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8 10:07:38黑白咖啡~

台灣電影都是以家為出發點嗎?~

在看完金馬獎之後~
對台灣以前那經典興盛時代的片子有很大的興趣~
會想說那時為什麼台灣電影會那麼受歡迎~
反觀現在~
台灣電影就沒什麼人要看了~

在民國五0年代有很多人崇洋~
父母親為了小孩的前途而送到國外去~
於是中國傳統“家”的關念就愈來愈疏離~
以台北為一個基準~
而在五0年代是剛好台灣十大建設正要起步的時候~
尢其是這個時候正缺人~
所以編劇以這個為出發點吧~
想出這個故事~
而且片中歸亞蕾和張小燕有一點認不太出來~
但聽聲音就知道是他們了~
至於柯俊雄還蠻好認的~
我認為當時的導演運用了創新的手法來詮釋這部戲~
但可惜的是這部片有一點怪怪的~
可能是黑膠帶子轉VCD吧~
但看完覺得還不錯就是了~
值得推薦~

白景瑞的作品有不少創新的紀錄,不論在「新娘與我」中,或是在「家在台北」裡面,「家在台北」講述三個故事,在大開場裡,所有角色齊聚國際機場,然後散開各自發展故事,在第一個故事中,『張小燕』所演的角色是全段的靈魂,當年還是青春活潑小妮子的『小燕姐』,飾演一名期盼到美國生活定居的少女,為了到美國不擇手段,甚至願意嫁給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 …. ,張小燕在此片當中將一個任性自我的女孩,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欣賞本片的同時,別忘了注意張小燕的演技;在另一段「家在台北」的故事中,柯俊雄飾演一個歸國的水利專家,但大家都不知在成功男人背後,在故鄉台灣台北,有一個一直為丈夫默默奉獻的糙糠之妻,由歸亞蕾飾演,她將一名犧牲自我、刻苦耐勞的傳統女性,表現的很成功,因此也因該片獲得當年的金馬獎和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家在台北」的拍攝手法與剪輯方式,不比「新娘與我」遜色,實驗性相當成功,呈現當年社會現狀,並有反省當代社會心態的意味。

  在國片史上《家在台北》是第一部明確地將台北呈現為國家都市的國片。這其中所反映的政治意義是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政府已經在退守台灣十年後逐漸朝本土化的方向發展[1]。相較於一九六三年李行導演的《街頭巷尾》中的台北不過是隨國民政府逃難至台灣的外省百姓暫居的住所(街、巷),隨時等待機會「回家」(大陸),七年後的《家在台北》中這個家已由大陸換成了台北。而且透過自美國返國探親的遊子與學人觀點,台北「家」的地位在影片的片頭一連串的國家文化符號--舞龍(獅)、國劇臉譜、國慶煙火與表演等--的烘托下更加上了一層「國」的內涵。影片似乎也是代替國民政府在台灣逐漸失去美國穩定支持的國際變局中,向大批留美學人所發出的認同呼喊。

由於《家在台北》所關注的是國家的認同,台北其實只是代表國家的象徵,影片中並沒有深入探討都市生活的內涵。倒是由於台灣與美國在經濟發展與現代化腳步上的落差,使本片在呈現台北時,所刻意強調的反而是台北的「鄉土性」。因此本片雖然與《台北發的早班車》同樣利用都市/鄉村二元對立系統。只是在本片中負面的都市換成了美國,正面的鄉村則成了台北。片中所製造的美國印象是夏之雲夫婦口中所說,在紐約使人變成「一部機器」的忙碌都市生活,是冷露有錢而無情的富商先生,以及破壞他人家庭的美國壞女人。相對地這些都市的特質在台北這個都市完全不見蹤影。以都市空間而言,除了機場、偶爾瞥見的大樓與大馬路,以及冷露充滿西方現代藝術感的新居之外,片中所呈現的台北幾乎是與鄉村相去無幾的田園或小鎮風光。不論是夏之雲的父母親在山上經營的牧場、河濱的足球場、冷露的朋友所開設的育幼院或是吳家賣泡菜的菜市場,都是在強調台北人性與鄉土的一面。真正反映出台北都市的現代氣息的,反倒是白景瑞導演習自義大利重形式表現的現代電影風格--多重敘事觀點,切割畫面,主觀的鏡頭以及具有濃厚象徵意義的配樂。現代都市因人際關係密切特有的複雜性與「共時性」沒有出現在故事中,卻在影片試圖透過分割畫面同時敘述三段故事中、似乎有自主意志的鏡頭去反映角色複雜的心理時,或是片頭融合了國樂、西洋古典與流行音樂風格的配樂中被暗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