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0 21:00:39winnie

脆弱的力量~很棒的演講分享

影片轉載自http://www.ted.com/talks/lang/chi_hant/brene_brown_on_vulnerability.html

先講個故事,幾年前,有個活動策劃打電話給我,因為我要辦一個講座,她打給我說:「我實在想不出來,在傳單上要怎麼介紹你。」我想說:「為什麼想不出來?」她答:「看過你演講,我想應該稱呼你為研究員,但我怕這樣寫,沒有人會來聽演講,因為研究員都很無聊、無關緊要」好吧!然後她說:「但我喜歡你演講的原因,是因為很像在說故事,所以我要稱你為說書人。」我內心學術、沒安全感那面就跳出來「妳要叫我什麼?」她說:「說故事的人啊」我心想:「何不乾脆叫我魔法小精靈?」「讓我想一下」我鼓起勇氣,我想:我是說書人.我是定性研究員,我工作就是搜集故事,也許故事就是有靈魂的數據,或許我真的就是說書人,我就說:
好吧!你就叫我研究說書員。」她就回:「哈,沒這東西」所以我是個研究說書員,我今天要告訴各位的,是關於看法的擴展,我要分享給各位幾個故事,是我研究的一部份,這部份徹底的擴展了我的觀點,並確實改變了我生活、愛、 工作、為人父母的過程

這是我故事的開始,當時我還是個年輕的研究員,念博士第一年,我有個教授告訴我們:「是這樣的」「你無法測量的,就不存在」 我想他只是講些好聽話而已,我就說:「真的嗎?」他回:「千真萬確」 你們要明白,我學士、碩士都念社工,我的博士學位也是社工,所以我的學術事業,都圍繞著一些相信「生活很混亂,愛它吧」的人,但我是那種「生活很混亂,那就收拾整齊,並收進便當盒裡」的人,我想我找到我的路,發現一個能帶著我的事業,社工常說的一句話,偎緊工作令人不舒服的部份我則是那種,遇到不愉快就趕緊想辦法對付他並拿A,我這樣催眠自己,對此很期待,我想,這就是我要做的大事了,因為我對這些混亂的話題有興趣,但我想讓他們變得不混亂,我想搞懂他們,我想徹底研究這些,我知道很重要的事 並把秘密找出來分享給大家。

所以我從"連結"開始,因為,當了十年社工,你會理解到,連結就是我們都在此的原因,這是我們生命被賦予意義的東西,一切都與這相關,不管你跟哪個領域的人聊天,不論是社會公平、心理健康、受虐與疏忽照顧,我們知道,連結,感受到彼此的連結是,在神經生物學來說,是我們天生的,我們在此的原因,所以我想,我要以連結開始研究,我想你們都經歷過,老闆給的工作評價,可能會是37件極佳的表現,但有一件是--尚待改進 (笑聲) 你腦子只會想這那尚待改進的事,我的研究也是這樣,因為當你問人們關於愛的故事,他們會告訴你心碎的故事,當你問人們關於歸屬的故事,他們會告訴你那些他們被排除在外的椎心經驗,因為當你問人們關於連結的故事,他們會告訴你那些分離的故事。

所以很快的,研究開始的六週後,就是這件不知如何命名的事,讓連結瓦解,我不懂也從未見過,所以我將研究暫停,我想,我一定要知道這是為什麼,原來就是羞恥,羞恥很好理解,就是害怕失去連結, 我的哪些部份,如果外人知道了,會不會不想與我往來?羞恥,我可以告訴你們是普遍存在的,我們都有。那些沒有羞恥心的人,沒有同情心與人類連結,沒人想談羞恥,越不談感受越大,鞏固羞恥的東西 --這種「我不夠好」的感受,我想我們都經歷過「不夠徹底、不夠纖瘦」 「不夠有錢、不夠漂亮、不夠聰明」「不夠有才」支撐這種極痛苦的脆弱感的是這種,為了要有連結 我們必須讓自己被看見,真的被看見。

各位都知道,我恨脆弱,所以我想,這是我用量尺贏回來的機會,我一定要搞懂這東西,我要花一年的時間,破解羞恥,我一定要了解脆弱是如何運作,我要打敗它,我準備好了,也很興奮,各位也知道,結果沒有很好!你們都懂,關於羞恥我可以講很多,但會佔用到其他講者的時間,我可以告訴你的是,研究最終,這是我十年的研究所學到最重要的其中一件事,我的一年變成六年,數千個故事,數百個面談,團體會晤,某階段還有人寄給我日記手札,告訴我他們的故事,六年間有數千筆數據,我也大概弄懂了。

我有點明白羞恥是什麼,是怎麼運作的,我寫了本書,出版了個理論,但有件事還是不對,就是,我將我訪問過的人,分為兩組,一組是認為自己有價值的人--這也是核心的部份,個人價值感--這些人有很強的愛與歸屬感,另一組是掙扎的人,他們總想自己是否夠好,兩組間只有一個可變因素,有強烈愛與歸屬感的人,與掙扎的人之間,只有一個可變因素,這就是,那些有強烈愛與歸屬感的人,相信他們是值得愛與歸屬的,就這樣,他們相信這是值得的,對我來說,困難的部份,唯一讓我們無法連結的部份,就是害怕我們不值得彼此連結,這個在個人以及工作上來說,我覺得我應該要更精確理解,所以我將所有的訪談裡,看得出個人價值感的案例拿出來,只看這些人,這些人有什麼共同點?我對辦公用品有點龜毛,但這是另一個故事了,我拿了個分類文件夾、一隻簽字筆,我就想,這研究要怎麼稱呼?我想到的第一個字就是「全心全意」,這些都是全心付出的人,以強烈價值感活著,所以我在資料夾上這樣寫,並開始看我所找到的資料,事實上,我所做的是,前四天都密集研究資料,回到最初的訪問、故事、事件,主題是什麼?模式是什麼?我老公帶孩子出遠門,因為我整個廢寢忘食,我狂寫資料,進入我"研究員模式"我的研究結果是這樣的,他們共有的是勇氣
(courage),我想簡單解釋勇氣(courage)與勇敢(bravery)的不同,勇氣最初的定義最早變成英語的時候,是拉丁字源cor,表示"心(heart)"而它最初的定義,就是全心全意講述關於你自己的故事,所以這些人,有著承認不完美的勇氣,他們有同情心,對自己好之後對別人好,因為,後來發現,你要對別人有同情心,就一定要先對自己好,最後,他們都有著連結,這是困難的部份,就是"真實性"的結果,他們願意放下他們想成為的自己,為了做真正的自己,而為了與人連結,就必須這麼做。

他們的另一個共通點是這個,他們坦蕩的接受脆弱,他們相信,讓他們脆弱的,會讓他們美麗,他們並不是說脆弱是很自在的事,也不是很痛心的事,從我早期"羞恥"訪問中發現的,他們認為脆弱是必須的 他們談到願意先說「我愛你」願意,去做那些,不保證美好的事,願意在乳房X光檢查後深呼吸,等待醫生回電,願意投入一場戀愛,不論結果好不好,他們認為這是很基本的。

我個人認為這是背叛,因為我發了誓要做研究,研究的定義就是控制和預測、研究現象,就這麼簡單,控制和預測,所以我原本的任務,控制和預測變成發現到人們都與脆弱一起生活,並停止控制和預測, 後來導致我有點小崩潰,應該是這樣,沒錯,我稱為崩潰,我心理醫師稱為心靈覺醒 心靈覺醒好聽多了,不過我確定就是崩潰沒錯,所以我把工作放下,去找心理醫師,告訴你吧,當你打電話給朋友並問他們:「我想我需要看心理醫生了,你有建議誰嗎?」的時候,就瞭解自己是誰了,我五個朋友都說,「真慶幸我不是你心理醫師」,我就說:「你這什麼意思?」,他們就說:「我只是說說」「別帶你的量尺就對了」 好吧!

我找到了個醫師,我第一次與Diana的會診,我帶上我的清單,就是全心全意訪問清單,並坐下,她說:「你好嗎?」我說:「我很好啊」 她說:「你怎麼了?」我的心理醫師也看心理醫師,因為每個人都有心事,然後他們胡扯的功力都很厲害,然後我說:「是這樣的,我在掙扎」,她說:「掙扎什麼?」我說:「我跟脆弱槓上了」「我知道脆弱是丟臉和害怕的核心」「為了自我價值的掙扎」「但似乎也孕育出了」「喜悅、創造力」「歸屬和愛」「所以我想我遇到困難了」「我需要幫忙」「但是,不要跟我講」「我家庭怎樣」「我童年怎樣的廢話」「告訴我怎麼做就好」,謝謝!我問:「很糟吧?」她答:「不好也不壞啦」 「不就這樣」我說:「天哪,我完了」是也不是啦!我看了一年的醫生,你們知道有些人,在明白脆弱與溫柔很重要之後,會舉旗投降,A:這不是我的個性 B:我不跟這種人交朋友,對我來說,很像長達幾年的街頭鬥毆,打鬥很激烈,脆弱揍我,我打回去,我輸了,但卻贏了我的生活

所以我繼續這個研究,花了幾年時間,試著搞清楚這些全心全意的人,他們所做出的選擇,他們怎麼應付脆弱感的,為什麼我們如此掙扎?只有我與脆弱掙扎嗎?不是,這是我所學到的,我們麻痺脆弱,例如我們在等待重要電話時,蠻好笑的,我在推特和臉書上打了「要如何定義脆弱?」「為什麼會感到脆弱?」大概一個半小時後,我收到150個回覆,因為我想知道,大家的情形,找老公幫忙,因為我病了,而且才新婚、向老公求歡、向老婆求歡、被拒絕、邀人去約會、等著醫生回電、被辭退、辭退員工--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生活在脆弱的世界裡,而我們應付脆弱的其中一個方式,就是麻痺脆弱感

我認為這是有證據的,證據存在不只是唯一理由,我認為這是美國史上,越來越多負債、肥胖、成癮、依賴藥物、成群的很大原因,問題是--這是我從研究中學到的--你無法選擇去麻痺情感,不能說,我不喜歡這感覺,脆弱感、悲傷、羞恥 害怕、失望等等,我不想要有這種感受,去喝啤酒和香蕉堅果鬆餅解悶,麻痺這些感覺,我知道這笑聲,我把你們的生活都研究透徹了,天哪被發現了,要麻痺難過的感覺,就要麻痹憐憫、情感,你不能選擇性麻痺,當我們麻痺這些,我們麻痺喜悅,我們麻痺感激,我們麻痺快樂,之後感到痛苦,然後追求目標與意義,之後感到脆弱,然後去喝啤酒和香蕉堅果鬆餅解悶,如此變成惡性循環。

我們必須想想,我們為什麼、如何麻痺,並不一定是因為習慣了,我們會做的另一件事,是確定那些令人不確定的事,宗教已從信仰與神秘,變成確定的事,我對、你錯、閉嘴,就這樣,就是確定性,我們越怕,就越脆弱,然後更害怕,有點像現今的政治,沒有談話,沒有交談,只有責怪,你們知道研究上怎麼描述"責怪"嗎?釋放痛苦與不安的方式之一,我們追求完美,世上唯有我希望生活如此,但不這麼稱心,我們選擇將屁股的脂肪抽出來,並拿去豐唇,我希望幾百年後的人們,會對此瞠目咋舌。

我們追求完美時,最危險的,就是要孩子完美,跟你們講怎麼對待孩子吧!他們生來就得掙扎以達目的,當你手上抱著完美的寶寶時,我們的工作不是說:「看看她,真完美」「我的工作是讓她保持完美」 「確定她五年級時選上網球隊,國一跳級念耶魯」這不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工作是看著他們說「你知道嗎?你不完美,你生來就得掙扎」 「但你值得愛與歸屬的」這才是我們的工作,如果一整代孩子都這麼養,那今日的問題都可迎刃而解,我們假裝我們所做的,對他人沒有影響 我們在他人的生活中都是這麼做的,還會合作完成--不管是財政援助或油輪漏油、產品回收--我們假裝我們所做的,對他人沒有極大的影響,大公司們,我們沒這麼好騙 我們只要你們老實的說聲「對不起」「我們會彌補」。

但還有別的方法的,我留此作結,這是我發現的:讓自己被看見,最深層的那面,脆弱的那面,全心全意去愛,即使不保證有回報,即使很困難,尤其身為一個家長,我告訴你們,當我們恐懼時,表達感激與喜樂,是很痛徹心扉的,當我們想:「我能否這麼愛你?」,「我能熱情地相信嗎?」「我可以對此勇敢嗎?」的時候,能夠停下來,別把一切想的太糟糕,然後告訴自己:「我很感激」「因為會感到脆弱代表我還活著」最後,我想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足夠了,因為如果我們都能,相信自己「我夠好了」 那我們便會停止抱怨並開始傾聽, 我們對身邊的人會更溫柔仁慈,對自己也會更溫柔仁慈就這樣,謝謝各位。

翻譯內容轉載自http://www.facebook.com/notes/%E9%99%B3%E5%AE%97%E4%BB%81/%E8%BD%89%E8%B2%BCbrene-brown-%E8%84%86%E5%BC%B1%E7%9A%84%E5%8A%9B%E9%87%8F/10150104404650496



圖片轉載   周書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