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8 23:53:33寫作人生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 Blood Prince
故事開始時氣氛比之前幾集來得明朗輕鬆,雖然暑假時哈利仍然要回到姨丈家,仍然寄人籬下,但起碼他不像以往那幾集那般的仰人鼻息。而哈利也似乎終於通過了他的反叛時期,雖然仍是個不大守規的孩子,但他的表現的確比以往成熟多了。
愉快輕鬆的開始,卻在沉痛凝重的氣氛下結束。翻到最後幾頁,寫的,是一個葬禮。
「去年」天狼星逝世的時候,我們連他的屍體也找不著,更別說給他舉行葬禮了,所以哈利也一直避諱不去談天狼星,彷彿只要他不說,只要他不提,天星狼就不是真的離開了他,直到他醒覺再也無法收到天狼星的信、直到他跟巴嘴重聚看到巴嘴那種對舊主人的懷念神情,哈利才會在一瞬間面對天狼星已死的事實。
這次,他親自目睹敬愛的人被殺害的過程,屍體橫陳眼前,他也參與了葬禮,這次,哈利再也無法逃避。
由同學的死、教父的死,到這次……死亡迫近,為了活下去,也為了讓關心的人活下去,哈利下了最大的決心作出一個痛苦的決定,幸好,他並不孤獨,到最後,雖然他以為他只能一個人面對,但他卻不是一個人去面對。
只是,看到哈利一直犯同樣的錯誤,實在很不耐煩,也許,在成長的時候,自己也曾那麼的愚昧,也是那樣的一錯再錯,不過今天換了角色,當個局外人,看得真,看得氣憤:為什麼與對方相處的時候就不能好好的諒解?老是懷疑對方犯錯、老是以為自己知道對方所不知道的事情,然後偏執己見最後做成無法補救的錯誤?為什麼非得在對方死去之後才明白:當日一點點的體諒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為什麼總在事情過去之後怪責自己,然後想要在「現在」這個空間去彌補「過去」所犯的錯?結果沒有活在當下,接著又在「現在」的某一刻疏忽大意,失去摯愛……。什麼時候才明白:不斷回頭望的人是沒法好好望著眼前的道路的,結果,一定會再次栽跟頭!
除了生死大事,羅琳在這一集中給了我們很多的驚喜和疑問:有關放榜的種種心情和問題(連「三三四」和「五二三」兩種學制也稍微比較說了一下)、離離合合的校園青春劇、恐怖大王佛地魔育成篇、在最後一刻才揭曉的「混血王子」之謎(這個比較容易猜中)、擬似「無間道哈利波特版」的「難為正邪定分界」的疑惑、霍格華滋以後的命運、還有到了最後尚是疑團的神秘字條之謎。
小說也寫政治,魔法界的魔法部,跟麻瓜世界的政府一樣:同樣的官僚和無能。
決戰在即,只希望哈利能好好享受僅餘的暑假(如果這也算是暑假的話),不管結局將會如何。
寫這篇,盡量寫「我看到什麼」,盡力少寫故事情節,但願仍未閱讀《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你,不會因為我這篇讀後感而失了讀此書的興緻和樂趣。
Tuesday, August 16, 2005
愉快輕鬆的開始,卻在沉痛凝重的氣氛下結束。翻到最後幾頁,寫的,是一個葬禮。
「去年」天狼星逝世的時候,我們連他的屍體也找不著,更別說給他舉行葬禮了,所以哈利也一直避諱不去談天狼星,彷彿只要他不說,只要他不提,天星狼就不是真的離開了他,直到他醒覺再也無法收到天狼星的信、直到他跟巴嘴重聚看到巴嘴那種對舊主人的懷念神情,哈利才會在一瞬間面對天狼星已死的事實。
這次,他親自目睹敬愛的人被殺害的過程,屍體橫陳眼前,他也參與了葬禮,這次,哈利再也無法逃避。
由同學的死、教父的死,到這次……死亡迫近,為了活下去,也為了讓關心的人活下去,哈利下了最大的決心作出一個痛苦的決定,幸好,他並不孤獨,到最後,雖然他以為他只能一個人面對,但他卻不是一個人去面對。
只是,看到哈利一直犯同樣的錯誤,實在很不耐煩,也許,在成長的時候,自己也曾那麼的愚昧,也是那樣的一錯再錯,不過今天換了角色,當個局外人,看得真,看得氣憤:為什麼與對方相處的時候就不能好好的諒解?老是懷疑對方犯錯、老是以為自己知道對方所不知道的事情,然後偏執己見最後做成無法補救的錯誤?為什麼非得在對方死去之後才明白:當日一點點的體諒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為什麼總在事情過去之後怪責自己,然後想要在「現在」這個空間去彌補「過去」所犯的錯?結果沒有活在當下,接著又在「現在」的某一刻疏忽大意,失去摯愛……。什麼時候才明白:不斷回頭望的人是沒法好好望著眼前的道路的,結果,一定會再次栽跟頭!
除了生死大事,羅琳在這一集中給了我們很多的驚喜和疑問:有關放榜的種種心情和問題(連「三三四」和「五二三」兩種學制也稍微比較說了一下)、離離合合的校園青春劇、恐怖大王佛地魔育成篇、在最後一刻才揭曉的「混血王子」之謎(這個比較容易猜中)、擬似「無間道哈利波特版」的「難為正邪定分界」的疑惑、霍格華滋以後的命運、還有到了最後尚是疑團的神秘字條之謎。
小說也寫政治,魔法界的魔法部,跟麻瓜世界的政府一樣:同樣的官僚和無能。
決戰在即,只希望哈利能好好享受僅餘的暑假(如果這也算是暑假的話),不管結局將會如何。
寫這篇,盡量寫「我看到什麼」,盡力少寫故事情節,但願仍未閱讀《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你,不會因為我這篇讀後感而失了讀此書的興緻和樂趣。
Tuesday, August 16,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