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8 18:08:29瘦菊子

《Moneyball》讀後感

●照片為:數據派棒球作家Bill James

《Moneyball》中文版取為「魔球」,我怎麼想都想不出「魔」字和「Moneyball」一書內涵的關聯,要不是封面早已熟悉,可能以為是作者Michael Lewis的新作品。有人翻成《點球成金》,我覺得與原題相差不遠,和書中表達的重點相符,是很理想的譯名。

《Moneyball》2002年出版,2003年就在大聯盟球迷間不停傳頌,我也買了本原文版回家「供奉」,後來送給了富邦成棒隊總教練林華韋。2004年中文版台灣上市,又引起更大的迴響。最明顯的影響是,緯來在轉播台灣職棒賽時,螢幕上多了投手的WHIP和打者OBP的統計數據,球評楊清瓏也開始以WHIP來論斷投手的表現,多少讓台灣棒球在數據引用上,比過去進步了一點。

《Moneyball》中文版讀到「後記」,Michael Lewis形容大聯盟球團的經營團隊是「俱樂部」,而棒球作家與評論員像是二次大戰支援非作戰任務的「婦女服務隊」,不禁讓我莞爾一笑。台灣職棒球團經營團隊還不到俱樂部的規模,倒和流動攤販接近一點;「婦女服務隊」倒是相當生動,我認為還可以把媒體記者加進去,這是一個共生的小圈,彼此利用、鼓勵、學習,同時一道因循苟且、封閉老化。
書中給我最大的震撼,是新觀念的引進,並徹底實踐在一支球團上,得到初步的成效。同時讓其他球團願意跟進,逐步撼動部分牢不可破的棒球觀念及文化,使《Moneyball》成為新世紀最重要的棒球書之一。

運動家隊總經理Billy Beane,是點爆並主導這場棒球觀點革命的舵手,而「思想導師」則是數據派棒球作家Bill James,所要顛覆的是,不再讓財務資源多寡來決定戰績的高下。故事從Beane高中時代,如何嶄露頭角,如何得到球探的青睞和讚譽,以及在大小聯盟浮沉的過程,由他的親身體驗出發,暴露大聯盟球探挖掘人才的慣性模式,對新秀的傷害,及球員個性缺陷對天分的阻礙。而促使Beane以運動家為實驗基地,引入詳細的數字管理,成為選秀、球員交易與比賽指揮作戰的指導重心。

球探的受挫、揶揄,在前半部占了很大的篇幅;第二章Beane認為,「二十一世紀的棒球球探進化程度,大概跟十八世紀的醫療業相去不遠」。對球探以「五工具」(5-tool):hitting for average(打擊)、hitting for power(長打)、running speed(跑速)、arm strength(傳球臂力)、fielding ability(守備能力),來衡量球員的潛力,感到粗糙、不耐。而Beane助理Paul Depodesta的筆記型電腦中,所呈現的球員各項紀錄統計,則視為最客觀可靠的判斷依據,好像是落伍與先進的對照!

我覺得這有點,像把中醫把脈拿來和西醫的照X光做比較,其實各有優劣。球探的「五工具」確實有其不周延處,尤其棒球賽還涵蘊難以界定的心智範疇,但在挑進農場前,以高壯身材、協調性、敏捷度、運動神經、爆發力等條件,來挑選可塑造人才,仍有其必要。只是不要忘了,外在條件再完美也有缺點,何況條件再好,也不代表未來就發光發熱。或許「條件」不夠齊全,比如不高、太瘦或胖的球員,同樣有可能在大聯盟占一席之地,這要看農場如何塑造、培養,球團如何運用,並在比賽中擴大他的優點。

而傳統數據也存在著種種迷思,不周延處之多,常讓人高估或錯估一名選手的價值。棒球數據大師Bill James,70年代開始,便著力於破解傳統數據的盲點,並開發新的評量數據。以前一般對投手的評價只看ERA和勝場,打者是打擊率、全壘打數、盜壘,守備就是守備率,導致數據「僅供參考」,使棒球難脫人治與主觀印象的操控。我覺得這也沒什麼不好,不確定性增加比賽張力,人為因素之不可測,讓看球的人,對每場球都抱著希望,否則一切按數據操課,就太缺乏戲戲高潮和人味。但對經營者,這是說不通的,尤其對貧窮球團來說,如何以低薪,簽或交易進來有贏球幫助的球員,是非常重要的判斷,那麼統計數字的可靠性和有效運用就十分重要。

作者提到Beane對投手觀點,強調投手不是「高性能跑」或「純種賽馬」,也不以外表或投球技巧來評價,他認為「好投手是能讓打者出局的投手,他們如何辦到則不是重點」。因為他不是球迷或棒球研究的愛好者,也不是球評嘛!這是相當務實的觀點。一個總經理當然重視投手的讓打者出局的能力,那才有更多的勝投到手,而這就就要依賴數據統計和分析。

Bill James的貢獻,就在於從數字中找出該名球員或球隊真正的能力。以打擊來說,比如BRA(打者得分率,Batter’s Run Average,詳細介紹可以看筆名就叫「Money Ball」的作家,發表在超級運動場網站的系列文章),可看出平均每個打數所能製造的得分;GPA(Gross Production Average)解決OPS中上壘率倍率不正確的問題;對投手更重視「與防衛無關的投手紀錄」(DIPS,Defense Independent Pitching Stats),與WHIP (平均每局被上壘率)、Ground Outs/Fly Outs(滾地球/飛球比)、SO/BB、SO/9、H/9、BB/9等,更充實了解投手平均投球內容、特性與Stuff或控球水準,另外還有守備的Range Factor,都比傳統數據更能衡量球員的真正貢獻。

數據必須樣本數充足,長期分析才能看出效益。像王建民在大聯盟的出賽數據,由於樣本少,目前論斷他的價值還太早。而高中球員因為各年級變化性高,各項條件仍在發展中,守備位置也常更動,球賽程度不一,使累積的數據難以客觀評估。延伸到競爭更激烈的大學時代一起統計,較具說服力。這也是為什麼書中曾強調,Beane主控下的運動家,選秀時對高中生球員興趣不高的原因之一。另外也在於高中生的心理素質,一般而言不如大學生好,尤其是自律精神、溝通和吸收能力,大學生要優於高中球員。

第二章講Beane和球探們在選秀會前的爭辯、詰難,是相當精彩的一章。像球探調侃球員身材時,Beane問球探:「你們真的以為我們是在賣牛仔褲嗎?」讓我印象深刻,聯想到中華聯盟不少球員就是「賣牛仔褲」的,也有太多身材不出色的球員,被傳統刻板印象犧牲掉。在台灣,不要說沒有數據佐證,也沒有球探,當然就沒球探報告,挺多靠關係打聽一下狀況,有沒有傷?有什麼特色?而球速與國手資歷往往是標竿。

但數據並不是神蹟的指向,也不在於為球隊挑出一堆未來的金手套或MVP!我想《Moneyball》真正可取的是,以一支低資本小市場的球團,如何以低價簽到市場上被低估的球員。尤其特重長打率和上壘率,這兩大指標是使球隊能得多少分數的依據。他們篤信選球(Plate Discipline)的重要性,在第七章「打擊的死角」就提到:「對打者而言,任何偏離好球帶的來球都是提升上壘率的大好機會。他只需要-不要揮棒!」強調打擊時的自制力,但我不贊同選球是天生的,選球有部分和習慣、專注力有關聯。我和象隊打擊教練李居明交換過意見,他也認為訓練可以提昇選球能力,不過優秀的打者絕對擁有好的選球能力,同時不常去追打壞球,或者放掉進到自己安打熱區的「好球」,跟等球或企圖浪費投手投球數,沒必然的關係!

但這套理論實踐,獲得戰績的印證。從2000年到2003年,運動家隊連四年打進季後賽,01、02年勝場破百,02和03連兩季在美聯西區稱王,從2000年到2004年,光是新秀「三巨投」:B. Zito、T. Hudson和M. Mulder就拿下301勝。以2002年為例,全隊薪資4千1百94萬多美元,美西最低,拿103勝,總薪資不到最貴的遊騎兵的一半(1億6百91萬多美元),而遊騎兵只拿72勝,在美西墊底。從節流與投資報酬率來說,運動家可以說大獲全勝!我個人卻不喜歡身為總經理的Beane,對指揮作戰的總教練,過度約束和干預,你可以說,是為改革老派棒球不得不的手段,然而過分操控,讓教練和球員的自主空間大減,不無傀儡之嫌。

我還是要強調,人性在球賽中的可貴。一名打者前三次打擊全K,最後一打席擊出全壘打,並不比一名4打數都選球選到保送的球員遜。所以書中敘述被低估球員,上到大聯盟奮鬥的歷程,就相當有人情味而感人。像胖捕手Jeremy Brown、球速不快的低肩側投Chad Bradford的故事,都發人深省。雖沒有傲人的身材、球速,卻能在運動家隊點石成金的作用下,登上大聯盟殿堂,一顯身手。只是棒球人才的評估,還是得看長期的表現,Beane讓球探跌破眼鏡挑進的新秀,也不是人人從此鯉躍龍門。像Jeremy Brown在大聯盟的出場數很少,2004年出賽14場,打數13,安打2支,AVG.154、OBP.267、SLG.231、OPS.498、BB/K 1..0,除了OPS一如預期外,其他都不足為道;今年至今出8場,12打數,安打3支,AVG.250、OBP.308、SLG.250、OPS.558、BB/K0.3,略有進展,但都不如他小聯盟和大學時代的表現。

書中最惹爭議的是,以ESPN球評Joe Morgan為代表的「Old School」,抨擊運動家只求上壘、長打,不想以速度和多製造得分機會的作戰模式,雖然數據統計結果,運動家在季後賽和季後賽得分都很高,卻讓傳統派以季後賽輸雙城為由,大加推演數據派的把柄。不以輸贏論成敗,數據派和傳統派是可以相輔相成的。以盜壘來說,如果跑者盜壘成功率高,對方投手動作過大或捕手牽制能力不佳,盜壘為所當為,而且盜壘也是比賽好看、刺激的一部分。

這些從數據上都可以看得出來,而且攻方跑壘速度,會造成守方一定的守備壓力,積極性的跑壘,可能帶來更高的得分效率。再比如打跑或跑打戰術,也要看投手的特性,滾地球投手,造成雙殺比率會高些,打者若雙殺打機率高,便寧肯選擇讓打者自由揮擊。犧牲觸擊則應在非必要不可時使用;比如,想終止連敗、關鍵性一役或季後賽殊死戰,為求一勝,第八、九局落後一分,一壘有跑者下,犧牲觸擊戰術是合理的。但若一名打者做好犧牲觸擊的比率,遠低於他的打擊率或長打率,就機率的選擇,當然不該叫他「點」!就比賽的重要性,及局數、出局數、球數、壘上跑者與分數比,戰術應用有多種不同選擇可供推演分析,配合數據靈活應用、調度,會有更完美的結合。

我想會造傳統派與數據派的爭議,並不在數據運用或戰術恰當與否,我不相信Joe Morgan派或Moneyball 學派會那麼膚淺,不是作者有意製造改革與傳統的對立,就在於Beane的強勢作風,讓棒球人感到受挫和不被尊重,而這部分是可以透過溝通、相互理解,使經驗派棒球人與數據間取得平衡。但數據派如果老要質問球探懂不懂什麼叫「DIPS」?經驗派棒球人則反問:你們會打電腦,但打過幾支安打?投過幾場球?那麼,雙方也就只剩下鴻溝和誤解!

《Moneyball》這本書,給我們愛看棒球的人,提供很多不同層面思考或欣賞棒球的新角度,甚至玩fantasy baseball都大有助益;對球團經營者、總教練及球員,也能有新的啟發。可談論的重點太多了,我無法一一細述,但從運動家身上,看到結合新觀念、新科技、新工具,對一支無力簽下高薪球星的小成本球隊,造成很好的報酬,連鎖效應是藍鳥也見賢思齊,連紅襪這種有錢球團,砸得起錢買「名牌」,都願吸收數據派的心血研發,2002年11月紅襪聘Bill James為「棒球運作資深顧問」(Senior Advisor, Baseball Operations),而紅襪在2004年突破「貝比魯斯魔咒」,贏得86年來的第一座世界大賽冠軍。

《Moneyball》讓我再次見識到知識、統計與網路的力量,及推動改革的領導階層所需付出的毅力和勇氣,使Moneyball不僅僅是銷暢書的名字,也是新的經營典範,也變成棒壇新學派。回頭看台灣職棒,就更明白球團與聯盟所要改革的、建設的,多到我已經羞於啟齒。如果領隊會議、聯盟組織二軍制、選秀制、球探和經紀人制、球員交易及工會的改革或成立都很遙遠,連紀錄的周詳齊備都難以寄望,又怎渴求球團會有Billy Beane這樣勇於改革的總經理!更不敢奢望球團會像運動家隊那樣,聘「Baseball Prospetus」首席分析師之一的Gary Huckabay為顧問!好吧!台灣就是台灣。但書中提到的「換個腦袋思考」、「採納新觀念」等突破性原則,若無法讓台灣球團和媒體、球評等「婦女服務隊」有所警悟,依然陷入故步自封的泥沼,那麼《Moneyball》對我們而言,只不過是讀了一本好書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