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6 21:09:02得得地

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

.
形容人把用完的東西,即時棄掉,沒有好好保存或妥善安排善後工作。我們會稱作「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相似意思的四字句很多:用完即棄、摩登陳世美‧捨棄糟糠,更甚的變種有忘恩負義、恩將仇報、食碗面反碗底、杯酒解了兵權。

對於處理「過時」的關係,中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做了很多殘殺功臣的事跡。為什麼功臣通常都會被殺呢﹖

可能在亂世中,我們需要的是能夠保護人命財產的英雄、手起刀落絕不手軟的職業軍人;在平亂之後的太平日存子,社會需要講究法律、人情,戰爭時那一套生存技巧不合用了。

社會就是這樣的公平無情,視萬物為芻狗;未必是開國皇帝背棄了功臣,而是社會不再需要他們;或者,是他們趕不及與時並進。

社會在不時候有不同的需要;
我們在成長中,也有不同的需要,
因此我們會不斷遇上不同的人,
也不時放棄一些人‧‧‧‧‧



.


鳥盡弓藏
戰國時代的越王勾踐所以能滅了吳國,要歸功手下的兩個大功臣,文的叫範
蠡,武的叫文種。
當吳國和越國打仗的時候,范蠡勸越王暫時忍辱投降,等到時機成熟,反攻回去。他並且不辭千辛萬苦,走烕全國,尋訪美女,在浣紗溪畔找到了西施,把她獻給吳王,迷惑吳王,使他不能專心於國事。吳王迷美色,國勢日衰,而越國在勵精圖治之下,國力漸強,終於一舉發兵消滅了吳國,報了當年稱臣的恥辱。
這時范蠡雖然有功名富貴等著他去享受,可是他一點也不貪戀,隱居田野,過著閑雲野鶴一般的生活。
他並且寫了一封信給文種,勸他也早日離開宮廷,信的內容是這樣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意思是說:你我都知道越王是個只可共患難不能同享樂的人,想當年和吳國打仗時,我們和越王是患難之交,他對我們真是尊敬到了極點。可是一旦滅了吳國,我們若不及早引身而退,可能會惹來殺身慘禍啊!就像打獵時鳥兒都打光了,再好的弓也要被收起來;又譬如抓到了奔跑靈活的兔子,獵狗再沒有什麼用處了,就會被人宰來烹煮吃掉,是同樣的道理啊!
從此,“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就成了兩句有名的成語,形容一些只能共患難不能同享樂的人,同時也可解釋成東西到了沒有用時就被丟棄。

上一篇:社會‧商品化

下一篇:日本‧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