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這裡痠、那裡痛,做了各項檢查卻找不出病因。
台灣纖維肌痛症諮詢委員會籌拍纖維肌痛症微電影「再見,公主病」,邀請楊千霈、許孟哲等人藉由戲劇方式,讓大眾了解纖維肌痛症的症狀,發病時,外觀沒有任何異常。成因可能與中樞神經敏感化有關,以致對疼痛感受特別敏感,但到醫院檢查結果都正常。
台灣纖維肌痛症諮詢委員會公布最新的「纖維肌痛症患者罹病歷程」調查結果,發現67%患者初期會出現疼痛、疲勞、失眠等三大症狀,但因不適反應與工作忙碌、壓力大所出現的症狀類似,9成1患者曾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所造成,其中以骨骼相關疾病所占比例最高。
纖維肌痛症患者明明身體痛得不得了,但受限於目前抽血、X光、MRI核磁共振等客觀檢驗都無法有效診斷,高達7成患者疼痛發作時會誤解為公主病上身、無病呻吟,6成2患者需花費1年以上才能確診,接受正確的治療。
一名50歲婦人平時有經前偏頭痛,去年底突然連續頭痛3天,痛到快失去知覺,診斷後發現罹患少見的椎動脈內膜剝離。
同樣是頭痛,有人是「丟丟」抽痛,有的只是偏頭痛,有的人卻是血管發生內膜剝離,有患者是因為做推拿弄傷、頭部外傷,也可能是不明原因造成。
這名女患者原有習慣性經前輕微偏頭痛,總是自行吃止痛藥解痛,去年底出現前所未有的血管抽痛,持續3天痛到頭都要爆了,那種痛只要稍低頭,或左右前後晃頭,就「快要失去知覺」。
婦人服了止痛藥、找推拿師都沒辦法改善。患者頭部轉動時疼痛就會劇烈發生,但靜止就好,且在情緒激動後突發頭痛。檢查磁振造影畫面,在患者左側椎動脈一個狹窄的段落找出疼痛的對應方位。少見的椎動脈內膜剝離可能會導致腦中風,需透過血管攝影檢查才能確診,發病後若還按摩或推拿患處,可能會加重病情。
頭痛去推拿,很可能使內膜剝離得更嚴重,血塊一旦增大堵住血管內徑,就會導致缺血性中風,形成蜘蛛膜下腔出血,嚴重時會致命。幸好患者及時就醫及早找出病因,馬上用藥進行缺血性中風預防,因此病情沒有惡化。
斑塊(Plaques)
和糾結不同,斑塊堆積在神經細胞的外部。蛋白質是維持生命所需的分子,在身體內控制著各種反應。澱粉樣蛋白(amyloid )蛋白質在我們腦中自然的產生,澱粉樣蛋白(amyloid )過剩,遂以乙型-澱粉樣蛋白(beta amyloid)的形式在腦中堆積。因為負責分解此蛋白的酵素無法適當的運作。這種情形與膽固醇(cholesterol)在我們體內的情形雷同。要維持我們細胞的健康,一些些的膽固醇是需要的,但是過多的膽固醇卻會阻塞血管,導致心臟的傷害以及其它問題。
許多疾病都是因為基因突變,造成胺基酸序列改變,使得蛋白質功能喪失而得病。
真正關鍵的問題還是我們對慢性疾病致病機制的瞭解非常欠缺。腦部形成聚集斑塊到發病中間可能長達25年。
顯然我們需要一些全新的思維才能應對這個未來的挑戰。人類目前對腦部的瞭解還遠遠不及一%。」
維他命E(一種抗氧化劑)和阿司匹靈(一種抗發炎藥物)具有療效。
銀杏(Gingko Biloba )的植物對於症狀有些許療效你的免疫系統捍衛著你的健康,使你免於細菌,病毒,和其他威脅的感染.如果這個系統機能失常了,你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自己的組織.。
腦中某些連結會因為糾結或是斑塊的產生而失效,由此延伸出的概念是我們擁有的神經連結總數越多,能夠承受的連結缺損也越多。
要如何形成和維持神經連結呢? 要活就要動!
飲食控制的方法,可以預防心臟、心血管系統與腦部
控制飲食:安排接受「地中海式飲食」的堅果和橄欖油飲食,低脂飲食。
通常在烹調時會使用橄欖油,並以蔬菜、水果、堅果類以及適量魚類或海鮮、紅酒為主要攝取成分,同時減少乳製品與紅肉在餐飲中的比例。
患者若全身上下半身、左右兩側等四大區塊異常疼痛,時間超過三個月,且合併疲勞、失眠,可優先至「疼痛科」、「神經內科」、「復健科」及「風濕免疫科」等科別確診。
資料來源: 作者: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3年5月23日 下午4:13
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u200520/活在未來的廿年中
http://www.wretch.cc/blog/wu200520心靈故鄉 心靈角落 夢想花園 夢想故事
http://tw.myblog.yahoo.com/wu200620/ 喜瑪拉雅山心靈故鄉
wu200620@yahoo.com.tw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index.php/product/%e5%a8%81%e7%88%be%e5%89%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