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09 16:47:47維尼婷

人本教育v.s 成本教育

我很喜歡人本的教育理念,小時後因為聽說讀森小要住校,就馬上打退堂鼓了。可是,最近無意間有機會翻閱一些人本理念的書,深深被感動到,我認為這種教育就是我要的,不論是以前、現在、未來,我都是深信人本的理念的。教育應該是以學生為本的,可是,台灣的教育一直是以考試為本,所謂成本主義,指的是以「成」績為「本」的主義,很多人當老師常常是為了想要將以前老師不好的部分改掉,把好的部分保留,可是,現實方面來看,一個班級人數這麼多,課本又是上課一定要教的內容,有很多理想,可是必須經歷了很多挫折,例如:教學認真學生不領情、重視培育學生思考不等於學生好的成績表現、班級經營花掉一堆時間而沒有空實施自己的創意教學,只好用傳統式講述法將課趕完了事…那麼,能堅持創意教學的老師又剩多少呢?

理想和現實畢竟有差距,有人選擇「從善如流」,最後還是匯歸考試取向,因為會當老師的人求學過程本來也就是比較乖,所以聽話是他們會做的事,一但發現理想好像沒有用(因為短期就要有成效是不可能的),成績比較重要的概念(在求學過程中一直被培養的)就會浮現出來。還有一種,是憤然退出教育界。

身為教師,應該要把教育學生當作是一件重要的事。

很多老師固然是很努力在教學方面,很盡力的善用課堂每一分鐘,絕對讓學生一堂課學的滿滿的,可是,即使老師出於一片傳授知識的善心,若是每個老師都這樣,那學生又如何消化的了了?如果不顧學生消化的了消化不了,沒有察覺學生對學習的反應是越來越遲鈍,上課參與度不佳,那麼老師看似「有效率」的授課反而會變成了學生學習「沒效率」的原因,如果有個老師上課一直趕進度,可是學生沒辦法跟上進度,久而久之就落後了,而老師觀察學生的成績才知道學生的吸收力不佳,卻又不是以鼓勵的方式鼓勵學生趕上進度,反而是說成績差的要想辦法旁聽以前的課。這樣子不以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況為考量,是有在把人當人對待嗎?難道學習、成績,就比人還要重要嗎?如果說一個學生在某個學科學習過程中被老師以警告方式、批評、或是辱罵方式對待,他一定對這個學科灰心到了極點,還可能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史英的書「從森林小徑到椰林大道」描述到:很多老師感嘆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難教了,可是森小的老師會檢討自己的問題,耐心的和學生溝通,即使學生不耐煩、即使家長也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接受者,若有學習方面的問題,其實老師要負最多責任,這並不是說學生無理蠻橫老師還必須道歉,而是說,學生如果行為偏差,老師必須運用同理心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有所覺察是非對錯,學生如果課業方面學習沒有興趣或學不好,老師若真的為學生好,應該鼓勵學生走自己喜歡的路(只要是正面的不是為非作歹都應該鼓勵),很多學生求學時代一直被壓抑著唸書,出社會之後開始像飛出牢龍的鳥,開始做一堆反社會的事,或是出社會找到工作就不願意唸任何東西了,反正唸書只是為了考試,工作了就不用考試了,唸書幹麻?

對知識的渴求本來是教育所想達到的目標,可是正如史英先生所言,過多的老師都將雞毛(成績)做令箭(人生最重要的事)舞,直到所有學生都對知識倒盡胃口。李遠哲先生在台大演講時說:「考試考的是人類已經解決的問題,別人都已經去做了,當你把所有時間放在考試,你一輩子就會被糟蹋掉」他分析自己學習的歷程,過去累積很多知識,隨著歲月都慢慢地忘掉,沒有多大用處,但是很有用的是:「自己學東西的習慣,是一輩子享用不盡的」(出自商業周刊2005.4.25「第十名狀元」),這就像是我們上課時老師一直提到的要培養學生帶的走的能力,可是,多少人以後成為老師之後做得到這一點呢?老師若做不到有時候不是老師個人問題、是大環境的問題、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想要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會不會反變成「逼」著學生培養帶的走的能力?還是培養出學生帶走一陣子、出社會後又全部奉還的能力呢?事實上,帶著走的能力應該是與生俱來的,不是用教的、用考的、用勸的,就可以產生。

我說這話可不是為反對而反對,我深深相信,人與生俱來就有各種不同特殊的氣質、才能,所以老師要做的事情是幫助學生找出自己的特色,人的潛能一旦發揮,那是老師給學生還有價值的禮物了,比第一名或考上台大還重要。史英在書中有提到一次日全蝕的實驗,他由葉子的空隙篩下的日光,而想到看日蝕不一定要用底片,所以假設紙片就可以看日蝕了,全校目睹他假設至實驗成功,還有一次,全校搭船出國遊玩的夜晚,他暈的不醒人事,耳邊仍然聽到其它老師在討論海為什麼是藍色的?

就是這樣的精神!老師就是具備了這樣的求知欲!將知識融入經驗的精神,才有辦法不用言語而能說服學生求知的趣味,老師並不需要做假,求學問本來就沒什麼真假,只是「體制內」的教育要求學生即使不願唸書也一定要唸,逼我們違反內心真正的希望而一直唸書考試,不然就會被老師一直釘,從小老師就灌輸我們唸第一志願高中就自由了,唸國立大學就自由了,可是我一路這樣走來,生活是苦多樂少,反而是以追求知識為生活樂趣的教學-森小,不被教育部承認、也不被廣大群眾所瞭解,而被貼上「體制外」學校的標籤。「體制」是什麼?好像一被標明是「體制內」就代表了合理和主流。大家太習慣「體制內」所賦予的保守光環,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體制「外」也可以是一種教育。

森小的特色是學生少、學生須住宿過團體生活、不以考試、過度學習為教學目標。很多人一聽就緊張起來,會說:「不考試,那怎麼考的上大學,未來怎麼辦?」因為有這種顧慮的人很多,所以,森小學生也很少,你若有這這種顧慮,可以說是「正常」的吧?在台灣反正就是和大家一樣就正常,和大家不一樣就反常,無論事實真相是如何,因為全台灣人口去掉森小的學生、家長、老師,其它人都是站在同一陣線的,堅持不考試就不行,我們不必爭論怎樣想是正常怎樣是不正常,重點是,我覺得真惋惜,真惋惜台灣的莘莘學子,每天早早起來,睡都睡不飽,就在模糊的視線之下出門,到了學校早自習或上課不小心睡著了,還會被叫起來或被責罵。這種生理心裡都「失調」的情況,算什麼培育「國家未來的棟樑」?不要揠苗助長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可是,一代一代,大家都是這樣走過,覺得一定要經歷這些過程,可是,是「一定」要嗎?多少的天才,可能只為了追求要和大家一樣平凡,而被埋沒了?人本教出來的學生並非都是拒絕聯考的小子,也不是教學生恨考試,反而是現在的教育,不用特意教就可以讓學生痛恨考試,考試有其必要性,卻沒有其重要性。

可能有人會覺得,填鴨縱使不好,體制內的學生比起森小學生,記了還要多的東西,可是,如果長期的來看學習的情況,填鴨培養出來的學生,並不是一定有自學能力,只有讓學生在在學時培養出主動追求知識的能力,才真正是有用的。

拿我自己的學習過程為例,我喜歡看課外書,到考試就看越凶,我國中老師很$%^&,她都會再三告誡我們不要一直看「閒書」,考完試有空才看個一兩本就好…,可是,課外書是「閒書」的話,那課內的書又有用到哪裡?讀課內書也只能應付考試,還不一定唸了就會考得好,可是讀課外書可以讓我增加思考、娛樂生活、有學習的對象,所以我的金庸幾乎都是“分段”在高中段考前看完的,大學聯考前就已經全部讀完了。

那老師要怎樣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呢?現在網路發達,各種書籍資訊隨手可得,老師可以提供這方面的網址、雜誌名稱,自己先示範自己是怎麼透過這些資訊學習的,例如看國外的電視台學習美國文化(網路上可以看國外新聞、再不然英文雜誌也有很多資訊),如此一來,上課怎麼會枯燥呢?上課又怎麼可以枯燥呢?我們投注我們的青春和父母的血汗錢,可不是只甘於拿著國立大學的文憑離開而已,我自己常會想說,老師不幫助我們加強英文這方面,那我們就自己加強,可是又常常覺得,不知道自己是不是on the right track,也不知道學到的對不對,若是考試到來,還是得暫捨理想,先唸考試要考的,可是一堆無用的考試、作業卻常常讓人學期初忙到學期末,很無奈,又不得不妥協。

台灣人從小接受教育就習慣於一直接受,把大家都做的事視為天經地義,可是,沒有什麼是「一定」的,我只有看到積非成是、越來越走向學歷掛帥的社會,沒有看到幾個真正的人才,我們多半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對事情沒有看法、都大學了卻不關心自己的國家、唸研究所是因為大家都唸,我不是批評誰,其實我也是我批評的對象,我在學習過程中也是一直很重視成績,我一直受這種教育的洗腦,如果有錯也絕不是我單方面的錯,只不過,我過去一直被學業表現牽著鼻子走,為了成績高興、難過,很可憐也很可惜,很多人也和我一樣被這種體制犧牲了,有人會怪自己,而結束自己的生命,或感覺自卑逃避學習,也有人一帆風順不知人間疾苦,壓迫自己的學生或孩子,這是我們的教育!

我的父親是典型的那種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人,我的母親是opposite,她從來不期望我要表現的如何如何,她只希望我快樂,並在我壓力過大的時候幫我減壓,我並不會因為媽媽不給我壓力而放鬆,也不會因為爸爸一直逼迫我而表現更好。我爸爸一直寄那種學歷很重要、公司用人考量學歷等等的文章,而我媽媽總是讓我看士農工商行行出狀元的報章雜誌。如果和我爸爸談話,不聊功課的事他是沒多大興趣和我講話的,可是和媽媽說任何事都可以聊的很久,因為她不對太多事預設立場,對於我和她不一樣的想法,她不會批判也不會堅持自己有理。在這種情況下我產生了矛盾的人格,崇尚人本又不敢不照大家走的路線走,我是很難過自己有這種矛盾的情境,可是往好處想,這樣我才可以體會兩種極端的苦與樂。

那我為什麼比較偏人本思考呢?因為我的求學過程中,有些老師,很站在學生的立場幫助我的時候,我的感激促使我以後也想用這種方式對待學生。其實這樣的老師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兩個,可是他們的幫助讓我一直無法忘懷,也讓我那段時間對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離開他們之後仍然不時想到老師對我勉勵的話,在我課業表現不如意時,我會記得老師的鼓勵而重拾對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有自己unique的價值。

而我母親有意無意中都流露人本的教育理念,她並沒有去學習或看人本的書籍,可是在她的觀念裡面,小孩子雖然不懂事,是需要被教和被尊重的,她對我的尊重讓我也尊重她。她從來不指揮我做這做那,或是逼我去學什麼,偶有小表現就鼓勵我(即使沒表現也會鼓勵我),也讓我的創意有伸展的時候。當我爸爸死命追問我成績的時候,我都提心吊膽的報喜不報憂,而我媽媽則是看到「疑似」成績單的通知單就會先幫我藏起來,連拆都不會拆開,我反而把考的不好的科目先告訴她,再和她討論不好的理由、可以加強的後續辦法,她也只是聽一聽並不會真的很在乎我唸書方面的事。

我高中的時候,一個理化老師,和我媽媽有相同理念,常常上課的時候講一些人生大道理,她最重要的任務好像就是要逗我們笑,她希望我們上課能愉快,還常常告訴我們:「即使你這次考試考不好,你很難過,假設過了二、三十年,你在來看你的成績,你還會覺得有什麼好在意的嗎?如果真的有什麼好在意的,應該是在意自己竟然為了成績讓自己難過那麼多天吧!」有的老師會因為學生成績差而打學生,我國中的時候這種事層出不窮,殊不知,成績是一回事,人格又是一回事,為什麼成績不好就要蒙受人格羞辱呢?(再重複一次:是有把人當人對待嗎?)這種違反人本的概念是不會教出對學習有興趣的學生的。

如果將台灣企業界、學術界、金融界、文化界等等的名人仔細研究,會發現:王永慶、張忠謀、黑幼龍、嚴長壽、林懷民、李遠哲等等,他們的學歷很高嗎?扣除李遠哲,其它人是因為台灣教育培養他們走到今天成功的地步嗎?在看看國內大學教授,多少都是到外面「取經」回來的?「本土博士」又具備了什麼研究能力?我們的教育不知道到底花那麼多精力和時間是「教」了什麼又培「育」了什麼人才?

我可不是說,成功的人不需要讀書,也不是想貶低學歷的重要性。很多人的成功,不在學歷的高低,可是,我們當然也不必要每次一提到這些名人就把他們不高的學歷拿來當話柄,而沒有深入去探討人所以成功的因素。

當我說「成功」,絕對不是說一定要像以上所提到這些人一樣賺大錢做大事業才算成功,一個成功的人,會讓自己過快樂的生活,他知道自己要什麼,也願意盡所有力量去追求理想,如果追求不到或有挫折,他會思考下次如何可以更好,並且不氣餒的一再嘗試。

聽起來會很理想嗎?一點也不,其實教育無非就是要培養人有自主性的、正面的思考,只是我們的教育沒有尊重學生的需要,一味將學生全部往考試路線打壓,我們社會已走向高學歷化,可是,憂鬱症和自殺的比率也隨之成正比。當然有人會說,以前他們那個年代唸書壓力更大,學生也不會動不動就想不開啊,沒錯,可是這種「過去」的定律已經不適合拿來假設這個時代學生的想法和作為了。現在是個資訊快速氾爛的時代,學生的注意力不再只是學校方面的功課、成績,還有更多更多,過多的資訊和疏離的人際關係讓很多人覺得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什麼才是有用的?

談起教育現象,是講也講不完的,我並沒有大聲疾呼教育部或社會大眾一定要將森林小學的理念大力推廣,可是,我們能做的事,就是不要再站在自己的角度對待學生或孩子,還以為自己是為下一代好,教育者應該要有自知知明,這種窒息的愛,不會有成效的!





hef1987 2009-10-19 15:24:57

打個小廣告:p
如果不合適的話再請您刪除噢!
秋季的人本教育師培課程即將在10/28開課了,如果有興趣的話,歡迎來進修噢:)
課表請見師培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hef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