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06 14:33:24單純

「A shoot」:一個拆解的能量‧一份自由與孤單的感受

作品名稱:郭家祈 《A shoot》〈A片〉
展覽名稱:〝豆皮-勞動藝術2〞
展覽地點:豆皮文藝咖啡館
展覽日期:2003.9.9-14

進入《A shoot》,在字義上或許首先引人進入一個舊有對〈A片〉的指涉概念,並檢視場中紅色紗帳所圍成的遐想空間。紗是艷紅的紗,床是深藍的彈簧床,在這個帶有俗艷暗示的場域裡,邊角卻置放了一個身穿白紗禮服的模特兒新娘,新娘身上少的一隻手臂正躺在床上和一隻嘴巴打了叉叉的miffy布偶以紅色布條奇怪的糾纏著。靠牆面的是一張木條釘成的長椅,上面立著一面比照拍片現場的紀錄板,紀錄板上佈滿─一張張的照片、密集的映出了各式的人體:局部的、特寫的、撩人的、暗示性的,林林總總的影像。而相鄰的兩面紅紗帳上也貼了幾楨放大的相片。與整個紅帳緊鄰的是一台桌上型電腦以及一台冰箱,冰放了裝有照片的玻璃瓶罐。

雜亂、充滿訊息,或許是進入這個空間後興起的感覺,它似乎不是這麼引人遐想。裡面運用了相當大量的符號語言 :《A Shoot》有一射、一發的意涵,更遑論副標〈A片〉裡強烈的性暗示;「紗帳」是為了圍起一個假想自己房間的私領域、「床上的布偶」亦具有此意含;「新娘白紗」是其中一張照片裡的男孩兒所穿過的衣物,與《A片》呈現一種諷刺狀態;「冰箱」冷藏了記憶片段、罐裡的東西是被攝對像所用過的物品,象徵感覺的凍結、屍塊的存留;「電腦」展示的是整個事件發生的過程,從開始在網路上徵求身上帶著疤痕的模特兒,到整個拍攝期間的互動,刻意呈現一股紀錄的味道。而牆上一張張原該屬於女體寫真的人像,卻夾雜著生活記憶式的攝影手法。合該唯美的人體卻帶了一些疤,有些甚至不是完整的。在局部的影像中又摻上幾幅姿態撩人、符合作品性暗示的照片。若說某張照片能挑起感官的興奮,在下一張卻又即刻讓人降了溫。「這究竟是種什麼《A片》」? 在這些被刻意還原的元件中,是什麼故事被敘述?若是敘事,為何隱悔不明?在矛盾、混亂中,這些片段究竟要拼湊什麼?

在豆皮這樣一個公領域的空間裡,擬造一個私密柔軟的房間,藉著作品名稱產生與〈A片〉關係的認定,這應該是個反體系的嘲諷。〝紅色的紗是性的暗示,長度的丈量仿照了自己的房間高度。這是一個私密領域進入公眾領域的挑釁。〞而放眼望去,一瞬間感官的確一度被裸體的、暗示性的影像撩動。但仔細一看,這哪有一般訪間所見A片的影子,充其量不過是裸露了身體的紀錄照。這發現,動搖了心中既定的概念。猜疑著,或許是創作者不夠成熟吧?深入影像,發覺這些軀體撇除掉某些刻意撩人的姿態外,主角的條件並不出色,甚至身上都帶有疤痕、缺陷,這使得敘事鮮明起來。攝影若是帶有一種死亡性格,那麼眼前的影像與紗帳裡主人翁所用過的物品,便匯聚成屍體,召喚記憶、漫天撲蓋過來。
「影像,兼具紀錄、紀實功能,卻也可能是模擬真實的敘事,讓人信以為真」這是現代人面對影像普遍的矛盾情節。場中故事是真?是假?紗帳旁的電腦似乎成為偵探的最終依歸,因為它紀錄了創作者構思、徵詢模特兒到拍攝的半年間所發生的點滴和創作者的思辨。但,謎底真是如此?在偵探一波三折的懷疑後,「不確定」的感覺充斥著作品也充斥著偵探自身。或許,電腦的存在是在場裝置氛圍的強力共犯,正準備給予偵探狠狠的一擊。

「矛盾」、「不確定」最終成為結實累累。符徵、符碼在這裡彼此矛盾、血淋淋的被解構,連或許稱得上唯一可依靠的、真實的「紀錄性」,也在這僅僅是建立在被攝者與拍攝者基點上的封閉場域中被「作者已死」的宣告,打得煙消雲散。就像齣嘲諷劇:在人們慣於依賴工具理性所建立的一切體系後,過度的系統化、規格化、體制化的生存方式,是否早已讓人遺忘了成為一個自由人的主體生命意志?慣於依賴簡單的模式呼吸,或者就像個工廠的電路板般?郭家祈的作品,像個層層相裹的機關般,引得解謎人不住的趨前;也像個新媒材,任由觀者的理性先行,在經過矛盾、懷疑、衝撞後,開啟全新的主體感受經驗。哪怕最終的答案是一片「虛無」,也正是在此主體的生命力、想像力迸發激發出全新的能量與生命的可能性。

〝我,就是要大量引用色情,色、顏色、所有有關情色指涉的符號,但其實全然不是那回事。這一切只關乎我與一群人的記憶以及傷痛的剝除、生存的證明。〞非關真實也非關報導,最終這只是一張張曾經旅行的票根:以時間、心力兌換成的證明─為得是將記憶置外於主體。並引領每一個曾經行旅的人進入一個拆解的能量、進入一段共憶、進入一份全然的孤單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