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8 07:21:20yaung

人類滅亡的原因~全球氣候變暖~吳養春

       一個由二十位不同領域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組日前所做的研究得出一個令人擔憂的結論︰世界末日將於本世紀降臨,屆時人類將毀滅。

       馬雅古曆顯示,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但這項說法日前遭西班牙科學家推翻,不過,據最新報導,這二十位專業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學、生態學、地質學及古生物學等的科學家們。根據研究指出,人類滅亡的原因將會是全球氣候變暖及地球人口過剩。科學家們指出,地球氣候逐漸變化的觀點是不正確的,最新的研究表明,地球環境有可能發生劇烈的、不可逆的改變,而這一改變會導致地球上所有的人類滅亡。

      到2050年地球人口將達到90億,而全球氣溫在那時會上升2攝氏度。氣溫的改變將造成大饑荒,導致人道主義災難。2050年以後的世界將與今天大不相同。

       北冰洋的冰蓋面積已降至341萬平方公里,預估在2020到2030年間的夏季,會看到一個沒有冰的北冰洋。一旦北冰洋海冰消失,陽光將直接射在北極海上,導致海洋溫度升高,加速暖化,對全球氣候造成影響。

        在1900年,北冰洋的冰蓋面積是900萬平方公里,但現在只剩341萬平方公里;剩下不到25%。

        盼在這世紀結束前,全球平均溫度的升幅不要超過2度C的願景已經是無法達成的目標。因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必須在40年內不得超過450ppm才可能維持這個目標,但目前已經到達392ppm,而以目前平均一年以2ppm的增加速度來看,這樣的願景恐怕難以實現。

       「北冰洋像一面大鏡子,反射熱能。」若北冰洋融化則會轉變成一塊大海棉,將吸收所有熱能,直接衝擊到相鄰的格陵蘭島陸冰的融化速率,造成海平面上升。

          一旦北冰洋消失,陽光將直接射在北極海上,導致海洋溫度升高,且加速全球暖化。

         「北冰洋扮演地球大冰庫的角色。」北冰洋融化不見,格陵蘭島加速融化,甚至阻斷北大西洋深海洋流,未來造成全球氣候大亂,加速暖化的惡性循環,全球氣候將難以預測。

          魯柏胡峰是電影「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中「末日火山」(Mount Doom)的取景地。是紐西蘭最大活火山。

          紐西蘭地質與核子科學研究所(GNSScience)表示,魯柏胡峰火山口湖底下數百公尺深的溫度,估計在攝氏800度左右,但湖本身的溫度僅攝氏20度。

         紐西蘭地質與核子科學研究所表示,這顯示火山口部分被阻塞,內部壓力增加,導致火山很可能在「未來幾週至幾個月」爆發。

        這座海拔2797公尺高的山峰,上次爆發時間在2007年。

       我們所面臨的衝擊、挑戰跟危機,會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巨大。

        「怪胎風暴」(Franken-storm)珊迪(Sandy)水淹紐約。



狂風暴雨肆虐下,大停電、大淹水,紐約市街頭淹水及腰,七條地鐵線、六個巴士站都泡在海水裡,是紐約市地鐵系統一○八年來最嚴重的災情。滾滾洪流也入侵金融重鎮華爾街、下曼哈頓和世貿中心工地;聯合愛迪森電力公司曼哈頓變電所爆炸,導致當地大停電。

        規律的大氣環流已遭破壞,未來挾帶雨量豐、影響面廣的颶風將會越來越多;全球氣象的規律已不可靠。因為海洋熱能的上升,造成颱風的威力越加巨大且更加不可預測。

        受大雨和潮汐影響,水都威尼斯積水達紅色警戒線。羅馬部分道路積水達70、80公分,一些車輛受困。地鐵A線也關閉部分車站。

        葡萄牙南部的旅遊勝地阿爾加維區,忽然遭怪風襲擊,有好幾輛汽車連人一起被吹翻,一排房子的屋頂瓦片全被掀翻,窗戶玻璃也碎一地,怪風來襲時,整個地面都在晃動,正在行進的車輛,也被怪風捲起又拋下,消防隊從翻覆的車內就救出好幾人,有電視台拍到漏斗狀的雲朵在空地上前進,研判應該是歐洲罕見的龍捲風。

       過去一世紀來,全世界溼地有50%遭到破壞。

        溼地是飲用水來源,也具備防範水災和暴風雨的作用,但因為被用來蓋住宅、工廠和農場,再加上不永續的水資源使用方式和污染,導致溼地遭到大量破壞和損害。

       包括亞洲在內的某些地區,海岸溼地每年正以1.6%速度消失中。1980年以來,紅樹林總面積消失了20%,相當於360萬公頃,而近年來每年消失速度達1%。

        創下攀登聖母峰21次紀錄的亞帕•雪帕啟程,沿著世界最高的幾座山峰跋涉1700公里,以提升世人對全球暖化的關注。

        亞帕•雪帕:「我們在旅途中,將親眼見識氣候變遷對偏遠、貧困的喜馬拉雅山腳所造成影響,以及當地居民面臨的諸多挑戰。」

        預測2013年的氣候,一個明確趨勢:全球氣候會變得更極端,付出的代價會更高。

      尼泊爾的第二大城波卡拉,因為河川溪水暴漲,洪水橫掃附近的村落,造成至少13人死亡,另有17人失蹤,其中包括3名俄羅斯觀光客。

       塞堤河的河水,奔流而下,這次的事故,疑似是因為來自喜馬拉雅山的大量融雪,沖進塞堤河之後,導致河水暴漲,水淹過河堤、甚至橋面,橫掃附近幾個村落。

       波卡拉位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以西約200公里的地方,當地湖光山色又有溫泉,是知名的觀光景點,每年吸引大批外國遊客來訪。

        孟加拉東南部山崩造成超過55人喪生。連3天降雨引發暴洪,並阻礙交通運輸。

        吉大港12個小時內降雨量高達400公釐。

        印度東北部阿薩姆省,最近兩週遭遇60餘年來最嚴重的水患,已有77人喪生,估計200萬人無家可歸。

        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及14條支流的水位仍持續上漲。

        雖然大雨暫歇,許多地區的民宅和耕地仍泡在水中。全省逾2000村落成為災區,200萬人無家可歸,單單布拉馬普特拉河中的馬久利島(Majuli Island)就有大約20萬人受災。

        印度和孟加拉,連續幾個星期的降雨,流經印度與孟加拉北部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今年的雨季雨量特別豐沛,部份地區還記錄到24小時463公釐的驚人雨量,許多支流水位暴漲。

       在孟加拉,近百名死者多半是被土石及倒塌的房屋活埋、或是被閃電擊中,至於印度則以北部的阿薩姆省災情最慘重,27個地區有21個受災。印度半島每年的雨季,大概從六月持續到九月,災民的苦日子,還不會馬上結束。

         俄羅斯南部的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深夜下起大雨,洪水突然爆發,許多民眾猝不及防,至少已造成134人死亡,數百棟房舍遭淹沒。 這次洪水為該地區七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南德巴伐利亞邦的環境廳指出,全球暖化的影響,多數在南德地區的高山冰河可能在未來20到30年之間消失。

       阿爾卑斯的冰河是巴伐利亞邦最吸引遊客景觀之一。全球氣候變遷可能使這個地區的5條冰河在逐年升高的氣溫下融化消失。

       這個地區在過去150年氣溫升高了大約攝氏2度,遠高於全球的平均值。1820年至今,巴伐利亞邦的冰河面積由4平方公里降至0.7平方公里。

       如果氣溫持續升高、冰河繼續融化,到了2020年,除了在德國朱格派茲山(Zugspitze)北面背陽地區的冰河還可能存在,這個地帶的冰河多數可能完全融化。

        美國氣象預報中心指出,今年聖嬰現象最早可能在第3季出現,未來可能肆虐範圍從美洲延續至亞洲。

       聖嬰現象是因赤道太平洋海平面升溫,每4年至12年一回。這種氣候現象恐影響亞洲到美洲的農作,並降低大西洋海域颶風季的風暴形成機率。

      聖嬰現象可能影響墨西哥灣石油探勘作業,也可能嚴重打亂全球糧食生產。

      印度3年前受到聖嬰現象影響,雨季時間延後,造成當地甘蔗產量不足,糖價創30年新高。

       這種氣候模式今年底可能會在北半球引發強烈冬季風暴,特別是在加州以及美國西部其他州。

       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Agriculture Organization)今天說,美國乾旱影響到以玉米為主的收成,使全球今年糧食預估產量減少2300萬公噸,來到23.96億公噸。

        巴黎的穀物市場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南部和黑海沿岸也因乾旱而影響農作物收成。

          熱浪周末 (1日) 在美東引發暴風雨,時速達 130 公里的風暴襲擊首都華盛頓等地,吹斷高壓電線,造成至少 13 人遇難和大面積斷電,估計受斷電影響的民眾多達 300 萬。

         這場風暴起於中西部地區,遇到正在襲擊美國東南部地區的高壓氣團後進一步增強,威力堪比龍捲風。

         當地周五晚開始的通宵暴風雨,在屋外發出嗚嗚聲響,吹得房子都在震,比去年颶風艾琳來襲時還要恐怖,翌日一早起來,房屋已斷電斷網,手機信號基本為零。單是華府地區,便一度有逾 80 萬人供電中斷,連部分地鐵站也未能倖免,街道上許多大樹被吹倒,有些還壓壞了汽車。在華盛頓及附近的弗吉尼亞一些地區,周末最高氣溫達 40℃ ,是華盛頓地區 1934 年以來的最高溫紀錄。

       氣溫攀升,天天飆,破了華府141年來的紀錄,但是這些居民依然無電可用,沒有冷氣吹,只好買冰消暑。首都華府溫度竟直飆40.5度,密州的聖路易更達攝氏41度,芝加哥有10人、馬里蘭州9人,不幸遭熱死人。

       熾熱的陽光,幾乎熔成一團大火爐。

       高溫難耐,用電量也跟著暴增,芝加哥竟還在這個結骨眼上大跳電,民眾又熱又氣。

       日本九州的熊本、大分等縣受豪雨影響,災情慘重。已知有20人死亡、7人失蹤。熊本、大分、福岡及佐賀縣政府對約8萬多戶、24萬居民發出疏散指示。

        鹿兒島縣霧島市溝邊觀測到當地觀測史上最多降雨量,1小時約100毫米,佐賀市1小時91毫米。九州北部及山口縣上空布滿雨雲,局部地區可能出現豪雨、打雷、強風,甚至龍捲風。

        福岡縣、大分縣降雨量多的地方,24小時累積雨量已近400毫米,熊本縣阿蘇市乙姬3天的累積雨量也已超過750毫米。

       熊本縣阿蘇市發生多處土石流導致居民受災,陸上自衛隊加上熊本縣警察等超過800名救難人員持續搜救失蹤的居民。

        全球暖化危機越來越嚴重,北極圈每天的融冰量,相當於三個台灣的大小。

        海平面將在1世紀內,上升高達1公尺,「百年一見」的沿海洪災更為頻繁。

       在4000公尺以上的14座觀測站中,這段期間增加的氣溫為攝氏1.73度,大約是上世紀平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的兩倍。

        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氣候變遷,會導致熱浪更加頻繁。極端高溫毀壞熱帶主要糧食作物,使數億貧民處境更糟,並加快某些物種滅絕的速度。

        目前全球海洋酸化的速率可能是3億年來最快,甚至比5600萬年前碳排量激增造成地表暖化的時期還要快。

       快速酸化的海水會腐蝕其他動物與植物賴以棲息的珊瑚礁,牡蠣的保護性外殼也難以成形,鮭魚等魚類的食物也受到影響。

        去年北極夏季最低海冰量再創新低,北極融冰促使能源公司競相探勘這塊據信原油蘊藏量高達一千六百億桶的「新疆界。

         英國劍橋大學海洋物理學教授瓦德漢指出,北極海冰下方發生漏油,不僅處理難度遠超過開放水域,也會被表層海冰吸收,可能帶到遠達一千六百多公里外,這是史上風險最高的石油探勘。

       在極地洩漏的原油會被封在浮冰下,無法立即清除或燃燒掉,也不知道它的確實位置,然後又會被封在新形成的浮冰中,就像三明治,這些原油被浮冰帶著在北極到處漂,直到春天融冰釋出,這時可能已漂到離漏油點數百甚至上千公里處,「可能北極一大片區域都被污染了」,而且由於融冰阻止石油風化,屆時釋出的原油毒性甚強,對環境造成「恐怖」災難。

        北極圈以北區域原油蘊藏量據信高達一千六百億桶,佔全球未探勘油源的逾四分之一,足以供應全球石油需求超過五年。

        古根漢學術獎得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理學教授兼副主任羅倫思.史密斯指出,融冰中的北極,將決定人類文明的未來;北緯45度以北,NORC環北極海8國,2050年將成為人類遷徙移居的樂土。

      氣候變遷海平面升高,海水可能淹沒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吉國最高處也只比海平面高2公尺,部分濱海村民已被迫往內陸遷徙躲避入侵的海水,水源鹽化使作物無法生長,暴風雨和洪水造成的侵蝕日益嚴重。

          印度洋國家模里西斯年降雨量減少了百分之八,氣候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水災更頻繁。

         南太平洋小島,四面環海的吐瓦魯和托克勞群島,已經半年沒下雨,僅剩的飲用水只能再撐2個星期,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外交部已經對吐瓦魯,發布黃色旅遊警示。

         紐西蘭派出軍機,運來大批桶裝水應急,送上海水淡化設備,一解燃眉之急。

         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腳下的黃金沙灘一吋吋被淹沒,小島國,面臨被大海「滅國」的危機。

         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共和國(Kiribati)正面臨「滅國」危機,計畫舉國遷往斐濟。

       擁有湛藍海水、棕櫚樹林的吉里巴斯,目前已有135萬平方英里的珊瑚島消失在海平面下。吉里巴斯總統湯安諾表示,希望可以在斐濟買下5000公頃土地,好安置國民。 

         澳洲莫蘭比吉河(Murrumbidgee River)河水高漲至1844年以來最高水位。

        澳洲熱浪造成20多人死亡,南澳熱浪在伴隨焚風下飆到47℃以上。雪梨最高溫達41℃,墨爾本則以46.4℃打破過去 150年來的紀錄,其西南方50多公里處的阿佛朗鎮(Avalon)更是熱到47.9℃。 昆士蘭州的淹水,在連續遭受兩個颶風侵襲後,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三千多處民宅受到洪水波及。

<<>>阿根廷首都東南方2800公里的知名觀光景點,貝力多摩雷諾冰河,正當全球很多冰河不敵地球暖化慢慢倒退時,這條冰河倒是不停前進,還跨過一條河流上方,彷彿是要切斷河流去路;不過水能穿石,河水不但繼續流動,還在冰河底部沖刷出一個大洞,冰河結構也變得不穩,大塊大塊的冰因此掉入河中,看冰河崩塌,也成了當地最受歡迎的觀光項目。

<<<>>>日本受到強烈溫帶低氣壓影響,以西日本為主的全國大範圍地區,籠罩在威力與颱風同級的狂風暴雨中,造成至少三人喪生、逾三百人受傷,至少六百多個航班停飛,鐵路也一度停擺。

         暴風雨,肇因於日本海通稱為「炸彈低氣壓」的溫帶低氣壓。「炸彈低氣壓」的特徵是具有等同於颱風的威力,本州和歌山縣友島燈台附近的最大瞬間風速,達到每秒四十一.九公尺,超越近年來颱風最大風速。

        日本航空和全日空等航空公司,共取消六百多個國內線航班,東京羽田機場幾乎全部停擺,七萬多名乘客受影響。東北新幹線、關越新幹線與東海道新幹線部分停駛,其他各地的區間車也大多停駛,火車旅客因強風被困七個小時。華航調整部分航班,全日空一班松山飛羽田班機,延誤超過三小時。

        美國科羅拉多州,出現了高爾夫球大小的冰雹,還積得跟雪一樣厚,丹佛市的街道全被冰雹覆蓋,許多車輛被困在冰雹堆裡,整輛車差點被淹沒,美國氣象局解釋,是因為有多達6個龍捲風侵襲,才會出現像這樣極端的天氣。  

        熊熊大火不斷燃燒,吞噬整片森林,科羅拉多州的柯林斯堡從週六上午開始,超過80公頃的土地被森林大火焚燒,山頭充斥著濃濃黑煙,由於當地地形險惡,滅火相當困難,只能出動直升機在上空噴灑化學物質,控制火勢。

       「北京」遭強風雷雨冰雹襲擊,「南苑機場」供電線路遭雷擊,機場停電近40分鐘。

       「北京」下午2點開始風雨雷電交加,同時部份地區遭冰雹襲擊,天候惡劣,下午4點40分左右,北京「南苑機場」突然停地,航站大廈也陷入一片漆黑,所有登機作業暫停,旅客滯留行程受阻。直到下午5點20分左右,機場陸續恢復照明,機場作業也復正常。

         中國大陸北方多個省份近來遭受寒潮暴雪襲擊,遼寧省朝陽市降下近30年來最大暴雪。

         內蒙古部分地方出現暴雪,多地積雪深度破歷史紀錄,是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降雪,部分地區長途班車全線停駛、部分高速公路全線封閉。

          國家研究委員會(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預估,到了2100年時,全球海平面上升高度將介於50至140公分。

         本世紀加州沿岸海平面上升速度會比全世界其他地方都還快,暴風雨及洪水災情、沙丘侵蝕及溼地遭破壞的風險都會升高。

分。

梅雨季六月底將結束,但從五月開始到六月二十三號,氣象局十三個平地觀測站,測得的平均累積雨量有八百六十七毫米,已經超過一九五七年的八百五十三毫米,創下六十三年來的新紀錄。

目前約有5百萬人因空氣汙染、飢荒與疾病過世,而這些天災都是源自氣候變遷與碳密集產業。



       全球平均氣溫如果在接下來的50年升高2至3℃,將減損全球所有人口的20%消費力。

資料:中央社華盛頓22日綜合外電報導譯者:中央社林亭儀  法新社  民視新聞 中廣新聞網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u200520/活在未來的廿年中
http://www.wretch.cc/blog/wu200520心靈故鄉 心靈角落 夢想花園 夢想故事
http://tw.myblog.yahoo.com/wu200620/ 喜瑪拉雅山心靈故鄉
wu200620@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