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7 05:36:40yaung

宇宙奧祕探索~沒有來生,也沒有天堂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霍金指出,在他的宇宙觀當中,天堂並不存在,天堂只是說給恐懼黑暗者聽的童話故事。 沒有來生,也沒有天堂。

        霍金21歲時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導致全身幾近癱瘓。當時醫生認為他只能再活幾年。不過,他1988年出版巨著「時間簡史」(A BriefHistory of Time)。

       霍金罹患絕症,全身癱瘓,只能借助聲音合成器發聲。一生大部份時間都蜷曲在輪椅上,也只能透過電腦說話,但他對宇宙奧祕的探索堪稱當代最著名的科學家。

        他大部份的研究集中在結合相對論(時間與空間的本質)與量子理論(宇宙中最小的粒子如何運動),解釋宇宙的起源與運作。

        1974年年僅32歲的他就成為英國聲譽卓著的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最年輕的研究員之一,5年後擔任劍橋大學魯卡遜數學講座教授(Lucasian Professorof Mathematics at Cambridge University),牛頓(Issac Newton)也曾出任這項榮譽。

        1988年出版的「時間簡史」(A BriefHistory of Time)將他推向國際稱譽,此書是向科學圈外人解釋宇宙的本質,在全球狂銷數百萬冊。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內控制隨意肌的運動神經元退化。

        儘管健康日趨惡化,需要24小時的照護,但霍金拒絕讓疾病阻礙他的學術研究。

他曾表示:「和宇宙相比,人類顯得微不足道,因此殘疾也沒什麼大不了。」

         大師也有困惑,他接受「新科學家雜誌」(New Scientist)生日專訪時,被問到他在這天什麼事會讓他思考最多,在2006年與第2任妻子離婚的霍金回答:「女人。她們完全是個謎。」

         霍金在8日過70歲生日,這天也是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逝世300週年紀念日,可是因為病太重,他沒能出席劍橋大學替他舉辦的慶生座談,不過病魔囚禁了他的身體,卻關不住他的靈魂,霍金在預錄好的生日談話中,再次鼓勵人類追求一統宇宙的夢想,往地球以外殖民。

         霍金漸凍人,已經坐輪椅四十多年,現在幾乎全身癱瘓,最近,他因為不明原因再度住院,才剛剛出院。

         霍金在預錄好的演說中又一次提出星際旅行的夢想,他說,如果不能往外星開疆闢土,人類的未來堪憂。他認為衰敗的地球,可能撐不過一千年。

         霍金經由人工合成器發出的聲音,聽起來像機器人說話,沒有抑揚頓挫,但是聽眾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熱情,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伯穆特)和著名的天文學家(里斯)都說他是自愛因斯坦以來,最重要的物理學家。

        霍金21歲就被診斷出路格瑞氏症,多數患者都活不了幾年,他卻打敗機率,把五十年的輪椅歲月,投注在研究上,用莫大的熱情,熬過病體的折磨,帶領大眾認識宇宙,他說只要了解了宇宙運作的模式,人類就可以控制它。

他曾說:「我確定我的殘疾和成名有關,我的體力極為有限,從事研究的宇宙本質卻浩瀚無垠,人們對兩者間的強烈對比頗感興趣。」

★「我認為,按照科學法則,宇宙是自發性地從無生有,既無開端也無終點。」

★「觀察顯示,宇宙正持續加速膨脹,它將不斷膨脹,變得愈來愈虛無、愈來愈黑。雖然宇宙並無終點,但它的起點是宇宙大爆炸(Big Bang)。可能有人會問,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答案是沒有任何東西,如同不存在南極之南的地方般。」

★「宇宙誕生初期的不規則性,意味某些區域的密度稍高於其他區域,這些額外密度的引力作用,使該區膨脹減緩,最終致使該區崩塌,形成星系和恆星。」

★「如果我們找出一套宇宙的完整理論,將會是人類理性的偉大勝利,但這會使我們沒什麼事可做,我們需要智力挑戰。」

★「我開始對幽浮傳言打折扣了,為何它們只出現在瘋子和怪咖面前?」

★「人類長期生存的唯一機會,是不能繼續屈居在地球上,而是要向外太空發展。這類重大問題的答案顯示,我們過去數百年來已取得卓越進展,但如果我們想持續到未來數百年以後,我們的未來在太空。這就是我支持載人太空飛行的原因。」

        霍金因罹患漸凍人症而癱瘓多年、利用電腦溝通的霍金近來健康情況惡化,使得他越來越難利用電腦溝通,甚至有「失聲」之虞。霍金二十一歲時被診斷出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症),醫生告訴他最多活不過三年,但他卻創造奇蹟,與病魔抗爭近五十年。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

         一九七○年已無法自己行走,得靠輪椅代步,後來更惡化到全身上下只剩幾根手指可以活動;一九八五年,霍金接受氣切手術喪失說話能力,改用手指按說話器發言。

       霍金目前以臉頰肌肉抽動控制電腦:眼鏡上的光學感應器能偵測臉頰肌肉抽動,讓霍金挑選電腦螢幕上的字彙與字母。近日他的助理透露,由於肌肉退化,抽動臉部肌肉對霍金來說已非易事,霍金不久後可能「失聲」。

        為了尋找新的溝通方式,英特爾的一支團隊正與他密切合作、尋求解決之道,構想之一是利用腦波掃描,透過頭罩或其他裝置偵測腦中的電子活動;另一種方法則是眼球追蹤;第三種對策是臉部辨識,例如霍金只要扮鬼臉,就能將滑鼠游標移往特定方向。這支由英特爾科技長雷特納領軍的團隊,將在霍金過完生日相關慶祝活動後開始工作。

      諾貝爾物理學獎由3位科學家共享殊榮,他們分別是波爾馬特(Saul Perlmutter)、里斯(Adam Riess)和施密特(Brian Schmidt),3人因發現宇宙加速膨脹的證據,及利用超新星對遙遠宇宙空間的距離定位。

       3人也得出一個驚人的一致結論:「如果宇宙擴張加速,最後整個宇宙將變為冰。」

       若能精確測量遙遠宇宙的空間,將有助人類解開宇宙起源之謎,甚至是推測宇宙最終的命運為何。

       21世紀最宏偉的科學任務,已經展開探索行動,觀測「宇宙曙光」(Cosmic Dawn)。是歐洲南方天文臺的15個會員國與美國、日本智利、台灣與加拿大合作進行。

       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次毫米波陣列(The Atacama largemilllimetre/submillimetre array,Alma)是有史以來建造出規模最大且最複雜的望遠鏡。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次毫米波陣列是用來研究在宇宙形成後數億年,第一個恆星開始發光時的過程。

    「我們即將可以看到宇宙初始的狀況,還有第一個銀河是如何形成。我們將可以得知許多宇宙是怎麼運作的知識。」

<<>>古馬雅人尊敬太陽神,秋分這天的日出,剛升起的太陽通過石牆上的小窗戶,射出金色的光芒,就像是大型的六芒星圖案,映照在這座古廟城牆上,墨西哥七娃神廟的洞口,1500年來都沒有改變過。

<<>> 美國考古學家利用衛星紅外線影像,發現埃及地面下埋藏的1000多棟建築與3000處聚落,包括17座前所未知的金字塔。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莎拉‧帕卡克(Sarah Parcak)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贊助的伯明罕實驗室進行太空考古研究,利用距離地表700公里高空的衛星攝取影像,搜尋古代遺跡。衛星功能強大,能辨識直徑1公尺以內的地面物件,並以紅外線辨識地表以下的物體。

        古埃及人以泥磚為建材,泥磚的密度遠比周圍泥土來得高,在衛星影像中很容易分辨。

       英國廣播公司追隨帕卡克的埃及沙卡拉考古之行,拍攝「埃及的失落城市」紀錄片。帕卡克認為,數以千計的古蹟被尼羅河淤泥掩蓋。

<<>>一群研究人員聲稱,他們已發現歷來所偵測到的最遙遠爆炸,在靠近人類所能觀察範圍內宇宙的最邊緣,1顆衰變的恆星釋出高能輻射脈衝。

         這場恆星爆炸最初是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人造衛星在2009年4月發現,他們後來蒐集資料,辨識出爆炸發生在130億光年外的宇宙。

        發現此事的科學家之一李凡(Andrew Levan)表示,這場過去發生的爆炸開啟瞭解宇宙初期的機會,顯示在宇宙誕生的最初幾億年內,巨大恆星早已開始步向毀滅。

       這場特殊爆炸並非是超新星(supernova,恆星在接近演化末期時經歷的1種劇烈爆炸),而是伽瑪射線爆(gamma ray burst),是指短暫卻強烈的高能輻射脈衝。

       超新星會朝四面八方釋出輻射,但伽瑪射線爆只會以類似雷射的狹窄波束釋出,因此難以被偵測。

       當銀河系中的恆星撞擊時會導致伽瑪射線爆,釋出大量高能量的伽瑪射線到太空,科學家相信,此現象可能與過去地球物種滅絕有關。

       科學網站LiveScience.com文章指出,伽馬射線爆分成兩種:一種是時間較長、爆炸亮度較亮,而另一種是「短而強」爆炸,歷時不到1秒但輻射力量卻較為強大。

        如果銀河系發生短伽馬射線爆,對地球的影響時間較為久遠。撞擊產生的射線到達地球大氣層後會導致游離氧與氮原子相互撞擊,部分會進而結合成損害臭氧的化合物-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s),對地球食物網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導致全地球的物種滅絕。

        氧化亞氮可在大氣層中長時間存活並持續侵蝕臭氧,直到雨水將它帶出天體。

        這種爆炸可能成因於恆星之間的擦撞,如高密度的中子星或黑洞之間的撞擊。

        科學家估計此類撞擊在銀河系中大約1億年發生1次,也就是說45億年前誕生的地球,至今可能已被這類短伽馬射線爆衝擊了好幾次。

<<>> 預定11月25日發射的機器人科學實驗室,將於2012年8月抵達火星1座山脈附近的1個火山口內。火星在太陽系是最像地球的星球。

<<>>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無人駕駛太空探測船「朱諾號」(Juno)順利升空,自此展開歷時五年、28億公里長征,航向木星之旅朱諾號預定二○一六年七月抵達木星,之後開始在這顆巨大氣體星球的兩極上空約五千公里處進行極軌道繞行,估計一年內繞行木星三十三次。在羅馬神話中,朱諾是天神朱彼特(Jupiter)的妻子。 一九八九年發射無人太空船「伽利略號」探測木星,伽利略號一九九五年進入木星軌道,二○○三年以自殺方式衝入木星大氣層燃燒解體後墜毀在木星的赤道南方,結束長達十四年的任務。其他的NASA太空船,包括航海家一號與二號、尤里西斯號、新地平線號,也曾飛掠過木星。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利用望遠鏡進行新的紅外線觀測,揭示人類歷史上所紀錄的第1顆超新星如何生成,以及它四散的殘骸最後又是如何延展萬里。

       中國天文學家在2000多年前見證了1場恆星爆炸,遺留下的古老謎團已由他們的史必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和廣域紅外線探測衛星(WISE)解開。

       研究主要作者、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orth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天文學家威廉斯(BrianWilliams)表示:「這顆超新星殘骸變得超大、超快。」這份新研究在「天文物理期刊」(AstrophysicalJournal)網路版細述望遠鏡觀測結果。

       西元185年,中國天文學家觀測到1顆神秘的「客星」突然現身天際,照耀夜空大約8個月。到了1960年代,科學家已經確認這個神秘物體正是人類記載的第1顆超新星。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宣布,喀卜勒望遠鏡(Kepler)證實首度找到太陽系外坐落於適居區的行星。

        法國天文學家在今年稍早率先證實了第1顆符合生命關鍵需求的太陽系外岩石行星,名為喀卜勒22b的這顆行星則是NASA所證實的第1顆,於2009年首度被觀測到。

        這些行星除了與恆星距離適中,達地表有水的條件,還要有合宜的溫度和大氣,才能供給生命所需。

       除了5月法國天文學家找到的葛利斯581d(Gliese 581d),8月瑞士人也在36光年外找到另1顆HD85512 b行星,都在恆星的適居區內。

      不過,NASA透過聲明稿表示,以上兩顆星體所繞行的恆星「比我們的太陽小、溫度也較低」,而喀卜勒22b「體積雖最小,但它圍繞1個最近似太陽的恆星在適居區內運行」。

        喀卜勒22b體積是地球的2.4倍,被歸類為「超級地球」。它每290天繞其恆星1周。若喀卜勒22b擁有類地球的表面和氣體層,其近地表溫度推估大約會是攝氏22度。

目前還不清楚它是由固體、氣體或液體組成。

新聞來源:法新社華盛頓電(譯者:中央社楊盈)中央社堪薩斯州托彼卡綜合外電報導。(譯者:中央社徐嘉偉)中央社譯者:中央社張雅亭  台灣醒報記者鍾禎祥 :路透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22日電(中央社倫敦26日綜合外電報導 譯者:中央社陳宜君)

聯合新聞網編譯朱小明/報導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u200520/活在未來的廿年中
http://www.wretch.cc/blog/wu200520心靈故鄉 心靈角落 夢想花園 夢想故事
http://tw.myblog.yahoo.com/wu200620/ 喜瑪拉雅山心靈故鄉
wu200620@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