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5 20:01:14曾老師的學生

【愛情是什麼東西】10

愛情為什麼總在確定與不確定間飄盪?

要實現愛情理想,自由是第一道要通過的關卡。這意思乃是說,要把愛情(以及情人的生命)重新放在一個完全放開而沒有任何保護的境況中,去驗證愛情的真假。
原來生命存在的第一層原理(或說本質原理),就是「不確定性」,也就是無常性、無保證性、變化性;而說穿了其實就是自由性,因為自由的本義就是無所限定。愛情既然是生命的最直接表現(最符應生命本質、也最能逼顯生命本質的表現),當然也是以此為第一本質。
但這所謂本質卻是一種弔詭的本質。乃因自由、無所限定即表示不可能有任何本質(任何本質都是一種限定),所以生命與愛情都是以「無本質」為本質的。這表示生命的當下存在與愛情的當下呈現都是兩可的:可能好也可能壞、可能真也可能假、可能生也可能死、可能愛也可能不愛。這從正面來看,是生命愛情處處充滿著新鮮與神秘、浪漫與美(當此一剎那是好是真是生是愛),但從負面來看,生命愛情也處處充滿著危險與幽暗、可疑與可怕(當此一剎那事實上是壞是假是死是不愛)。
我們因此瞭解為什麼當人陷入戀愛,心情總是忽喜忽悲,一下子在天堂一下子又掉到地獄,剎那間便已不知在兩極間擺盪了多少遍。
當然,所有情人都是願望他的愛情事實上是好的美的真的活的浪漫的神奇的。這於是必須導出生命與愛情的第二原理(或說圓成原理),就是「確定性」,也就是常性、可保證性、永恆性,而總之是一種理想性。
原來,自由基於它不可限定的本質,雖然常善於呈現出新鮮神奇、活潑流動之美,卻也因此無法貞定、無法完成,除非它能自我發展出它的第二本質以自我貞定、自我完成。這第二本質就是愛。
當然,第二本質不能違背第一本質,愛也必須是基於自由而發出,才會是真愛。換言之,真愛並不違背自由,反而是自由的最高存在形式或最充分呈現。乃是因為真誠的愛,化除了自由的可能危機(飄忽無憑、危疑不安),卻實証了自由的可能美妙(新奇活潑、浪漫神秘)。
不過,愛雖然貞定了自由(呈現了自由的勝義),卻不能取消或否定自由。所以,真誠懇切的愛對自由的貞定僅只有當前這一剎那的效力,而不能自動延伸到下一剎那;下一剎那仍是完全的開放自由(下一剎那仍是什麼都可能發生,包括正面的浪漫與負面的危疑),它的貞定仍有待於下一剎那的真愛。
我們由此了解,愛情生活為什麼是沒完沒了的,不管過去的歷史紀錄是多麼美好(我們真誠相愛三十年),下一剎那依然是全新的考驗,歷史紀錄並沒有任何必然保證。(雖然有蓋然的保證,但面對當下非此即彼的事實,或然率又有什麼意義?)
——因此,孔子雖認真做人了一輩子,依然只能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我雖認真修養了一輩子,但就敢保證以後的日子都一定是好人了嗎?恐怕頂多只能保證我會持續認真做身心修養的工夫,以期待自己還是個好人罷了!)
真的,愛情也是如此永無必然保證,只能相互期勉一直用真誠的相愛去貞定每一個剎那。此之謂生生不息,日新又新。
從以上的理論分析,我們確認了在愛情生活中,自由與愛的微妙關係(互為本末,彼此圓成)。當然,我們現階段的討論重心依然是自由,所以我們比較強調自由的不可或缺,即使自由可能會帶來許多凶險與傷害,我們也必須不懷疑、不逃避,勇敢地通過自由這個關卡;以證明自己的愛是真愛,然後,才有可能走通愛情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