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7 23:45:58得得地
「南社謝氏族譜」和「茶山鄉志」等資料分析南社謝氏在明清時期的
東莞南社村位於南中國,廣東省東莞茶山鎮,南社村明清古村現存祠堂達25間,民居達200多間。據《南社謝氏族譜》記載,南宋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謝希良之子謝尚仁因戰亂南遷,幾經週折定居南社,歷元、明、清近七百多年發展,是一座以謝氏家族為生的血緣村落。經濟開放初期,由於不在高速公路的主幹出入口,所以明清時期的村落得以保存至今。筆者試從民國31年修編的族譜版本中對13世孫謝重華的記載,分析南社謝氏在明清時期的家族發展。
筆者手中南社謝氏是是當時24世孫善寶手輯,與大部份廣東族譜相似,都聲稱自己的祖先謝希良曾在南雄做地方官,而且擁有土地(有地券),為避元朝大軍南遷到當時仍是「瘴癘之地」 的東莞南社(刼);另外三世祖謝尚仁(念三郎)的念,在刼族的名字中,「伯」和「念」是用來代表輩份,念三郎很容易令筆者懷疑是在整編族譜過程中,不小心地錯誤礇入。 第一頁的「族譜凡例」、第5頁的「南社族譜序」使用永曆4年即順治7年、第8頁的「重修族譜序」用康熙10年及第11頁的「族例并引」用康熙40年等都是13世孫重華立的。可見自明未清初的數十年間由他主導了南社謝氏的家族發展。直接地說他才是建構今天南社村的「始創者」。他由明未到清初,築城牆、組織鄉勇、使用銃炮抗流寇、經歷康熙初年的遷界海禁及後來沙田開發。當中對於新資源(沙田)的開發,涉及大量械鬥,使用先進的兵器及實用的戰術。13世孫重華帶領謝氏家族在群雄中脫穎而出(沒有被其他族姓吞併),下開後來數代的安穩富饒。
第1頁的「族譜凡例」提及「黃文節公修譜七世以上……」大概可知之前已有一個版本的族譜,而他是再修光版片本。另外更悤調始祖初期隻身到茶山時,只時住土草舍芧及與諸姓雜處,當其時此地仍有其他族姓,但是為什揦謝姓能在其他姓氏中突圍而出,成為南社的大族,卻未有交代。而且南社原名南刼很可能是南方原居民刼族的聚居地,而筆者在2006年10月的實地考察中卻發現不到任何刼族的特徵 ,如祟拜婆大、公王壇及法術等故事。筆者只是發現在關帝廟裡面有祟拜金花婆婆及奶娘等,是比較早期的南方神祇,相信這是一條漢族村落。
第5頁「南社族譜序」是重華在永曆4年(即順治7年)修立,當中提及族譜於11世別駕豫膺公時(萬曆48)即重修大宗祠(萬曆41)之後7年 ,即是該族族譜很久之己經修訂過。序中提及宗族的重要性,所以要修族譜;但卻沒有直接提及當時村中環境、各大小宗的狀況和社會政治狀況。該序用年號是南明的永曆4年,筆者相信此時北方滿族政權仍忙於內部權力及資源分配的問題,皇權仍未伸展到當時仍屬烕遠的南方。另一方面也可能在政治正統承繼上,南社謝氏仍奉當時的南明為正統。在地方上可能會與奉清朝的族群有斗爭。
第8頁重華在康熙10年再一次重修族譜,開頭說明 「族之大事有四,建宗廟以序昭穆、置賞田已祀祖先、築書院以興人文、修族譜以明世系,缺一不可。」 此時巳經過了「遷界禁海」(順治18年到康熙7年)的時期,南社猤是在遷界之內,謝氏不但沒有受遷界的影響而致損失,反而可以在 康熙10年前,建宗廟、置賞田、築書院,相信他們是政策的受益者之一。至於以什揦方法、形式獲益則有待開發掘。
第11頁康熙40年立「譜例并引」也是以13世孫重華名義立的。篇中再一次確定各房的分派,承認一世祖為謝希浪,三世祖兄弟分二人,四世祖兄弟分三人等。另外他又確立有直系兄弟及橫列聯系兄弟之子孫,規畫以後寫族譜的要求。這是他最後一次修訂族譜,「譜例并引」差不多是他整頓族群的次序及名份。筆者大膽假設族譜是他部份「遺屬」。
以重華名義立的序及例有四篇,另外在他時期建造的有兩大建築「關帝廟」及「圍城牆」。雖然沒有記錄是由他主導興建及修輯,但作為當時族中的領導人物,筆者相信沒有他的認同及支持,是不可以成事。
關帝即是關羽,是三國的時代劉備手下的一名大將。中國歷史出現很多英雄豪偉、賢臣良將,他們死後,在不同的時間及地方受中央朝追封及人民的祟拜。在眾多的傳統神祇中突圍而出成為地區性或全國性的主流祟拜。他在文化層上代表人民追求的報國的忠義、濟困扶危的仁義、俠儀等信念。筆者相信這反映主流文化的價值觀,也是當權政權有意動國家意識信念一體化的結果。雖然關帝祟拜始於三國卻盛於清朝,這可反甅出傳統帝制政教相輔,統治機構為求更高的絕對權力、往往把君權與神權雙雙融合,清政府鼓吹人民崇拜關帝,並把努爾哈赤說成關羽的化身。在第19頁的「建關帝廟頭門兩廡引」說到南社原供奉關窈於偏避樟岡之側,後來移置東門外,康熙36年(1697)加建「頭門兩廡」,成為該村最大的神廟,重華由最初的承認南明(序中使用南明年號永曆)到後來使用康熙年號。他大興土木擴建關帝廟,政治上轉ɜ表明對滿清政府的效忠,籍而取得皇權對他們擁有土地及地方武裝力量的合法性。
第60頁「南社圍賦」及第62頁「本圍譙樓誌」提南社圍牆始於祟禎17年即「甲午年本鄉寇變」之後,築圍牆,置裝備,共302丈,5尺城樓共31座,裝備有鎗刀、牌棍、快鉋、弓箭、銑炮、彈子、銃引、石頭、火藥等。裝備數量及種類悤勁,擁有當時先進的冷兵器和火器;而「守城歌訣」及「守圍規條」細緻描寫出巡打更、持械瞭望的重要,更「不許以童雅頂替」,戰略及戰術合理。使南社村擁有有效的御敵能力,並非一般普通流寇可以攻佔;另一方面「諭帖」中提及「四野逢起,人心惶惶,別鄉有種無定性之人,圖一時豐富……」使村民想到自己是處於危難之中,所以可以合理化武裝自已,使組織的戰鬥心理架構與一支軍隊無異。
第68頁記載祟禎16年,因有流蔻入侵南社,所以鄉民便自組防衛隊,設置器械旗幟弓矢火藥銳炮等。經過數輪攻防戰之後,終於失守,賦寇進鄉掠奪,損失慘重。賦寇退後,決心築圍城牆。篇中提及築圍城牆在一年之內 。但是如果從地基到圍牆及敵摟重頭開始,不可能一年之內完成。筆者相信圍牆是把當時己有的更樓或敵樓聯系起。即是明未之前,這裡己有流寇、宗族械鬥,所以要修築更樓,添置兵器。第72頁「諭鄉人守圍及巷戰法」提及攻城之法有三,包括「偷開」、「嚇開」、「哄開」以及破解之法。書中提及的攻守戰術,分析賦寇的心理。明遼流寇集體意識薄弱,不暗巷戰的特徵,就好像自己也曾是流寇之一。對戰士平常時的守城訓戒,合符一般軍隊的規則。相信執筆者己據領軍知識非一般農村老百姓。
南社作為南方的宗族村落,卻擁有如正規軍的裝備和組織,甚至有僱用的保安(有點類似現代的僱庸兵)。相信廣東由唐宋朝的「瑤刼獠僮」等土著依山而居,刀耕火種到明清期間,文化上是雖然屬於中國,但卻是經濟獨立,擁有自己圍城及武裝力量、高度自冶的宗族村落。他們各築圍故牆、設置兵器、雇用士兵,實行聯宗合併,為爭奪利益互相械鬥。朱熹所提倡的儒家宗族和諧社會「敬祖先、修祠堂」,在數百年之後在的廣東,卻成為人們攀附皇族的工具,以及地方宗族的控產集團及械鬥單位。他們為了利益及生存,改姓忘宗,實行聯宗大合併,大大違返原本朱熹所提倡拜祖先的意思。南社謝氏在明清時期的家族發展,正反映出嶺南廣東在宋朝理學遺風的帶領下,藉覑沙田及農業的開發而致富,從「蠻夷」之地,走向自治宗族社會中,完全融入中原的文化圈。
參加書籍
南社村‧樓慶西‧河比北教育出版社
南社謝氏族譜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index.php/product/%e5%a8%81%e7%88%be%e5%89%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