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1 14:09:55曾老師的學生

不怕打擊,就能成長

        又有一次有人問我:「修養到您這樣的程度,大概已經心如止水,不會再有任何煩惱了罷!」
        我說:「那裏那裏!」其實只要是人,就永遠都會有遭受打擊創傷的可能。如果人都心如止水,沒有了喜怒哀樂,那不就變成死人了嗎?
        那麼既然如此,人還有什麼必要修心養性呢?原來修養的目的並不是要達到再也不會失敗受傷煩惱的地步。(就這一點來講,連孔子都做不到,所以他才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而是提高我們的警覺,能在心理受到打擊的時候,儘早察覺這受創的事實、承認自己的確受傷不要硬拗,然後趕快穩住局面不要讓情勢惡化,再勇敢面對找到受打擊的原因(包括外在的技術性原因和內心的動機性原因),加以反省改善、轉化消除。因此我回答問的人說:「我也是會有煩惱的,我只是可能比別人早一步察覺、早一步穩住、早一步扭轉局面罷了!有時候因為及早化除,以致在表情、情緒上好像看不出我曾受傷的跡象,事實上那裏是如此呢?」
        其實及早反省改過除了避免創傷惡化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就是將負面的創傷轉化為成長的養分。原來人所有的品德、智慧、能力、經驗,都是從先受到打擊再被逼面對反省成長而來的。(孟子說:「人之有德慧術知,恒存乎疢疾。」)說起來,我們成功之後,回首前塵,還該感謝那些我曾遭受過的打擊才對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