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器
分享
雨水收集器: ~文章摘自綠建築宣導手冊~
希望我們以後多珍惜水資源.尤其如果要栽種植物在屋頂.又能收集雨水灌溉是很好的概念.又不浪費水資源.一舉數得.也希望政府趕快正視環保問題.要補助這些好的措失.不要一天到晚只會選舉...禍國殃民啊....
地球的表面3/4 是海洋,海水約佔96%以上,可利用的淡水僅佔約2.5%,而其中約
1.7%貯在南北極及冰川,而可利用的地下水約佔0.76%,湖泊約佔0.1%,河川水約為
0.0002%;而台灣年平均降雨量為2515mm,為全球年平均降雨之2.7 倍,豐水期(5 月-10
月)降雨量佔全年78%,降雨豐枯不均;河川坡陡流急,80%之河川逕流量入海,取用水
量低,真正可用之水量大約只有20%,且人口稠密,台灣每人每年的可用水量與世界平
均值相較只約為1/6 而已,屬缺水地區。
在降雨分配不均下,必須依靠種種的截留及貯留技術貯蓄雨水,在傳統的水資源工
程(水壩或需鑽井至很深的地層取水)已對日漸龐大的水資源需求不勝負荷,且優良的
壩址已不易尋覓,而地面水資源和地下水已開發殆盡,如何將80% — 直接奔流入海的
雨水取之利用,即「雨水資源再利用」實為當務之急。
一根草一滴露,如果每一個人可以善用家中屋頂的排水管線,發揮創意,設計一個
可以立即使用的「初水分離裝置」,爾後加入適當管線及儲水桶,即可以對於水資源的
珍惜展現更有力量的行動。
2004 年「艾利颱風」造成桃園地區大停水長達19 天,你還記得嗎?如果你能歷歷
在目的記得當時的處境或感同身受於同胞的苦難,那下面的文章和活動,將是你立即可
以體會及身體力行的。
台灣年平均降雨量為2515mm,為全球年平均降雨之2.7 倍,豐水期(5 月-10 月)降
雨量佔全年78%,降雨豐枯不均;河川坡陡流急,80%之河川逕流量入海,取用水量低,
真正可用之水量大約只有20%,且人口稠密,台灣每人每年的可用水量與世界平均值相
較只約為1/6 而已,屬缺水地區。
水壩建設不但不是治根的方法更是破壞生態系統的殺手,而地面水資源和地下水又
已開發殆盡甚至造成地層下陷,如何將80% — 直接奔流入海的雨水取之利用,即推廣
「雨水資源回收系統」,實為當務之急。
一根草一滴露,如果我們可以善用家中屋簷的排水管線,發揮創意,收集雨水,應
可有效的解決水資源不足的窘境。但由於剛落下之雨水(以下簡稱為初水)內含濃度較高
之空氣懸浮物(俗稱酸雨)及屋簷(集雨面)上之雜物,如:灰塵、鳥糞、垃圾等,不宜回
收使用,應予以分離,故本單元活動希望各位同學能夠:設計一個可以立即使用的「初
水分離裝置」,功能是:讓雨水可以從初水經過一定量的時間後,再予以回收使用。而
後段流程,只要再結合適當的管路配置及儲水桶,即可回收較乾淨的雨水,用於澆花或
清潔,相信這對於水資源的珍惜將會是更有力量的行動。
知識小塊/重要知識:
(知1) 都市化與水環境
臺閩地區至2000 年底,總人口數約為2,300 萬人,這裡面有1,737 萬人是居住在現有的446
處都市計畫區、46 萬2,348 公頃土地內;臺灣的總都市面積占土地面積之12.4%,都市中人口占
臺灣總人口之77.9%,即臺灣每100 人當中,有78 人居住在都市計畫區內,且居住在僅僅12%的
土地內;這代表過多人口之集中,在都市化的影響下,很可能造成更大範圍的水資源損耗。都市化
造成之水環境問題如圖2 所示。
資料來源:廖朝軒,1999。
圖2 都市化面臨水環境影響及解決對策
都市化對水環境之變化的主要因素可歸納為:
(一) 市區街道擴大化
地表不透水區域包括屋頂、街道、人行道、停車場等;不透水區域之增加將會減少雨水滲入土
壤之機會,結果不但減少地下水補注,同時造成大雨量無法在短時間內消化及河川水量減少等問題。
(二)人口密度高度化及生活水準提升
人口密度高度化及生活水準的提升造成經濟活動的活躍,導致用水的需求量增加,生活、工業
廢水亦隨之增加;水需求量的增加及地下水涵養量減少造成都市承受乾旱能力減弱。
(三) 土地利用密集化
土地利用密集化造成原有社區池塘、綠地減少,導致都市區域之地表面含水量減少;而生活水
準的提升及人口密度高度化造成居住在都市民眾普遍使用空調設備、交通運輸設施及相關電器用
品,這些人造熱源多且集中,而都市熱源的累積將使都市區域之氣溫往往比鄰近區域來得高,都市
都市氣候
變化
河川基流量
減少
都市承受乾
旱能力減弱
洪峰流量
增大
河川、地下
水水質惡化
環境生態
改變
都市化
市區街道擴大化生活水準高度化人口高密度化土地利用密集化
國立內壢高中 蔡廷科老師
-18-
氣候為之改變。
綜上所述,由於市區街道擴大化、生活水準提高、人口密度高度化及土地利用密集化,各因素
相互影響的結果造成都市區域整體的水土保持能力降低,市區排水管網的設置加速了地表逕流的集
中,導致集流時間的減少及流速的增加,除了導致區域性淹水災害發生的頻率增加外,亦減少了地
下含水層的補注。
台灣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造成都市化,大多數對逕流的處理觀念皆以遮蔽雨水(不透水鋪面—
水泥鋪面)和加速由建築物排出的方式處理,即集中末端處理的排水概念,由於這樣的逕流處理觀
念使得現有都市區域缺乏保水機能,因而易於發生都市型水患、水資源不足等問題,因此我們應該
重新思考都市發展與水循環的關係。
(知2)綠建築「水資源指標」之涵意
依據綠建築評估指標之涵意,所謂「水資源指標」,係指建築物實際使用自來水用水量與一般
平均用水量的比例,又名「節水率」。而其用水量評估,主要包括廚房水龍頭、浴室蓮蓬頭及廁所
馬桶等,以及雨水、中水再利用之評估。該指標除希望在建築設計上積極採用省水器材,達到「節
流」的目的,並鼓勵採用雨水及生活雜用水之循環再利用設計,達到「開源」的功能。因此,為達
「水資源指標」之「節水率」,在建築設計上可依下列3 個方向進行規劃。
(一) 採用省水器材
在住宅用水調查中,顯示衛浴廁所用水比例約佔總用水量的5 成。過去 ,許多建築設計常採
用不適當的豪華用水設備,造成很大的水資源浪費,如這些用水設備全面採用省水型,必能節省不
少水量。以洗澡為例,淋浴及泡澡用水量差異甚大,淋浴方式每人每次用水量平均約70 公升,而
泡澡方式則在150 公升以上。然而,現在台灣的建築設計每戶家庭大多設有兩套浴缸,甚至裝置按
摩浴缸之家庭也不在少數。但根據調查,多數民眾考慮衛生及省水因素,逐漸改採淋浴而閒置浴缸。
因此,在建築設計上,應儘可能取消浴缸改用淋浴,不但可以節約用水,且閒置浴缸亦為一種資源
浪費。然而,不只是住宅建築應多選用省水型器材,其他類型之建築物,特別是公共建築物包括政
府機構及學校等更應率先全面換裝省水器材。以水龍頭為例,公共場所以洗手情形居多,只要換裝
省水型,即可在不知不覺中節省至少50%用水量。在馬桶方面,無論是採用省水馬桶或換裝成兩段
式沖水,均可節省大量用水。
(二) 設置雨水貯留供水系統
所謂雨水貯留供水系統,係將雨水以天然地形或人工方法截取貯存,經過簡單淨化處理後再
-19-
利用為生活雜用水的作法。雨水再利用不但可用在農業灌溉或工業及民生用水之替代性補充水源,
也可用為消防用水之貯水水源,對減低都市洪峰負荷有所助益。台灣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約
2,500mm,約為全球降雨平均值的3 倍,雨量可算豐沛,但是受制於地形條件,以致每年約有5 成
左右降雨直接流入海中,甚為可惜。雨水再利用系統是由集水系統、水處理系統、儲水系統及給水
系統所組成。首先以集水系統收集雨水,經過管線流至處理系統,處理完後再流至儲水系統中,最
後再經由另一套管線送至用戶使用。雨水收集可以利用建築物屋頂的落水孔,將雨水導入設於地下
的儲水槽,也可以興建蓄水池直接儲存雨水,經過簡易處理後,做為建築物或住宅的沖洗、空調或
澆灌等雜用水之用。
(三) 設置中水系統
中水係指將生活廢水匯集處理,達到規定水質標準,在一定範圍內重複使用於非飲用水及非
與身體接觸用水。大區域中水系統,可結合機關大樓、學校、住宅、飯店等區域集中設置,將這些
區域或大樓的污水就近收集、就地處理、就近回收使用。中水可廣泛用於沖洗廁所、清洗車輛、綠
化、噴灑街道,或作為景觀用水及河湖補充水等。由於中水系統係利用污水回收,其淨化設備遠較
雨水利用系統昂貴,經濟效益亦較低,但在水源供應上,則中水系統較雨水系統穩定,其實兩者在
實際應用上若能同時考量,則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因此,未來在大規模社區或重大建築開發案中,
如能導入雨中水系統,對水資源的再利用,以及在環保、節能工作上都有其正面的貢獻與意義。
綠建築水資源指標之計算基準,目前分為住宿類建築及其他類建築兩類。由於現有用水量調查
多偏重在住宿類建築,且住宿類建築也以民生用水為主。因此,水資源指標對於住宅類建築採實際
節水量的計算為主,而其他類建築則以簡易的省水器材採用率來衡量。目前我國一般住宅平均每人
每日生活用水量因計算基準、居住環境等差異,而有不同的參考數值。綠建築水資源指標之計算基
準係以假設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為250 公升,訂為一般住宿類建築用水量衡量標準。住宿類建築之
水資源指標(亦即實際節水率WR) ,可依式(1)來評估,此計算指標WR 必須低於0.8,才符合「綠
建築」的獎勵水準。其他類建築因缺乏用水量調查資料,因此以省水器材採用節水率WE 為衡量尺
度,此計算指標WE 必須高於0.8,才符合「綠建築」的獎勵水準。
(知4)整體雨水回收流程
由於污染,清潔的水源越來越少,世界上普遍存在缺水現象。雨水作為一種清潔水源,對其進
行科學有效的收集就顯得很有意義。在山區,建造自來水處理設施和將自來水輸送到高地很不方
便,但是山區的雨水較為豐富,可將雨水收集後,滿足飲用水的要求,解決了山區人民的生活水源。
在城市,可把雨水收集後係統儲存,應用於灌溉、衝廁、衝洗車輛以及用於補充景觀水。本產品充
分考慮到不同用途的雨水收集,分挂壁式和落地式兩種。
收集流程:雨水粗分→初雨拋棄→在線過濾→雨水收集→雨水儲存→分質供水。
1,雨水粗分:雨水從屋頂匯集後進入落水管,與雨水同時進入落水管的樹葉、樹枝等粗大雜
物被過濾網阻擋,雨水則進入收集器;
2,初雨拋棄:屋頂是露天的,容易受到污染,雨水衝洗了房頂等受雨面的灰塵、以及可溶的
與不可溶的雜物,因此這部分雨水被稱為初雨,應被拋棄。這類水一般直接排放;
3,雨水分質收集:當降雨繼續進行,雨水經過無動力在線過濾器,進入第收集器的雨水在流
經過程中完成了在線過濾,去除了雨水中2mm 以上的雜質進入第一個收集器,這類水可以用於澆
花,衝地等;進入第二個收集器,這類水可以用於生活雜用,如衝廁所、洗澡、洗衣服;當雨水進
入儲存器後,這類水經過殺菌即可直接飲用,也可以煮沸飲用。
看看人家.想想自己..
(知5) 一些國家收集利用雨水的做法和經驗
新加坡:珍惜水資源 建起“集水區”
新加坡國土面積640 多平方公裡,人口420 多萬,水資源總量6 億立方米,人均擁有量
211 立方米,排名世界倒數第二,是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據統計,新加坡日均用水量110 萬~130
萬立方米,年均供水量4.8 億立方米,其中約一半水量從鄰國馬來西亞的柔佛水庫經管線引入,另
一半則從境內本土採集。受島國地質條件限制,新加坡嚴禁開採地下水,以防止地面沉降,因而獲
取水資源的主要途徑就是採集雨水。新加坡一位政府部長曾說過:“每一滴落在新加坡土地的雨
水,我們都會想辦法把它收集起來。”經過多年的實踐,新加坡政府成功地採取了適合島國特色的
集水區計劃,在規劃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利用等方面,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積累了一整
套行之有效的經驗和辦法。
一、集水區規劃建設:新加坡地處熱帶,赤道型氣候明顯,長夏無冬,降雨充足,年
均降雨量在2400 毫米左右,每年11 月到1 月為雨季,雨水較多,降雨特征為密度高、持續時
間短、分布面積小。由于沒有河流,新加坡的主要水源就是降雨,因此修建了許多蓄水池,水
通過集水區收集流入蓄水池,輸送到水廠進行處理後進入供水管網系統
二、集水區的環境保護:新加坡政府對于集水區的環境保護十分重視,制訂出台了
嚴格、詳細的規定,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工業布局和用地規劃。
2、監測水質及控制污染。
3、廢污排放監測。
三、集水區的綜合開發:近年來,新加坡政府開始著手大力開發集水區的綜合職能。
新加坡公用事業局推出了一項簡稱“ABC”的計劃,即“活躍、美麗、幹淨”(Active,
Beautiful, Clean),清淤疏浚,美化環境,配套建立休閒娛樂設施,使這些蓄水池及河道不
但能夠收集雨水,而且也變成民眾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根據世界水資源權威機構的評估,新加坡每年的“水量流失”只有5%,是全球失水
量最低的國家,新加坡政府公用事業局也因而被列為全球最佳水務管理機構之一。目前,新加
坡政府開源與節流雙項並舉,提出開發四大“國家水喉”計劃,即天然降水、進口水、新生水
和淡化海水,正在向著實現水資源自力更生的目標努力,而其中適合島國特色的集水區計劃無
疑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
印度:集雨已見成效區域 地下水位穩定上升
位于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幅員遼闊,地理和氣候條件差異很大,從北到南既有白雪皚皚的
“花雨雪國”,也有森林蔽野的莽莽高原,還有幹旱少雨、人蹟罕至的拉賈斯坦沙漠。由于大部分
地區屬于亞熱帶氣候,因此印度一年中有半年的時間氣溫在30 攝氏度以上,這使得很多地方幹燥
少雨,旱情頻出。很久以來,印度人民就開始在生產生活中收集雨水,一些專門用來收集雨水的裝
置和傳輸系統在印度隨處可見,甚至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對于印度這樣一個擁有10 多億人口,且水資源比較短缺的國家來說,把身邊雨水盡可能
多地收集起來再利用,已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一個重要舉措。
在印度,不少家庭直接將雨水從自家屋頂引入到院內蓄水池,通常一個雨季收集的雨水
就可以基本滿足一家全年的用水要求。正因為此,很多農民在蓋新房時,都會提前預留出修建蓄水
池的地方。在修建蓄水池時,他們會在池裡放置一些鵝卵石和粗沙,雨水經過沙石的簡單過濾,就
可以飲用了。在屋簷上,主人一般會設計出突出的溝槽接收從屋頂流下來的雨水,再經過導管進入
地面的蓄水池。在村莊一些空曠的地方,農民還會用水泥磚石等材料修建一些簡易儲水池,主要用
于農作物灌溉。
統計數據顯示,印度鼓勵雨水收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據印度雨水收集組織近日公
布的一份報告稱,通過充分收集及利用雨水,印度一些城市的地下水位穩定上升。新德裡11 個雨
水收集項目資料顯示,兩年中該市地下水位上升了5 米─10 米。但不容忽視的是,在未開展雨水
收集區域的地下水位仍然呈下降趨勢。報告認為,不“捕捉”雨水是一種國家性浪費,以新德裡為
例,年降雨量為611 毫米,城市面積是1486 平方公裡,假定收集效率是50%,每年可收集4500 億
升水,相當于整個城市水需求量的35%左右。
國立內壢高中 蔡廷科老師
-26-
美國:鼓勵雨水收集利用
在美國,雨水收集的英文是“Rain Harvesting”,意思是像收獲莊稼一樣收獲雨水。
美國雖然水資源豐富,但也非常重視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盡管在大城市很少看到雨水收
集利用的設施,但不少城市早就建立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當維修城市供水設施時,就啟用雨水收
集利用系統,以保證市民的用水不會中斷。在美國郊區和鄉村,多數人居住在獨棟樓房裡,有雨水
收集利用的便利條件,而近年來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收集利用雨水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所有的水都是雨水。”這是美國雨水收集利用專家理查德·海尼忱經常說的一句話。的
確,不論是地下儲水層的水,還是河裡、井裡的水,最早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當雨水落到地面,
透過土壤、石層滲灌到地下儲水層,帶上了礦物質和鹽等有益于人們健康的物質,然而也帶上了對
人體有害的工業化學元素及各種細菌。“收集的雨水質量,一般來說高于地下或地面的水。”這是
得克薩斯州水資源開發理事會一份研究報告的結論。該報告指出,對雨水的收集利用不僅可減輕人
類對水資源的壓力,保護環境,還可避免人們飲用含有多種有害化學元素的水。最明顯的是,雨水
一般比地下水質要軟得多,這可以節省地下水處理中使用的軟水材料,也可在洗滌時節省肥皂、洗
滌劑等。
在城市和郊區,人們收集儲存雨水可應付停電斷水等緊急情況,在邊遠地區可應對幹旱
季節井枯缺水的困境。
隨著人類對水資源需求的不斷提高,美國人雨水收集利用的意識也不斷加強。現在,越
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通過立法或行政手段鼓勵雨水收集利用,而促進雨水收集利用的民間機構也在不
斷增加。相當一部分環保主義者義務為雨水收集利用機構工作,為提高人們雨水收集利用做出了貢
獻,如得克薩斯州的水資源開發理事會的不少環保主義者,就參與編制了一份《得克薩斯雨水收集
手冊》,免費讓所有人參閱使用。目前,這本手冊不但在得克薩斯州非常受歡迎,在全美供不應求,
甚至已經引起其他國家人們的極大興趣。
德國:50 萬家庭用上集雨裝置
德國雨水利用的水平已經達到相當高的程度,甚至已經形成相當規模的雨水利用產業。
但無論是與德國人交談,還是消化雨水利用的資料,記者都強烈地感覺到,雨水利用並不能代替日
常生活中的節約用水。在節約用水方面,德國社會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首先,對“生命之水”採取充分負責的態度。有了這種態度才有可能形成節約用水的行
為並利用節水的裝置和器械。正是廣大居民和眾多消費者的節約意識,迫使生產廠家不斷改進技
術,如洗衣機由1970 年的每次用水量140 立升減少到1992 年的60 立升,現在洗衣機的用水量已
經下降到50 立升以下。
其次,對廁所水箱進行改革。水箱每衝一次馬桶的用水量由過去的9 至12 立升下降到4
至6 立升,現在改為壓力衝器,壓力衝刷的用水量已經節省到每次3 立升。
第三,推廣使用節水龍頭。通過控制水的流速,一個4 口之家每天可節水12 至15 立升。
-27-
第四,查堵跑、冒、滴、漏。一個水龍頭如果滴滴答答地漏水,每年的耗水量可以達到
5000 立升。
第五,時刻注意節水,不要因小而不為之。人們每天都要刷牙洗臉,“刷牙或打肥皂時
一定不要忘記將水龍頭關閉”,這是記者在查找雨水利用的資料時摘自文件上的一句話,德國是一
個人均淡水資源相當豐富的國家,但他們仍時刻不忘節水。
德國家庭對雨水的利用主要是通過房頂收集雨水,雨水經過管道和過濾裝置進入蓄水箱
或蓄水池。使用蓄水箱或蓄水池裡的雨水需要壓力裝置,把水抽到衛生間或花園。德國政府對雨水
的利用有一項嚴格的規定:必須單獨形成走雨水的一套管道,絕不可和飲用水共用一個截門或有任
何交叉。巴登─符騰堡州已經發生了兩次公共飲用水網遭受污染的重大事件,起因都是雨水和公共
飲用水共用一個截門。
上一篇:打造空中花園的空想~
下一篇:屋頂一角
用雨水洗衣!後陽台的
女兒牆上,如果有鐵窗欄,倒是可以考慮在女兒牆上
放置50 加侖塑膠回收桶,接後陽台雨棚的水。再連一
條皮管,接到洗衣機利用雨水洗衣。只是一般家庭主
婦認為雨水髒;不敢用。其實雨水就是蒸餾水。是地
表水受熱蒸發成雲,在高空遇冷凝成雨滴落下。頂多
有一點灰塵,只要作初期雨水棄置
1
,在桶內作浮球
取水
2
即可。雨水是軟水,洗衣非常省洗衣粉
3
。
家庭洗衣用水至少佔每月用水量三成,用雨水洗
衣每個月可以省兩、三百塊錢。而省洗衣粉不但省錢,
還減少排出污水對環境的污染。錢是省不多,節能環
保救地球!您我都出一分心力!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index.php/product/%e5%a8%81%e7%88%be%e5%89%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