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科學家表示,日本去年3月核子災難可能導致多達2500起致癌病例,主要出現在日本,但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歐洲及美國也都偵測到輻射物質。
報告共同執筆人賈可布森(Mark Z. Jacobson)表示,要不是81%的輻射物質都落在海面上,致癌案例可能比現在嚴重至少10倍。
長期食用輻射食品、暴露在充滿輻射的空氣及土壤中,可能會破壞DNA,並罹患白血病等癌症。
日本國會成立的福島核電廠事故獨立調查委員會在最終報告中指出,去年的福島核災顯然不只肇因於海嘯,而是「人為災難」。
委員會在報告摘要中指出:「政府、管理當局和東京電力公司(TEPCO)缺乏保護人民生命和社會的責任感。」
「這場意外顯然是人災。」
「根據本委員會調查,福島第一核電廠3月11日處於脆弱狀態,無法保證能承受地震和海嘯。」
「管理當局和東電儘管有許多機會採取行動,卻刻意拖延決定,既沒有採取合宜的行動,也沒有做出合宜的決定。」
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蔡春鴻面對立委質詢核四安全,出人意表地直言:「目前我是不相信。我這幾年從不諱言核四有問題,也從來不諱言核四在施工測試過程有很多問題!」同樣面對立委質疑蘭嶼核廢料場,原民會主委孫大川也語帶無奈地說,「我們都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反核運動人士希婻.瑪飛洑認為,原住民的反核議題,沒有獲得原民會的重視和積極參與,她覺得遺憾,「心裡很不好受」,也頗感訝異,「原民會是擔心被掃到?還是認為事不關己?」
台灣電力公司總經理李漢申表示,核四廠有些軟體及安全工程還需要加強,目前期望在民國103年運轉。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核關於經濟建設委員會、公平交易委員會、經濟部、農業委員會及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暨政府捐助成立財團法人的「中華民國99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案」。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民進黨立委李應元都問及有關核四進度及運轉問題。
李漢申表示,目前核四工程已經完成超過96%,考量安全性,還有一些軟體及配合日本福島311核災事件的安全改善工程,要加強設備。試運轉的部分需要國外專家會同辦理,要花一點時間,目前初步期望核四在103年可以運轉。
311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日本各地的核電廠停機維修,再也無法獲准重新運轉,日本國內最後一個運作中的核子反應爐,北海道泊核能發電廠的3號機,日本即將進入42年來第一次的無核電狀態,日本民眾趁著這個機會,高喊反核口號,不過夏天用電高峰來臨,日本的電力會相當吃緊。
1966年日本首座商用反應爐啟用以來,日本就開始大量興建核電廠,核能發電提供了日本3分之1的發電量。
日本民眾都堅決反對,重新啟動福井縣大飯核電廠。反核民眾:「重新啟動核子反應爐,就像是發動戰爭,根本就是謀殺。」
今年夏天日本的缺電量將會超過百分之20,除了推出各種節電政策,如何訂出永續的能源政策,又不影響經濟發展,也讓日本政府大傷腦筋。
原能會逕行核准台電核二廠重啟運轉,民間反彈聲浪愈來愈大,已超過2萬8000人次寄出網路連署信。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簡稱綠盟)更發出網路號召令,號召民眾赴原能會、控訴主委蔡春鴻觸犯公共危險罪,知名導演柯一正、戴立忍也在臉書上轉貼連結表態反核立場,柯一正會到現場聲援。
綠盟5月20日發起「反對核二強行運轉」緊急連署抗議信活動,每封信都會寄給行政院長、經濟部長、原能會主委、台電董事長等,也另發出英文版給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綠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說,網路連署信進行20多天,總計已發出逾14萬封信給5個單位。
花蓮從凌晨起,發生超過35次的有感地震,從半夜搖到天亮,第一次到台灣觀光的中國旅客,被地震嚇壞了,衝出飯店,一時間根本不敢進到屋內最強的主震發生在凌晨0:15,規模5.4,最大震度在磯崎的6級,一整天下來,花蓮的有感地震超過35次以上,由於都是淺層地震,頻繁密集的程度連已經對地震習以為常的豐濱鄉民眾,都嚇到奪門而出,徹夜睡不安穩。
對於花蓮連環震,地震中心表示,屬於板塊推擠,頻率在正常範圍內房屋牆壁被震出裂縫,山區道路也有不少落石,一天內如此頻繁的有感地震,雖然沒有造成立即性災害,但早就因為大雨鬆動的土石,如今再經歷這麼些震動,就怕更脆弱了。
今天清晨5時,宜蘭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5地震,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說,行政院長陳(沖)第一時間指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密切注意、監測並回報各地是否有災情傳出,並做好因應的準備。
清晨5時,宜蘭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5地震,全台有感,最大震度宜蘭、花蓮達5級,台北市3級。據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地震報告,這起地震震央在宜蘭縣政府東偏南70.2公里,深度61.9公里。
日本文部科學省調查小組近日發現,東京灣北部的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邊界的所在位置,要比原先預期的深度更淺,因此推估該處可能發生規模7.3的大地震,原先預估的「6強」震度將上修到最高級的震度7,首都東京罹難人數可能高達1萬人!
「震度7」是目前最強等級。震度台灣在分級上是仿照日本1996年前的舊制,雖然只有0到7等8種等級,日本所指的「震度7」就類似台灣的7級地震。
東京灣北部大地震是日本最害怕發生的「首都垂直型」之一,也是對東京最具威脅的大地震,據估算,如果地震在冬季傍晚來襲,將造成首都約1萬人罹難,經濟損失也將高達112兆左右(約41.5兆台幣)。
受到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菲律賓板塊加速沉陷,使關東地區下方與北美板塊的交界部分易歪斜變形,因此近年內發生首都垂直型大地震的可能性極高。
該研究所調查板塊下滑的速度後發現,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的三個月內,菲律賓板塊的下滑速度至少是過去的六倍,尤其在大地震剛發生時下滑速度加快,現在速度雖有減緩的傾向但仍比平時快。
去年311強震,東京的高樓大廈長時間劇烈搖晃,距離震央超過300公里的東京,一搖就是好幾十秒鐘,專家警告,如果日本東部的南海海溝發生強震,因為地殼連動,將出現「長周期地震動」,東京高樓搖晃時間,可能長達20分鐘,強度也可能是去年311的兩倍大。
幾十秒的地震,讓東京的大樓持續搖晃,就連游泳池的水都潑濺出來,高樓層也出現淹水。
東京大學教授古村孝志:「南海海槽發生地震,東海、東南海、南海地震會連動,會有10-15分鐘的時間差,將依序出現地震,引發長周期地震動,影響非常大。」
由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等人發起的「再見核電廠、1000萬人連署活動」,在澀谷區代代木公園集會,聚集1萬多人參與活動與遊行。
大江致詞表示,「政治家、官僚和企業家隨隨便便地就打算重新啟用核電廠,我們必須站出來反抗」。
積極推動反核的男星山本太郎也趕到現場,帶領全場呼喊「反對核電廠」、「保護孩子們」、「反對重啟核電廠」等口號。
帶著孩子從福島到東京避難的主婦增子理香,上台致詞時講到孩子不禁哽咽,她表示,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孩子,希望給孩子一個有夢想有希望的未來。
15歲的少女歌手藤波心上台演唱「故鄉」,場面感人。行動不方便的老人拿著拐杖出席,也有人坐輪椅參與遊行。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Yoshihiko Noda)在東京告訴記者,日本當局過度輕信有關核能發電的「安全神話」,毫未防備去年3月發生的那種大規模事故。
福島核電廠災變滿週年。那次核災導致土地和海洋遭輻射污染,以及數十萬居民被迫撤離家園。
民間獨立調查機構發表的調查報告披露,在海嘯摧毀福島核電廠反應爐的冷卻系統後數天內,東電社長一度想要棄守受重創的核電廠。在當時首相菅直人(Naoto Kan)威脅下,東電才打消於事故不斷失控下棄守核電廠的念頭。
野田表示,「我們不能再拿事故超乎我們的想像範圍當藉口,危機管理要求我們考量超乎想像以外的可能事態。」
「日本加油」、「東北加油」,去年311日本震災發生後,這些口號喊得響亮,但聽到瓦礫雜物需要協助處理時,卻少有縣市願意接手。有些市要處理的廢棄物相當於106年份的垃圾量。
日本環境廳2月21日首度公布處理震災廢棄物的情況。岩手、宮城、福島3縣的瓦礫共有2253萬公噸,已掩埋或回收等做最終處理的僅有5%,日本政府的目標是要在2014年3月底之前全部處理完畢,但環境大臣細野豪志說:「照這樣下去,要達成目標恐怕很難。」他趕緊找來大型廣告公司,企圖透過媒體宣傳,讓人民了解此刻需要共體時艱。
岩手縣的廢棄物數量是476萬噸,已處理8%;宮城縣是1569萬噸,已處理5%;福島縣208萬噸,處理4%。
福島縣的廢棄物可能遭輻射污染,所以只能在福島縣內處理。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方圓20公里之內的廢棄物目前還全未清理。
以一般處理垃圾的能力來推算,岩手縣要處理的廢棄物量要11年、宮城縣要19年。
在這場災難發生即將1週年的時刻,災區民眾看到尚未清理的廢棄物,普遍都揮不走大地震和海嘯帶給他們的陰影,內心憂鬱。
李羅權表示,地殼岩塊被擠壓到無法承受時,就會破裂引發大地震。但岩塊在破裂前,因為不斷受到擠壓而產生電流,經由大氣導引到電離層,引發電流層擾動,產生濃度變化。
研究團隊更與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科學家利用花崗岩塊在實驗室測試證實,岩塊受擠壓時確實會產生電流,壓力越大、電流就越強,當產生電流達每平方公尺百萬分之一安培時,電離層濃度變化可達廿%,成為全球第一個針對強震引發電離層濃度變化提出定性與定量分析完整理論的研究團隊。
日本「東京大學」宣佈,他們在日本「紀伊半島」海域的南海海溝,發現了一條長約兩百公里的大規模海底活斷層,這條斷層可能引發芮氏規模八的大地震。
這條斷層過去的活動次數和時期,還不明確,不過從它的地形特徵來看,它有可能引發了1707年芮氏規模8.6的「寶永大地震」。
1707年寶永地震是日本有紀錄以來第二強烈的一場地震,在當地時間約14:00時發生,造成至少5000人傷亡與大量財產建築的損失。這場地震與事發約49天後的寶永大噴發有關
日本氣象廳發出警告說,該國有20座火山因受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活動已經變得活躍。若日本南板塊發生連動,有可能再發生規模9的大地震。
大地震之後一個月內,日本國土從岩手縣到千葉縣間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地殼,向東移動了20到40公分。
曾經在1996年就預測日本將在2011年發生9級地震的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專家阿卜拉莫夫3月25日再次做出悲觀預測:於3月11日發生的日本地震及海嘯,僅是正在開始的一系列地震的前一部份,日本及俄羅斯遠東部份仍將面臨高級別地震。
阿卜拉莫夫教授透露:目前地球正處在一個新活躍期,此前東京地震、印度、印尼和新西蘭的地震,都是該活躍期的前奏,而日本西海岸附近仍會繼續發生地震,即使達不到上次9級,也不會很低。
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研究小組指出,這次東日本大地震震源的斷層長約500公里。據文部科學省公佈,通過對日本歷史上大地震的研究,日本東海、東南海、南海和宮崎縣近海有可能發生連鎖地震,連九州的宮崎縣外海日向灘也可能同時發生芮氏規模9級的大地震,並將形成長達700公里的斷層,將有超過3公尺高的海嘯席捲西日本太平洋沿岸的廣大範圍。
日本於1707年發生芮氏規模8.6的寶永地震,就類似東海、東南海、南海地震連動型地震。
海洋機構研究小組的領導人金田義行表示,今後30年發生東海地震的可能性為87%,東南海地震的可能性為70%,南海地震為60%。日本政府的中央防災會議預測,若三地震連動的話,可能造成28,000人死亡。
3月份日本列島發生的6級以上地震達到77次,其中74次發生在地震災區,是日本過去3月平均值的50倍。
大地震後,全國至少有20座火山曾出現了活躍跡象,尤其是富士山和箱根山、阿蘇山。不過這些火山「目前還沒有立即要噴發的徵兆」,而且大部份已經恢復了平常狀態。
311大地震後日本人都很冷靜, 但4月7日發生7.1級大地震後, 東京人開始瘋狂搶購民生用品, 因他們嗅到了極危險的訊息, 地震震央南下了到了千葉縣, 311大震時人們還以是東海大地震來了,
日本人一直教育預防東海大地震來臨, 它的周期是150年, 1707年發生時大約是8.6級, 1854年是規模8.4級, 剛好是150年, 所以現在東海地震應該要來了, 日本政府在2009年時已經宣布, 30年之內東海大地震的機會接近90%, 跑不掉一定會來的
1707年寶永大地震, 那是罕見連鎖地震, 那次是東海地震引發南海地震, 一路互相牽引, 又引發富士山爆發, 現在日本的地質學家, 海洋學家發出警告, 有20個火山蠢蠢欲動, 因現在自上月311後發生5級以上地震有407次, 過去全年5級以上的地震才有155次, 規模6級以上自月以來發生了77次, 過去全年平均才發生一點多次,,
東海中心就是靜岡的駿河灣, 七次大地震是日本歷史上最深刻的, 684年的白鳯地震開始, 到1854年的安政大地震, 根據美國USGS地質調查局統計, 規模最少都有8.1級以上, 311大地震是, 三陸沖大地震,
864年貞觀年間887年發生了仁和大地震, 東海大地震, 三者出現不會超過10到15年, 1611年時三陸沖跟東海也一起發生地震, 那一年的富士山也有活動,
10級大地震, 科學家從來不說不可能發生, 但機會非常渺茫, 美國歷史頻道製作了一個兩小時的特別節目, 如果發生的話最有可能是在美國, 所有人都以為必是加州的聖安德列斯斷層, 其實會是在美國心臟地帶的新馬德里斷層, 這斷層涵蓋了五個州, 這斷層曾在1811年到1812年發生了8.4級大地震, 餘震兩次也達到8級, 美國建國以來, 地震歷史達8級的只有這三次, 美國科學家稱2040年以前它復活的機會是9成, 美國的救災FEMMA也學日本為府這斷層帶, 開始儲備700萬人的食物, 一天要能供應1400萬個便當, 供應10天, 因那地的魚與島很多突然死亡,
自然雜誌中有倫敦大學跟猶他州大學兩位專家發現一個最新的地震預測, 就是石英礦裏有水份, 地震來前壓力增加, 水分就會減少或消失, 所以會有黏性週期,
現在認為黏性週期最活躍的地方有三個, 日本, 南加州, 黃石公園,
地下沉睡了200年的斷層要復活嗎?
劉黎兒在半年內連續催生:
<1>「核電員工最後遺言:福島事故十五年前的災難預告」
<2>「我們經不起一次核災:政府不回答,也不希望你知道的52件事」
<3>「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
劉黎兒在「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一書中指出,核電不進步也非高科技、核電不安全、核電不減碳不乾淨又大排熱、核電成本高,一點也不便宜、台灣地震多,無建核電本錢、世界最密集最危險的燃料池在台灣、台灣是唯一將核電廠建在首都圈的國家、核災剝奪生命健康、核災動搖國本政府也無力救災賠償、即使沒有核電,電力也絕對夠用。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Yoshihiko Noda)表示,日本東北岸發生的核子危機,不斷外洩的核子反應爐終於獲得控制。
自由派的「朝日新聞」(Asahi Shimbun)表示「就像病人度過生死關頭,不過仍住在醫院」,核電廠問題可能惡化的疑慮還在。「反應爐內還有熔化的燃料,靠著臨時設置的設備冷卻。正常冷卻系統失靈的情況還是沒變。」
讀賣新聞說,「真正的搏鬥現在才要開始」,並表示,反應爐內的熔化燃料與用來冷卻的汙染水,依舊必須移除。
日本政府在十七日公布「核子反應爐等管制法」的修正方針,原則上核反應爐的運轉以四十年為限,但若符合相關安全條件者,則可破例延長一次,最長可延二十年,換言之,該法修正通過後日本的核反應爐最長運轉年限將為六十年。
這是日本首次以立法規定反應爐的年限,由於日本運轉超過三十年的反應爐逐漸增多,此舉旨在為處理老舊反應爐提供法律依據。目前日本國內五十四座商用核反應爐中,福島核一廠一號機組、福井縣敦賀核電廠一號機組、關西電力美濱一號機組已運轉超過四十年。
這項立法與美國的規定類似,美國准許核反應爐的運轉期為四十年,但可延長二十年,美國一百零四座反應爐已有六十六座獲准延長使用年限。若日本堅持只能運轉四十年,到二○三○年時,日本有三十六座反應爐得宣告關閉。
<<>>祕魯發生規模6.9強烈地震,震央位於濱海省份伊卡省首府伊卡市(Ica)西南方51公里處,震源深度35公里。 伊卡省2007年8月15日發生規模7.9地震,造成約600人喪生,並造成許多建築物與基礎建設嚴重受損。
土耳其爆發規模7.2強震,已經有超過兩百次餘震,最強的餘震規模接近6。
印度與尼泊爾邊境發生規模6.9強震,釀成的死亡人數已增至98人。
在發生核事故的福島二本松市所生產的新米樣本中,驗出放射性物質銫含量超出政府規定每公斤200貝克(becquerel)的安全標準,每公斤含有500貝可的輻射物銫。二本松市位於福島第一核電廠以東,約56公里。到目前為止,日本尚未禁止稻米出貨。若稻米銫含量超過每公斤500貝克,將禁止當地所產稻米出貨。
厚生勞動省表示,福島縣福島市大波地區的水田,今年秋天所收成的越光玄米被檢測出含有銫,平均每公斤含630貝克,而日本國家暫訂標準是每公斤500貝克。
這戶農家所收成的稻米,包含自家食用的數量在內,大約是840公斤。現在全數保管在當地農會的倉庫等地,並未外流到市面上。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Nuclear and IndustrialSafety Agency)表示,約15噸含有低量輻射的汙水自核電廠的儲水池流出。
福島縣南相馬市農家飼養的11頭牛,被送到東京的肉品處理場後,檢驗出含有超標的輻射銫。經
福島縣政府調查,並將農家提供的草料、井水等送給專門機構進行檢驗分析。草料平均每公斤約含有7萬5000貝克的高濃度輻射銫。相當於日本規定標準值的56倍。
日本福島南相馬市產的和牛遭到輻射污染,感染輻射的牛肉,已經流入東京、大阪、靜岡等9個縣市,在日本已經引起吃和牛的恐慌。
目前確認已經有超過1400頭輻射牛流入市面,而且整個日本,除了鳥取縣和琉球之外,其他45個都道府縣,全都賣出了輻射牛!日本新幹線鐵路便當,也使用34公斤的輻射牛肉,學校營養午餐已經暫時停供牛肉。
日本輻射牛危機,延燒到日本最頂級的松阪牛肉。香煎牛排滋滋作響,日本頂級的松阪牛肉油花比例均勻入口即化,一直是老饕的最愛。
連接福島核一和核二廠,一條排氣管線,偵測到每小時超過1萬毫西弗的輻射值,人體暴露在這種高輻射的環境下,短短20分鐘就可能喪命。
日本富士電視台,63歲的節目主持人大塚範一,在311強震後,曾經多次到重災區,而且為了響應政府保證災區農產品沒有遭受輻射污染,他多次在自己主持的節目中,當場試吃包括蘆筍、番茄等福島蔬菜所做的料理,最近他的頸部發現異常腫塊,確定染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已經緊急入院。
美國三哩島核災現場,32年前發生核災事故後,幾10年來,附近的居民依舊膽顫心驚,核災後當地農場誕生出雙頭牛,連花草也長得很怪異,居民罹癌案例層出不窮。
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流入海裡的輻射鍶總量至少在462兆貝克左右。
鍶的半衰期是29年,如果進入體內,會積存在骨頭中很難排出體外,容易引發骨癌和白血病等。東北大學農學研究科教授片山知史表示,必須特別注意鍶可能會積存在玉筋魚等,消費者可以連骨頭一起吃下肚的小魚體內。
日本「經濟產業省」透露,在日本「福島縣」一處碎石場的石料,可能已經遭到放射性物質污染。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從這處碎石場所流出的石塊及混凝土,可能已經被福島縣將近一千處工地使用。報導說,福島有一間公寓大樓,先前測出了高輻射,推測有可能就是使用了這些被污染的石料。
日本政府表示,正打算進行實驗計畫,在去年3月海嘯淹沒的災區興建未來農場。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計畫,農場將由無人駕駛的拖拉機耕種田地,以LED光源取代殺蟲劑,使稻米、小麥、大豆、水果和蔬菜等作物能無害生長,最後再由機器人採收裝箱。
在這片面積廣達250公頃田地上機械耕作產生的二氧化碳,將排回給農作物吸收,以刺激作物生長,並減少對化學肥料的依賴。該計畫預計在未來6年砸下大約40億日圓(約5200萬美元),成為所謂「夢計畫」(Dream Project)的預定地。
去年這場海嘯嚴重污染災區土地,使田地飽含鹽份與淤油。海嘯、強震,加以受創福島核電廠外洩的輻射落塵,損害日本共約2萬4000公頃曾經肥沃的農地。
為了追求明天的幸福,蘭嶼達悟族人在年末來到凱道,要求政府立即將核廢料運回本島核電廠暫存,還給族人一個沒有核汙染、不必擔心受怕的生活環境。
年末的凱道下著雨,40多位達悟族人帶著核廢料桶,有人冒著寒風只穿著丁字褲、藤盔甲,蘭嶼路迢迢,多數人前一天就來到台北。說是抗議,卻只是安份地圍了 一個小圈圈,唱著歌、念著詩、說出自己的悲傷。達悟族人天性和善,最生氣時也不過會向對方丟丟石頭,而即使生命遭受核廢威脅,在凱道也只是敲敲核廢桶發出 幾聲低沉的怒吼。
從1982年5月起台電的核廢料開始暫存在台東縣蘭嶼鄉,1996年4月封場,總計23座壕溝共暫存近10萬桶低放射性核廢料。但從1992年起核廢桶出現鏽蝕,也不時傳出核汙染外洩,但台電一概否認。
為了讓朝野政黨看見蘭嶼島上3000多位達悟族人的生死交關,他們來到凱道「為了追求我們明天的幸福」。
基金會代表謝來光並宣讀「我們共同的島嶼宣言-小島給大島的良心」,以及族人提出的四點訴求:
1.核廢料全部遷離回歸台灣核電廠暫存,並進行續清理、回復。 2.進行核輻射影響監測、部落族人健康檢查。 3.將對行政院提出環境訴訟,並申請國家賠償相關損害。 4.依據國際公約,要求與中華民國政府談判並簽署達悟民族島嶼治理協定。
<<>>德國已同意於2022年前關閉所有核電廠。這項決定將使德國成為第一個放棄核能的主要工業強權。 包括已決定暫停運轉的7座最老舊反應爐,以及克呂梅爾(Kruemmel)核電廠,都不會恢復運轉。 6座反應爐最遲將於2021年停止運轉;最新的3座反應爐將於2022年停止運轉。 洛特根說:「這些時程不會有任何修正。」
瑞士「聯邦委員會」決定,瑞士要逐步放棄核能,最遲在2034年前,要逐步關閉瑞士境內的所有核電廠。 瑞士政府決定,瑞士目前現存的五座核電廠,在50年的營運期滿之後,將不再建設新的核電廠來替代它們。最老的一座核電廠,在2019年期滿之後徹底退役,最後一座核電廠,預計將在2034年停止運轉。
<<>>日本中止日本政府以前所制定的能源發展計劃。 根據原先的日本能源計劃,到2030年,日本的核能發電比例要占到整個國家電力的50%。 而目前日本50幾個核電廠機組的發電總量,只占到總電力的30%。今後要研究太陽能和風能等新能源,要讓自然能成為日本電力的根本。
<<>>福島核一廠方圓20公里,劃定為警戒區,任何人都不能進入,將來也不能住人,日本也首度發現,在茨城跟千葉,有4名產婦,母乳驗出微量輻射碘131。
<<>> 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根據日本東京海洋大學調查,在岩手縣宮古市海嘯高度竟然達到38.9公尺,差不多13層樓高,超越1896年明治三陸大海嘯的規模。 311東日本大地震,東京海洋大學岡安章夫教授所帶領的團隊調查: 從衛星地形圖中可以看到,海嘯從海岸直衝內陸400公尺,還衝上山坡,山坡上這被連根拔起斜倒的樹木,就是海嘯肆虐的痕跡,經過實地測量,海嘯高度達到38.9公尺,相當於13層樓,這個高度,比起1896年明治三陸大海嘯所觀測到38.2公尺的規模還要高出70公分。 雖然海嘯很大,但在宮古這個地區卻沒造成重大傷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裡的居民依據1896年的教訓,集體遷移到更高的地區居住,因此在這次的劫難中得以保全生命財產安全。
<<>> 1名科學家表示,日本東北海岸過去多次經歷巨大海嘯,在那裡設置的核電廠應該要建造防範措施,阻擋巨浪侵襲。 地震學家蓋勒(Robert Geller)在「自然」(Nature)科學期刊裡點出,東北過去發生過2次大海嘯:1896年的三陸海嘯掀起38公尺高巨浪,造成2萬2000人喪生;西元869年的貞觀海嘯,規模則和3月11日海嘯差不多。 在東京大學研究所任教的蓋勒表示:「有很多文件顯示,那個地區發生過巨大海嘯,但重點是... 只要發生過1次,就應該足以在設計核電廠時考慮進去。」 經營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在設計核電廠時僅設想到防範6公尺高的海浪,遠低於311強震實際的14公尺巨浪。 蓋勒說:「已經知道這裡發生過(海嘯),也有詳細記載,因此他們在設計核電廠時,就該模擬相同的海嘯規模。」 「他們只設計防範5.6公尺高海嘯,實際卻有15公尺高,因此完全沖破防禦。」 他表示,日本所有核電廠都該重新評估,確保有能力抵禦海嘯。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1則全球核電廠安全調查報告,結果台灣4座核電廠都被列在「地震高危險區」,其中核1、核2還被點名恐受地震、海嘯雙重威脅。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全球有34座反應爐位在「地震高危險區」,日本有24座、美國有2,斯洛維尼亞與亞美尼亞各1座,台灣核1、核2、核3共6座反應爐,也在名單中。 報導還提到,位於地震高危險區的反應爐,有17座距離海岸線不到1.6公里,面臨地震和海嘯的雙重風險,台灣的核1廠和核2廠也榜上有名。 而日前因強震海嘯引發核災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則被列在「中等地震活動頻率」區域中。 《華爾街日報》還提到,興建中的核4不但靠近人口密集的台北市與新北市,也因為興建位置被列在「地震高危險地區」。 外媒的報導已經引起國內學界、媒體的關注。為此,台電公司今天回應說,核電廠選址時,都依照美國核能法規,詳細調查廠址及周圍地質、地震條件後,選定地質相對穩定地點,將主要廠房座落岩盤上,各廠地表處的加速度都高於內政部建築物耐震設計規則要求0.33g(地表加速度),並可達耐震7級(400gal)以上。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西北部柯加里省(Kocaeli)爆發強震,科學家研究大筆震前資料後發現,他們俗稱的「前期階段」持續44分鐘。 參與研究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主任布享(Michel Bouchon)指出:「這是非常特別的地震信號,呼應斷層的深層、緩慢移動,震動長達44分鐘。」 「信號持續震動,強度持續增加,直到地震發生為止。」 侵襲日本的規模9.0地震,「在震前2天就測得不尋常地震活動」。 「我們目前設備很難發現這些前兆。但未來或許可以。」
<<>> 台灣學者研究指出,在強烈地震發生前一、兩天,易監測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濃度異常升高,初步研判為斷層活動所釋放的地殼氣體,有潛力成為預測地震的新指標。 日本神戶大地震前一、兩天,當地大氣中也曾監測到二氧化硫異常升高,日本學者懷疑此現象與地震有關。 中研院、台灣大學、文化大學聯合團隊去年在「總體環境科學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發表論文,研究者經比對空氣品質監測資料後發現,在九二一大地震(芮氏規模七.三)來襲前,恆春二氧化硫濃度急遽上升,升至背景值的數百倍後緩慢下降,隨之爆發大地震;民國九十一年的三三一大地震(芮氏規模六.八)前,也監測到類似現象。 論文發表後,研究者亦在去年三月四日的高雄甲仙大地震(芮氏規模六.四)發生的前兩天,觀察到恆春二氧化硫濃度異常升高,潮州斷層附近二氧化硫濃度,更是整天處於高峰。這些二氧化硫很可能是斷層活動所釋放出的氣體。 二氧化硫是無色氣體,具強烈硫酸味,是酸雨成因之一,亦為大氣中常見空氣污染物。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進行過土壤氡氣、甲烷、二氧化碳含量監測、地下水位的變化及電離層電子含量的分析等,確可在事前嗅出不尋常的端倪,卻還沒有得到明確結論。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汪中和表示,九二一前的半年至三個月,地下水位一路變得很低,推估是地震發生前,由於地殼破裂,地下水往下滲漏,然後又慢慢攀升,在地震發生前三至五天升至最高。 前年三月監測到地下水位的變化,十一月南投發生了規模五.九的地震;前年十一月也發現地下水位異常降低,結果發生高雄大地震。
<<>> 國科會也發現了土壤的氡氣含量在前年底的花蓮地震七天前異常升高,國科會副主委陳正宏表示,去年三月份發生的高雄大地震,「氣體測站氡氣也有出現一些訊號」。 電離層電子含量也在國科會的監測分析之列,發現在地震前通常會出現異常低的電子含量,但也有「破功」的時候,以前年花蓮地震為例,反而異常偏高。
國內知名水利工程專家、成大校長黃煌煇提出警告,日本和台灣地理環境相似,從歷史紀錄來看,台灣也一定會發生大海嘯。一六六一年台南曾發生大海嘯,一七八一年屏東有過大海嘯,原因是西南海岸有一條世界上最大的馬里亞納海溝。曾發生海嘯的地方,一定會再發生海嘯。人類無法避免自然災害,但如能用心防範,就可以把災害降到最低。
日本氣象廳建立的地震預警系統,在日本國土布置大量地震感測器,當地震開始發生的瞬間,最接近的感測器會通知氣象廳主機,緊接著速度較快的P震波,傳遞到了其他鄰近的感測器,這時候系統就擁有更多的數據,可分析出較準確的相關資訊。這套系統也能即時將警報訊息傳送到電視台螢幕、收音機及手機,讓民眾得以進行有效的避難動作。
<<>>中央氣象局在宜蘭頭城正式啟用全國第1套光纖海纜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台灣地震預警時間可增加10秒到20秒,發生海嘯時,可增加10分鐘逃生時間。
這次舖設的海底電纜監測系統全長45公里,可增加地震預警時間10秒,海嘯預警時間10分鐘,盼未來立法院支持後續預算,將海纜監測系統延長為90公里,將地震預警時間延長為20秒、海嘯預警時間延長為20分鐘。
日本東京港內10日發現一隻長約17公尺的鯨魚浮屍,這是日本沿岸近8天來第二次出現鯨魚死屍。不到3週前,靜岡縣海岸也發現一隻俗稱「地震魚」的皇帶魚屍體。對於海上接連出現異象,地震學者擔心,這可能是大地震來襲前的警訊。
東京灣內偶爾可以看到鯨魚行蹤,東京港內倒是首次。
神奈川縣小田原市森戶川河口附近海岸,2日也發現一隻長約6.3公尺的座頭鯨幼鯨死屍,表面並無外傷。去年12月21日,靜岡縣牧之原市海岸也發現一隻4.5公尺長的皇帶魚死屍。皇帶魚通常棲息在海平面下一千公尺的深海中,自古被稱為「地震魚」。
同樣在12月28日,海保人員在對馬海峽發現多達300餘隻的成群海豚。雖然生物專家說該海域每到這個季節,就會有大批海豚,但海保人員說從沒見過如此龐大的海豚群。
琉球大學名譽教授木村政昭擔心,這可能是大地震的前兆。事實上,東京東南方的鳥島海底,今年元旦便發生芮氏規模7的地震,和皇帶魚的出現只相隔10天。日本311大地震前,茨城縣海岸也有50多隻鯨魚擱淺。
木村表示,鯨魚對聲音非常敏感,並以超音波導航,地震發生前會產生音波,或許鯨魚是受到這些音波干擾才會擱淺。而皇帶魚的出現更值得重視,因為在311大地震前一年,日本沿岸至少出現10幾隻皇帶魚。
<<<<>>>>8.9強震威力相當於1萬10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 8.9強震襲擊,引發強大海嘯。席捲稻田,淹沒城鎮,還將房屋推倒沖到公路上,汽車和船隻在浪潮中顛簸不已,彷彿玩具一般。 地震震央位於東京外海373公里處。這場地震是日本自140年前開始有紀錄以來最大的地震,規模超過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關東大地震規模為7.9,造成東京地區逾14萬人死亡。
< <<<>>>>日本東北地區發生規模8.9強震,為史上威力最強地震第7名,其威力約是台灣921地震的275倍。
有紀錄以來威力最強的地震
<1>1960年發生在智利的規模9.5地震,
<2>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的規模9.2地震
<3>2004年印尼蘇門答臘的規模9.1地震(引發南亞海嘯)。
<4>1952年俄羅斯堪察加半島<5>1868年秘魯及 <6>1700年美國西北部都發生規模9.0地震,
<7>這次日本宮城縣近海發生的規模8.9地震,威力為史上第7 。
<<>>紐西蘭第二大城基督城發生規模6.3地震,中午12時51分(台灣時間上午7時51分),紐西蘭南島基督城東南10公里處發生規模6.3地震,深度5公里,屬極淺地震。隨後至少20次餘震,最強規模5.7。
去年9月4日清晨的7.1強震,奇蹟似地僅2人重傷,無人死亡。 地震還使得離基督城200公里的塔斯曼冰河湖,約3千萬噸冰山崩離,激起達3.5公高的浪,並使得湖面起伏30分鐘。 太平洋火環(Ring of Fire)從南美安地斯山脈的智利起,向北經祕魯、日本、紐西蘭等地,全長4萬公里,有一連串海溝、列島和火山地形,因板塊移動推擠劇烈,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81%最強烈的地震都在這裡發生。
紐西蘭第2大城基督城2012-1再度發生2次餘震,往後數十年基督城將餘震不斷。
紐西蘭南島最大城基督城去年2月爆發規模6.3強震,造成182人罹難,損失達約200億紐幣。基督城至今仍未從強震中完全恢復。
<<>>「海地」發生規模7.0強震,這是當地兩百年來最嚴重的地震 首都「太子港」主要建築,包括總統府、政府大樓、大飯店及無數商店,全都坍塌,宛如發生大爆炸一般。 此次地震“非常巨大”,释放的能量要比2010年的海地」7.0強震要大80倍,亦比汶川大地震强16倍。 历史上,在此次地震震源200公里范围内发生多次大地震: 1939发生长达3分钟的8.3级地震并造成2.8万人死亡,为南美洲有纪录以来伤亡最惨重的地震。 1960曾发生9.5级,造成智利数千人死亡,并在西岸掀起大海啸,给日本、台湾和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及死伤。
「921大地震」 日期:1999年9月21日 01:47分15.9秒規模:7.3ML/7.6Mw 深度:8.0公里 震央: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 傷亡人數:2,415人死亡、29人失蹤、超過11,000人受傷 921大地震(又稱集集大地震)震央:日月潭西偏南方9.2公里,南投縣集集鎮,震源深度8.0公里,芮氏規模達7.3,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得地震矩震級定為7.6。因車籠埔斷層錯動,並在地表造成長達105公里的破裂帶。全島嚴重搖晃,共持續102秒,2434人死亡、54人失縱、11306人受傷、近11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
汶川大地震發生於2008年5月12日四川當地時間14时28分04.1秒日期 2008年5月12日 规模 8.0Ms/8.3Mw 深度 19千米 震中 北纬31.099度,东经103.279度死亡:69,197 受伤:373,606 失踪:18,222
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凌晨3時42分53.8秒,發生在距離北京只有150公里的河北省唐山市,震源距地面6公里,強震產生的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整個唐山市頃刻間夷為平地,全市交通、通訊、供水、供電中斷;24.2萬人死亡,重傷16.4萬人。日期 1976年7月28日 規模 7.8 深度 22 震央 北緯39.60度,東經118.20度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報發表的研究報告:根據電腦模擬運算,舊金山灣區在二○二五年以前發生大地震的機率為百分之二十五。 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地震學家倫德爾與同僚,以一套名為「加利福尼亞州虛擬實境」的電腦軟體,對舊金山附近的聖安德里亞斯斷層進行模擬運算,預估舊金山灣區可能會遇到「大地震」的襲擊。研究顯示,在四萬年以內,至少會發生三百九十五次芮氏規模七點零的強烈地震,也就是平均每隔一百零一年會發生一次強烈地震。 這次電腦模擬演算預估,在未來二十年內,舊金山灣區發生強烈地震的機率為百分之二十五。相同的,在四十五年內發生強烈地震的機率為百分之五十,在八十年內發生強烈地震的機率為百分之七十五。報告指出,一九○六年舊金山規模七點九的大地震造成三千人喪生,無家可歸的災民高達二十二萬五千人至四十萬人。
美國航太總署(NASA)科學家指出,襲擊智利的芮氏規模八.八強震恐已改變地軸,而使每天縮短一.二六微秒(一微秒是百萬分之一秒)。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的地球物理學家葛羅斯利用電腦模式,算出智利強震將使地軸偏移約八公分。初估該變化將使每天縮短一.二六微秒。 二○○四年引發印度洋致命海嘯的規模九.一強震,使每天縮短六.八微秒。若中國的三峽大壩達到滿水位,將匯集十兆加侖的水,該質量的轉變將使每天延長○.○六微秒。
資料來源~中央社記者曹姮東京11日專電 中國時報李宗祐╱ 法新社東京5日電~<譯者:中央社張雅亭)
新頭殼newtalk 2011.06.06 周盈成/編譯報導 記者林珍汝沈志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 記者康世人 tvbs陳俊諺 郭展毓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綜合外電報導 譯者戴雅真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4日電 新頭殼newtalk 2011.02.27 王常和/綜合報導 新頭殼newtalk 2011.03.26 林禾寧/綜合報 自由時報記者編譯林翠儀、記者謝文華/魏怡嘉、湯佳玲、羅碧、楊宜敏/綜合報導〕(譯者:中央社戴雅真)、 法新社伊斯坦堡23日電譯者:中央社陳蓉) 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湯佳玲/編譯管淑平編譯林翠儀/ 蘋果日報 【蔡佳慧╱綜合外電報導 【劉孟玲、馬維敏、沈君帆╱日本岩手報導】 蘋果日報 【陳怡妏╱綜合外電報導】【陳家齊、蔡筱雯╱綜合報導】中國時報【黃菁菁、潘欣彤、林家群/綜合報導「 中央社記者邱俊欽 中央社維也納/布魯塞爾綜合外電報導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中央社記者李佳霏 張榮祥 劉嘉泰 民視新聞吳若望綜合報導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 蘋果日報 【王潔予、於慶中╱綜合外電報導 蘋果日報 【張翠蘭╱綜合報導】 中央社記者郭玫蘭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法新社聖地牙哥27日電譯者:中央社林治平 譯者:中央社簡長盛 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 編譯管淑平自由時報〔編譯林翠儀/〕記者陳曉宜、施曉光、林嘉琪/ 中央社記者李明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汶川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記者王倩、常青採訪報道。新華網/瞭望東方周刊 新華網四川頻道記者馮昌勇 新華網記者王立彬編輯:常紅中国地震局民政部报告 卫生部报告 中新网 京華時報 新华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實地採訪法新社華盛頓電~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報發表的研究報告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index.php/product/%e5%a8%81%e7%88%be%e5%89%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