7月號。
<<<>>>「社交焦慮症」。
「社交焦慮症」在精神病學中,屬於焦慮症底下的次分類,根本原因是「太在意」。
社交焦慮症患者跟不熟的人面對面就會緊張,因此容易轉向在網路上交友,反而另外引發了網路成癮問題。
罹患社交焦慮症主因曾被特定人、事、物或情境傷害,事後卻沒有好好處理,轉而對特定情境出現不確定感,患者心理上為了逃避難過反應,反倒更易影響生理,造成惡性循環。
7成達社交焦慮症門檻者,其中5成7從不尋求協助。
約一成的上班族冬季期間沒機會曬到太陽,甚至在辦公室裡根本見不到自然光,這升高了他們出現精神萎靡、憂鬱症與季節性情緒失調等心智健康問題的風險。
生命只有一次,錯過了機會,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人了。生命的路還很長,不要因為一次的挫折就就失去希望;不要因為一次的跌倒停下自己的腳步。
提升自己的情緒免疫力,走過陰鬱的幽谷。
面前縱使有再大的鴻溝,在朋友的幫助下,相信自己一定能跨越它。
人工心臟的發明人Dr. Robert Jarvik的名言「領導者是不懂得懼怕,並無視逆境的夢想家。」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u200520/活在未來的廿年中
http://www.wretch.cc/blog/wu200520心靈故鄉 心靈角落 夢想花園 夢想故事
http://tw.myblog.yahoo.com/wu200620/ 喜瑪拉雅山心靈故鄉
wu200620@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