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0 01:03:52yaung

「時代」雜誌評選二○一一年度十大國際新聞~身無分文

           美國《時代》雜誌(Time)宣布,二○一一年「年度風雲人物」(Person of the Year)獎項頒給「阿拉伯之春」、「占領華爾街」等全球各地的「抗議者」(The Protester),以表彰他們不惜生命危險、挺身改變世界、推動歷史前進的非凡勇氣。

          歐洲議會也頒發今年度「沙卡洛夫獎」(Sakharov Prize),表揚五位參與阿拉伯之春的自由鬥士,五人分別來自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與敘利亞,共享殊榮與五萬歐元獎金。

         《時代》雜誌總編輯史丹格爾說:「抗議浪潮蔓延全球各地,這些人甘冒生命危險…我認為,他們把世界改變得更好。這些人正在改變歷史,而且也必將改寫未來的歷史。」

          從北非延燒至中東的「阿拉伯之春」,如滾雪球般在全球各地掀起前所未見的人民抗議浪潮。這股由人民自發性的力量,在墨西哥推動反毒梟抗議行動、在紐約掀起「占領華爾街」行動、在希臘吸引數萬民眾上街抗議緊縮措施、在印度掀起反貪瀆運動;連最近在俄羅斯,也有數萬人上街向普丁政權抗議選舉舞弊。

        「抗議者就算得到的回應是催淚瓦斯甚至子彈,他們也從不絕望。他們以身體力行來彰顯:個體行動足以引發集體、巨大的變化。」

《時代》也公布第二至第五名名單,第二名是運籌帷幄、率領美軍特種部隊成功獵殺頭號恐佈分子賓拉登的美國海軍上將麥克雷文(William McRaven);第三名是中國異議藝術家艾未未。

第四名是威斯康辛州共和黨籍眾議員萊恩(Paul Ryan),他因揭露美國政府國債問題的嚴重性而備受肯定。第五名則是英國威廉王子的嬌妻凱蒂王妃。

        韓國就業門戶網站Saramin最近對七百七十六名上班族,以四字成語概括二○一一年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

1「身無分文」以百分之十五點二,共一百一十八人居首位,

2「苦盡甘來」百分之十二點五

3「人間齊楚」百分之八點五,

4「萬事休矣」的上班族也達百分之七點六,

5「名利兩全」僅百分之零點四。

     「時代」雜誌評選二○一一年度十大國際新聞:

1.「阿拉伯之春」在突尼西亞與埃及的勝利果實。突尼西亞一名廿六歲失業青年的自焚抗議,不僅讓執政廿三年的賓阿里政府垮台,更燃起席捲中東與北非的人民革命運動。

2.「開打」恐怖組織首腦賓拉丹五月遭美軍海豹部隊擊斃,但此舉也造成美國和巴基斯坦的反恐同盟關係生變。

3.日本三月十一日芮氏規模九強震引發海嘯,奪走近一萬六千條人命,海嘯更造成福島核電廠反應爐爐心嚴重熔毀,日本與國際社會籠罩在放射性污染的驚恐中。

4.歐洲金融危機,威脅到歐元存續

5.「阿拉伯之春」導致利比亞強人格達費垮台,反抗軍八月攻陷首都的黎波里,格達費統治四十二年的政權垮台,十月更慘死家鄉蘇爾特。

6.敘利亞與葉門前景未明的「阿拉伯之春」。葉門總統薩利赫已在十一月下台,目前該國的發展未明;至於敘利亞總統阿塞德的血腥鎮壓,已遭聯合國譴責嚴重侵犯人權。

7.「非洲之角」大飢荒。衣索比亞、索馬利亞、肯亞及布吉納法索等非洲東北部國家,今年遭遇六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受災人口達一千兩百四十萬人。

8.挪威烏托亞大屠殺。卅二歲兇嫌布瑞維克,先以汽車炸彈重創政府大樓,造成八人死亡,接著潛入烏托亞島大開殺戒,擊斃六十九人。

9.巴勒斯坦的建國之路遇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九月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表示將爭取國家承認,但美國堅決反對。

10.

納‧哈札爾的絕食震撼印度。被譽為「新甘地」的七十四歲社運領袖哈札爾,八月間展開一連串絕食抗議,抗議官員貪腐,引發支持者在印度各大城市示威,並迫使當局成立獨立機構,對包括總理在內的政治菁英進行調查。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之春」民主運動,又成功拉下了第4個獨裁總統,經過幾個月的騷亂,葉門總統沙雷終於同意下台,交出政權。

       儘管獨裁總統宣布下台,把權力移交給副總統,但葉門首都街頭依然不平靜,效忠獨裁總統沙雷的部隊,在街上對著抗議群眾開槍,手無寸鐵的民眾只能丟石塊來反擊。

       沙雷統治葉門長達33年,在這波民主抗爭下,終於同意以和平方式交出政權,成為阿拉伯民主浪潮10個月來,第4位下台的領導者,葉門上下立刻陷入歡聲雷動,這份歷史性的協議,由沙烏地阿拉伯主導,美國與聯合國支持,化解了貧窮的葉門瀕臨內戰的危機,國際社會之所以大動作介入葉門的人民革命,主要是因為葉門的地理位置,對阿拉伯世界、對美國都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為了不讓蓋達組織趁葉門內亂時,取得更多支持,進一步壯大,外國勢力主動居中調節,沙雷同意下台的條件,就是免於被起訴審判,平安流亡海外,據傳他的下一步,是赴美國就醫,這項結果,看在示威者眼中,並不是一大勝利。

       從2011年2月以來,葉門民眾就群起示威,更有流血鎮壓,這份協議給了沙雷免起訴的保命金牌,示威群眾內心忿恨不平。

       接下來繼任的副總統哈迪,必須在30天內交接完畢,成立由反對派領導的聯合政府,並在90天內提早舉行大選。

<<>>俄羅斯20年來最大規模示威

       國會大選舞弊叢生及總理普廷所領導的團結俄羅斯黨深感憤怒的俄羅斯民眾,在全俄至少五十座城市發起罕見的全國性抗爭活動,對普廷長期把持政權表達強烈憤慨,更要求重新舉行大選。其中,莫斯科示威人數達到五萬人,是俄羅斯二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示威,也是對普廷及其克宮核心集團所敲響的第一記警鐘。

      原先預料將有逾三萬人參加,但最後網路動員的威力發酵,約五萬民眾現身。

      東起太平洋港市海參崴(Vladivostok),西至近7400公里外的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都有群眾聚集抗議,他們揮舞各式標語,有的寫著「鼠輩滾蛋」,有的寫著「騙子和小偷,把選舉結果還給我們」。

       抗議群眾不畏大雪暴,魚貫通過警方嚴密的封鎖線,並渡過莫斯科河,前往當局選定的一處偏僻廣場,參加這場主張「公平選舉」的抗議集會。

       參與群眾大都是年輕人,他們高喊「讓俄羅斯沒有蒲亭」和「不要成為警察國家」等口號。展現的人民力量是10多年來所僅見。有些人身繫象徵在野黨對12月4日國會選舉結果不滿的白絲帶。

         法國出動1架幻象(Mirage)2000型戰機,美軍出動1架掠奪者型(Predator)無人飛機,與法國戰機聯手出擊。格達費遇襲後,躲進一個地洞裡,被發現時,還向抓住他的人大喊:「別開槍!別開槍!」。

        過去40年來,7個兒子和1個女兒也從小享盡榮華富貴,整個家族財富累積超過3兆台幣。

        利比亞已故領袖格達費次子賽義夫逃亡3個月後前天被抓,象徵格達費時代正式落幕。曾被視為政權接班人的他,面臨殺人、挪用國家資金等罪名,並遭國際刑事法庭通緝,但利國過渡政府堅持把他留在國內審判。他一度想以約605億元台幣換取自由但遭拒。
       賽義夫因涉及今年2月格達費政權血腥鎮壓民主示威,被國際刑事法庭(ICC)依違反人道罪名通緝,西方領袖呼籲利國新政府應與ICC合作,但過渡司法部長阿拉吉表示,賽義夫將在利國受審,其犯下多項重罪,最高將面臨死刑。過渡總理基伯前天承諾,將給予他公平審判。 
       賽義夫不時蹙眉、情緒沮喪,手指纏了繃帶,透露是一個月前遭北約空襲炸傷。賽義夫偶爾冷靜地與民兵說話,不忘定眼擺正姿勢讓記者拍照。賽義夫被擄後,曾向民兵提出以20億美元(約605億元台幣)高額酬金,交換放他自由,但民兵們拒絕。

      格達費家族中除賽義夫,如今不是死亡就是流亡國外。利比亞人深信賽義夫知道其家族多年來貪污累積數十億美元的藏匿地,但他落網時只被搜出約12萬元台幣現金。
      賽義夫曾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拿到博士,英國《每日郵報》指他和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和安德魯王子等政要有往來,他落網後可能抖出一些秘密,將令英國尷尬萬分。

      利比亞前獨裁者格達費一生多彩多姿,雖然官階只是「革命衛隊上校」,但卻長期統治人口六百廿萬人的北非石油國度,叱吒風雲將近四十二年。

      格達費一九四二年出生,家境貧困,曾到清真寺要飯、打地舖。他大學時原本主修歷史,後來改讀軍校,畢業後赴英國接受軍事訓練,眼界大開。

       一九六九年發動不流血政變。格達費上台之後,立刻關閉美、英在利比亞的軍事基地,將石油工業收歸國有,從此與西方國家交惡,與蘇聯則關係密切。

        一九八○年代,格達費因公開支持恐怖主義,被美國總統雷根批評為「狂人」。一九八一年兩國斷交,美國凍結利國在美國的資產。一九八六年四月五日,美軍出動戰機攻擊利比亞。一九八八年,美國泛美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在英國洛克比上空爆炸,利比亞當局涉嫌幕後策畫。

        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美國在全球進行反恐戰爭,格達費見風轉舵,利比亞大幅改善與歐美關係,重返國際舞台。

<<>>前突尼西亞總統班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是第一位在阿拉伯之春被趕下台的領導人,他之後逃往沙烏地阿拉伯,突尼西亞對他進行缺席審判。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目前正接受審判。

可以與格達費比擬的或許是伊拉克前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他在藏匿的時候,遭到美軍逮捕。海珊接受伊拉克政府審判之後處以絞刑。

 <<>> 埃及茉莉花革命,扳倒了獨裁總統穆巴拉克,不過革命成功後,日子並沒有比較好過,4000多位民眾再度走上街頭抗議,揚言要發動「第二次革命」,他們不滿軍政府羈押革命烈士的家屬,也要求對前朝官員速審速決。

       4000多位開羅民眾,再度走上街頭,抗議維安部門,違法居留一名革命烈士的家人,同時不滿軍政府掌權後,政治改革進展緩慢,認為有必要進行「第二次革命」,他們同時要求對貪腐的前朝官員,應該速審速決。

       埃及茉莉花革命,公開審判,權傾一時的前埃及總統躺在病床上,還吊著點滴,神情相當憔悴,不但頭髮花白、臉頰凹陷,想講話都還得靠人傳達,跟之前意氣風發的樣子,判若兩人。 抗議群眾:「我們絕不會忘記這場血腥鎮壓。」 2個兒子,被控貪污以及殺害示威群眾,一共11項罪名,最高恐怕得面對死刑的判決。

       2012-1-5埃及審理遭罷黜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案的首席檢察官今天對被告求處死刑,指穆巴拉克曾下令殺害反政府示威民眾。

       首席檢察官蘇雷曼(Mustafa Suleiman)在3天陳述終結時告訴庭上:

      「埃及共和國的總統有責任保護人民,因此問題不只在於他是否下令殺害抗議民眾,而是要知道他為什麼沒出面阻止暴力發生。」

       民主運動人士阿梅德.哈雷拉,在兩次運動中失去左、右眼,現在兩眼都失明的他,仍堅持繼續示威,成為埃及人民爭取民主自由運動的象徵,也是這波「阿拉伯之春」風潮中的悲劇英雄。

        哈雷拉先是在解放廣場被安全部隊發射霰彈槍彈擊中右眼失明。他回到廣場加入抗議軍政府行動,又被擊中左眼。左眼還包著繃帶的哈雷拉,二十三日回到廣場,眾人圍上來給予祝福。

        儘管「最高軍事委員會(SCAF)」同意提前舉行總統大選,但示威民眾顯然不買帳,二十三日持續與安全部隊街頭混戰,並要求SCAF主席坦塔威立即下台,還政於民。坦塔威二十二日晚間宣布接受總理夏拉夫內閣總辭,但指示繼續擔任看守內閣,直到新政府成立,他也與政黨領袖會商訂出總統選舉日期,還建議透過公投決定是否應提早結束軍事統治。

        穆巴拉克舊秩序留下的殘餘勢力:軍方、「穆斯林兄弟會」和其他伊斯蘭或零星自由派、左派人士,抑制新埃及的誕生。但坦塔威(Hussein Tantawi)前天演說改口,為安撫民心,拋出「明年6月總統選舉」和「公投決定政權移轉」兩措施,稱明年7月將政權移交給新的文人政府。但埃及人毫不買帳,演說後不到2小時,大批示威者湧進首都開羅的解放廣場揮舞國旗、高喊「軍頭滾蛋」等口號、燒輪胎,要軍方立刻交出權力。示威擴散到其他城市,第二大城亞力山卓、蘇伊士等地皆有示威。

       76歲的坦塔威曾在穆巴拉克政府擔任國防部長近20年,是親穆派,因此不得民心。示威者民眾批評他是「穿了軍裝的穆巴拉克」、「戴了穆巴拉克的面具」,他的演說毫無新意,根本是把穆巴拉克的舊稿拿來念。維基解密公布的美國外交電文也指,曾於2005至2008年駐埃及的美國大使瑞卡頓也批評坦塔威「年事已高,抗拒改變」。

 <<>>突尼西亞首都以缺席審判方式,依持有軍械、毒品和古物等罪名,將遭推翻的前總統班阿里(Ben Ali)判處15年徒刑。這是班阿里元月遭人民抗爭推翻並出奔沙烏地阿拉伯以來,第二次受審,而此次他並被判處5萬4000歐元罰金。班阿里和妻子萊拉.特拉貝西(Leila Trabelsi)上月已因侵占公款罪名,在缺席審判的情況下被判35年徒刑。警方在搜查他們的豪華住所時,查獲大筆現金和珠寶。
  

<<>>  埃及30年來最大規模的抗議行動。是受到突尼西亞開創新局的「茉莉花革命」(Jasmine Revolution)啟發。

         谷歌中東行銷長戈寧:「只要站在這裡,你們就是英雄,你們是英雄。」他重返解放廣場,對著抗議民眾承諾:「我們永不放棄。」 30歲的戈寧(Wael Ghonim)是谷歌中東地區的行銷主管,他透過人氣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鼓吹民主抗爭。他1月27日在開羅參加抗議活動被捕,遭拘押12天之久,直到7日深夜才獲釋,如今他不再默默無聞,一夕之間成為全球注目焦點。

         他在專訪中承認,在臉書設立了名為「我們都是薩伊德」(We are all Khaled Said)的專頁,以紀念埃及男子薩伊德。薩伊德去年6月遭警方由咖啡館拖走,被活活打死。

        <<>> 歷時十八天的埃及反政府示威,開花結果!總統穆巴拉克透過副總統蘇雷曼發表聲明、正式下台,結束30年的強人統治。30年來穆巴拉克累積的財富,換算成台幣,竟然高達2兆0459億 資產集中在倫敦、瑞士,紐約以及洛杉磯的銀行和不動產,瑞士也已經凍結穆巴拉克帳戶內大約台幣1.7億的現金。

         在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宣布辭職之後,有些人高喊,昨天是突尼西亞、今天是埃及,明天就輪到葉門---。

<<>>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上的1個社團鼓吹在利比亞發動「憤怒之日」活動。這個社團在14日有4400個成員,不過班加西(Benghazi)發生示威衝突後,該社團成員到已增加超過1倍,達到9600人。

        利比亞領袖格達費(Muammar Gaddafi)發表示威以來首次演說,他咆哮、揮拳重擊講台,誓言絕不下台,呼籲他的支持者重新奪回首都和其他城市,更揚言要重演「天安門事件」。為壓制反對勢力,不惜炸毀油管。他呼籲群眾上街表達對他的支持,並「逮捕反政府的鼠輩」。他誓言絕不離開利比亞,「要像烈士般死在先人的土地上」,「會戰到最後一滴血為止」。他說:「(在天安門廣場)人們遭坦克輾過,中國的團結比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更重要。天安門爆發示威時,(中國)當局派坦克鎮壓。這不是笑話。我會盡我所能,確保國家不被奪走。」

<<>>格達費掌權41年違反人權紀錄


◎1969/09/01:格達費發動政變成功,開始主政。


◎1970年代:格達費以「打擊革命敵人」為由,逮捕、囚禁數百名可能威脅其政權的人,包括學者、律師、學生、記者、共產黨員、穆斯林兄弟會成員等。他在1976年處決試圖政變的平民及22名官員。


◎1980年代:1984年5月又有政變失敗,格達費政府開始在暗殺流亡海外的異議人士,另有數千人入獄,為數不詳者遭處決;1988年政府特赦數百名政治犯,似有意漂白人權紀錄,但由於大批參與阿富汗抗俄行動的利比亞人回國,這群人有意推翻格達費,建立伊斯蘭政府,格達費1989年再度大肆逮人,許多人「失蹤」、受虐或被處死刑。


◎1990年代:多名資深軍官93年參與謀叛,格達費因此整肅軍中異己;1996年6月28、29兩天,阿布薩利姆監獄暴動,警察槍殺1167名受刑人,政府2004年4月才承認確有此事。


◎2000年至今:陸續釋放政治犯,開放人權組織探監。
        利比亞當局已決定發放每個家庭約合400美元的現金,包括薪資調升、食物補貼與津貼,同時也宣布部份政府部門員工,可以獲得高達150%的加薪。

        美國財政部宣布凍結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和其家族控制的300億美元資產,歐巴馬政府表示,這是美國史上凍結的單筆額度最大的外國資金,同時美國未來允許利比亞新政府認領這筆資產。歐巴馬於上週五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凍結格達費家族控制的資產。

       英國則已經凍結格達費家族的資產,包括格達費之子賽夫(Saif al-Islam Gadhafi)在倫敦漢普斯特德(Hampstead)區一座價值1600萬美元的住宅,瑞士上週也宣佈了對利比亞的制裁。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今天無異議通過對利比亞強人格達費(Muammar Gaddafi)的制裁案,格達費本人和他的9名家人,以及6名親信均被禁止出境。


         安理會15個會員國今天全數同意,格達費本人、其子塞夫‧格達費(Saifal-Isam Gaddafi)和另外4名家屬的財產全部凍結。


         決議案同時要求立刻停止將武器販售給利比亞,並將最近利比亞境內發生的暴力事件,移交國際刑事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處理。


        聯合國通過這項針對格達費最嚴厲的制裁案,以15比0的票數,無異議通過。

       利比亞情勢急遽惡化,中國大陸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海陸空撤僑行動,準備撤離三萬三千多名在利比亞的中國公民,截至昨天最少已撤離一萬兩千多人。中國更破天荒調派正在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艦隊趕赴利比亞附近海域,為撤僑行動提供支援和保護。

       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Muammar Gaddafi)名氣最大的的兒子塞夫(Saifal-Islam)表示,利比亞準備發動全面軍事行動平亂,即使西方強權介入衝突,也不會投降。 塞夫表示:「我們永遠不會放棄。我們永遠不會投降。這是我們的國家。我們要在利比亞奮戰。我們利比亞人永遠不會歡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我們永遠不會歡迎美國人來這裡。利比亞不是好欺負的。」

         法國宣佈,承認利比亞過渡政府。 歐洲聯盟(EU)正式通過進一步制裁利比亞領袖格達費(Moamer Kadhafi)政權的措施,目標主要鎖定利國作為販售原油收益海外投資工具的利比亞投資局(Libyan InvestmentAuthority)。新制裁措施的對象包括利比亞的1名人士,以及利比亞中央銀行在內的5個經濟「實體」,國營的利比亞投資局是為了讓國家收入多樣化而於2006 年成立,持有許多西方企業的重要比例股份,包括義大利的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 Bank)、義大利國防與航太集團芬梅卡尼卡(Finmeccanica)、義國祖文特斯足球隊(Juventus Football Club),以及出版「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培生集團(Pearson )。金融時報上週已凍結利比亞人士的個人持股。

        <<>>敘利亞。

         1個臉書(Facebook)社團今天號召敘國各城市發動「人民起義」。該社團已成為敘國史無前例抗議的策動力量。這個社團「2011敘利亞革命」(The SyriaRevolution 2011)的1則貼文說:「今天,星期六...敘利亞所有省市請發動人民起義。」這個社團的粉絲已達到8萬6000人以上。該社團同時有英文和阿拉伯文網頁,並張貼有抗議活動以及警方暴行的視訊。社團「宗旨」在於追求「敘利亞自由」,網頁的貼文宣告,「反抗不義的行動已展開」。

        儘管官方宣布了一連串改革,包括釋放本月遭羈押的所有活躍人士,並「研究」中止1963年以來的緊急統治,但要求推行重大改革的抗議行動仍擴散到敘利亞全境。數十萬敘利亞群眾在全國各地走上街頭,發起至今最大規模的反總統阿塞德(Basharal-Assad)示威,敘國安全部隊今天開槍鎮壓,造成至少12人喪生。


        面臨社會復興黨(Baath Party)執政40年來最大挑戰的阿塞德,一直想強力平定蜂起的示威抗議。3月以來有1400名平民喪生鎮壓下,儘管如此,示威抗議持續未減,且規模變大。

       支持與反對敘利亞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的雙方人馬在中部荷姆斯(Homs)爆發衝突,24小時內至少有30人喪生。

       土耳其直言不諱地告訴敘利亞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為了敘國人民,他應該下台。

         活動人士表示,敘利亞部隊昨天殺害平民21人及5名逃兵。敘利亞人權瞭望台組織(Syrian Observatoryfor Human Rights)表示,死者包括在敘國中部虎拉(Houla)1所學校附近遭部隊擊斃的4名孩童,東部大城戴爾澤爾(Deir al-Zor)抗議行動中,也有1名12歲孩子不幸喪生。

         敘利亞當局封鎖大部分獨立媒體,不太可能各別證實這些殺戮消息,但敘國當局將責任歸咎於「武裝恐怖組織」所為。

        土耳其總理艾爾段(Tayyip Erdogan)昨天首度直接呼籲阿塞德下台,他說:「不要再流血,造成任何不公,為這區域、這國家和人民和平著想。

        敘利亞巴夏爾(Bashar Assad)政權的野蠻鎮壓,是長期以來不曾見到的惡劣。聯合國、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以及阿拉伯聯盟研商成立人道走廊的可行性。紅十字會等救援組織也可以利用人道走廊,將迫切需要的醫藥等物資,送進血腥鎮壓最嚴重的敘利亞荷姆斯市(Homs)等地區。

夏爾長達8個月來的暴力鎮壓示威運動,已經造成將近4千人死亡。

<<>> 歐美聯軍對利比亞開火,利比亞狂人格達費放話,說軍火庫已經打開,呼籲人民拿起武器捍衛家園,有一批對格達費死忠的利比亞青年,直接在官邸附近組成人肉盾牌,誓死護衛格達費。

      格達費表示,西方殖民國家包藏禍心,要羞辱利比亞人民,把他們降格為奴隸,並且想要控制利比亞的石油。尤其是法國,陰謀要把富產石油的利比亞,再度變成他們的殖民地。

      利比亞曾經在1912年遭到義大利併吞,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1943年,英國和法國同時佔領利比亞南部和北部。直到1951年,利比亞才宣告獨立。

<<>>   7月3日是白俄羅斯的獨立紀念日,全國各地卻出現多起反對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的示威遊行,引發當局進行大規模鎮壓,並且逮捕了將近300名示威群眾。


<<>>不滿智利政府的毫無回應,工會與學生團體串連,發起全國性48小時大罷工,但原本和平的抗議最後還是走樣,示威群眾與警方發生激烈的衝突,鎮暴部隊以催淚瓦斯、水柱來驅離,民眾則是回以棍棒石塊,混亂的首都聖地牙哥,宛如戰場一般。

        不少人更拿出鐵桶、鍋蓋,希望用噪音敲醒不知變革的智利政府,不過在抗議過程中,還是有一名16歲少年不幸喪生。律師:「根據在現場抗議的目擊者表示,一輛警方車輛開了3槍,其中1槍打中少年。」

        這場由智利工會、學生團體,發起全國性的大罷工,要求政府在醫療、稅務、教育進行徹底改革。

       工會聲稱至少有20萬人走上首都街頭,但2天時間也讓警方逮捕了至少450人,針對智利政府與總統的街頭抗爭,已經持續好幾個月,卻都沒有獲得積極的回應,也讓抗爭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廣。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編譯管淑平 民視新聞孫琬婷綜合報導 法新社大馬士革17日電 法新社突尼斯4日電 譯者:中央社張佑之  中央社紐約聯合國總部26日綜合外電報導 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 新頭殼newtalk 2010.02.20 李雲深/綜合報導  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20日電 旺報【記者孫瑋芒/綜合報導】中國時報【王銘義/北京報導】蘋果日報 【王潔予╱綜合外電報導】蘋果日報 【歐陽梅芬、陳郁仁╱綜合報導】民視新聞陳淑惠  中國時報【尹德瀚/綜合報導】(民視新聞譚淑君綜合報導)  中央廣播電台張子清 黃啟霖   tvbs~  郭展毓  俞璟瑤 蘇雅容    法新社華盛頓29日電   路透開羅28日電   法新社華盛頓28日電  中央社  譯者:中央社陳宜君 林亭儀  中廣新聞網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u200520/活在未來的廿年中
http://www.wretch.cc/blog/wu200520心靈故鄉 心靈角落 夢想花園 夢想故事
http://tw.myblog.yahoo.com/wu200620/ 喜瑪拉雅山心靈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