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也是一種歷史性存在——[自我是什麼東西]29
我們已肯定人根本是活在意義世界之中,意義的本質就是通向永恆無限,而其實現的途徑唯一,就是自覺地創造。這時,心靈的自由形式與生命的意義內容合一,這才是當下完整而圓滿的自我,所以才說「當下即是」,或者也如孔子所說:「我欲仁斯仁至矣!」(我基於自由意願想要實現自我的價值需求,立刻就可以通過創造的行動而實現。)
以上所說的是一個真實存在於眼前當下現在的自我。但自我卻還不僅是這一層涵義,他還可以推展到一個更豐富的層次。
我們曾說自我有他的形式與內容,他的形式就是自由自覺的心(這是虛的無限),他的內容就是經由心的創造而不斷增加的道德經驗(這是實的無限)。虛的無限是指心的本質當下就是無限,實的無限卻是得在量上無窮累積以指向無限。那麼有一個問題就出現了,這些被創造出來的道德經驗、意義內容,是儲存在什麼地方的呢?它們又是如何點點滴滴累積起來以致於愈來愈豐厚的呢?
首先我們當然可以說它們就保存在人的心裏,而形成人心的內容。當然這不是指機械的事件記憶或資料儲存(就如同電腦的記憶體),而是指意義的儲存。意義是如何儲存的呢?它當然還是得憑藉某一些事件,但卻不止是事件或感官經驗的本身,而是兼帶著藉這些事件而呈現的意義一起保存下來了。這些有意義、價值、真情、真理或「道」蘊涵在其中的事物與經驗,就稱為道德物、道德經驗。於是當這些往日事物、經驗從我腦中浮現之時,一種永恒的感動、悅樂也會同時在我心中再度湧現。
例如花園中的玫瑰自開自落,它們只是自然物,但當其中一朵被人摘下來送給情人的時候,它就因傳達了情意而變成道德物或禮物了!接受的人也會感於這份情意而將玫瑰珍重收藏,即使枯萎了仍會將花瓣夾在書裏。結果過了二十年,偶然翻開書,飄落那一片花瓣,想起前塵往事,還會紅飛兩頰,甜在心頭哩!這就是所謂保存在人心中的道德經驗。
其次,這些意義內容也可以從人心往外投射而保存在文字紀錄或紀念物之上。紀念物就如前述的玫瑰花瓣,常以禮物、信物、遺物等身份而被收藏保存。至於文字紀錄(廣義的文字包括聲音、影像,所謂多煤體)就更是主要的保存方式,因為文字語言更能細膩深入地保存意義發生時的情境,而更有利於意義的保存、感情的傳達。當然,同樣的這也不止是指文字紀錄的本身,更是指在字裏行間躍動的意義、感情或「道」,即所謂「意在言外」。而這也就考驗著紀錄者的功力與見識。太史公作史記,並不寫流水帳,而是就一個人的一生行誼中,選出一兩件足以表顯其人精神風格的予以記敘描寫,卻巨眼深心,遂使價值風采,躍然紙上。
而這種種形態的保存儲藏,就稱為「歷史」,當然這是指意義的歷史而非事件的排列。於是人的生命自我遂也就以歷史的方式存在,而特顯其豐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