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消費者有何利益--放給自己爽
↑圖文說明:富邦金控,買下香港中小型的港基銀行,再轉進對岸澳門商銀,達陣港陸,從企業角度看,固然是喜事一樁。但為了迎合港片的警匪片調性,創意故意採用富邦行員從地洞中冒出,雖然有歷時五年,潛水進行的寓意。但被港警及銀行警衛用槍比著頭的港片情節,以下對上,自矮半截,會不會太失台灣金控的對等尊嚴?也被勝利的喜悅給沖昏頭了?
而且進軍港陸,對消費者有何利益?能提供對岸台商何種嶄新服務?也像鑽完地洞後所留下的一團煙霧,不清也不楚。當廣告陷入「獨樂樂」觀點的客戶導向情結,就算片子天搖又地「洞」,也像自己買鞭炮來放,只是放給自家銀行爽,觀眾當然看完不會有任何感動,也不會有多少人被打動!
欲收看富邦銀行達陣香港TVC〈地洞篇〉,請點選http://www.youtube.com/watch?v=FNtYgZHQGQg
對五、六年級生來說,港片可說是走過學生、當兵及戀愛時代的共同娛樂回憶!
透過武俠片、動作片、警匪片、僵屍片、女鬼片、喜劇片、搞笑片、黑道片、監獄片、到賭神、食神、槍神的造神片…,也將這個彈丸殖民之地的風土民情及史地文化,源源不絕輸入我們的島內及腦內中。
在港片長期的洗禮兼洗腦下,就算沒去過香港的台灣人,也因此對許多耳熟能詳的「港式畫面」,到現在都仍能如數家珍。
雖然這支廣告影片,講的是富邦金控,為了參股陸銀,而買下香港港基銀行,歷時五年率先登陸香江,用香港當背景自也無可厚非。但用語、人物、場景,真不真、像不像,可是很難逃出看港片長大觀眾的檢驗眼力!
為了讓廣告片看來神似港片,可看出創意及導演的用心跟用力,從廣東話的對話,印度阿三的警衛,戴盤帽穿卡其制服的港警,到1984年由麥當雄導演的片名「省港旗兵」都被搬出來當對白,為了忠於港味,真可謂是用心良苦!
不過想腳本、拍影片,本就要拍什麼像什麼!儘管片中銀行場景仍不脫「台」味,但意思總是到了!
一陣天搖之後,出現的地「洞」,讓人想起銀行電影,常見的挖地道搬錢片段,算不上新梗!倒是從洞內探頭探腦出現的不是搶匪,而是富邦行員,有意在言外的趣點及潛水進行、突破重圍的寓意!
只是從畫面上來看,以一個堂堂本島金控之尊,進入自家所買的香港小銀行,縮頭縮腦走「地下路線」也就算了,還要自矮半截,以下對上,抬頭仰望一群香港人,被一堆港人當「大圈仔」拿槍比著頭…,若只是為了玩創意,仿港片,這感覺反而有點降格求人,自傷台灣金控併購香港銀行的顏面!
若這樣的腳本,另外的涵意是代表富邦金控登陸香江,正式躋身香港銀行界。但演出以侵門踏戶,去潛入別人地盤,結果你的競爭銀行,還為你鼓掌叫好,這未免也太不合乎邏輯,也過份流於一廂情願的自我導向想法。
至於富邦行員欣喜所說的「我們還要前進廈門」,雖是代表富邦「截直取彎」以香港模式為中繼站,成功與對岸的廈門商銀結為親家,取得進軍大陸銀行的優勢及知識,若早在 一兩 年前「大陸熱」下播出,台灣民眾或許還會同感喜悅!但在開放直航,陸客來台後,對照現在,台灣百業獲利只是「雷聲大雨點小」,不管這支片子如何天搖地「洞」,也好像是剃頭擔子一頭熱,觀眾看完不是不為所動,就是沒有絲毫感動。
也就是說,做新店開張或開幕慶典的廣告,不要只是像花錢買鞭炮,「獨樂樂」放給自己爽就好!
在天搖地動,煙硝迷漫之後,你「洞」燭機先,前進港陸,到底對台灣消費者有何利益好處?能因此提供對岸台商什麼服務?起碼要說清楚,才會有普天同慶的「眾樂樂」感染力,也才不會像片中挖了個地洞,最後卻只留下一團空洞的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