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9 23:59:15橘子貓

嗯,對啊


文/橘子貓

我真的很喜歡發語詞。

雖然沒有什麼意義,而且大多數時候是被拿來應付別人用的,但還是很有趣。

如果是一群不太熟的朋友遇到了,講話時用「嗯,哦,對呀,然後?」的機會就會多很多。但因為講話的習慣不同,表示的意思就不同。有些人會重重的說「嗯」來表示認同,有些人說「嗯~」的時候,看起來就像是正在轉動腦袋用力找話題的感覺。

字的特性就在於聽起來的感受是什麼,那它就代表什麼。

被歸類在毫無意義的發語詞跟語助詞,跟塗在麵包上的奶油一樣,微微地,不具重要性。可是少了這些,不管是說話還是麵包都會變的很無趣。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麼巧妙的存在,不突出不顯眼,從不主動發表想法,也不太反駁別人的意見,但對於認同別人有很強的執著。更巧的是,她也喜歡用「嗯,對呀」來附和別人的意見,就像是加油棒一樣的只發出認同的聲音。

這是一種好習慣。

用簡單的話來應付別人,就是一種社交禮貌。
比起什麼都不說,或是寧可只說真話的人的這兩種人來說,會應付別人的人其實更體貼一點。在別人說完話後,隨口說個什麼都好,還可以給說話者一個台階下。至少有發出聲音的人看起來比較認真,在開會發呆的時候不會被發現。

沒有意義的字眼,一旦具有了社交價值,就變的深不可測,更重要的是這些字眼都有鼓勵的,正面的意思在裡面。

所以被應付的人不會被激怒,你也不用想很多話題,就可以假裝你的靈魂一直都在現場,最棒的是你可以一直重覆使用這些字眼,不會有詞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