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7 13:29:03NONAME

閱讀習慣需要養成


人間福報 2006/1/16

最近看到一支廣告,大意是說學童成績不好,父母送孩子到補習班,當接送孩子的時候,孩子主動問起,「今天要補什麼?」於是父母決定上山吃飯補身體,如釋重負的孩子大聲歡呼。

這支廣告也反應當前的社會現象與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該項研究指出,小四學童每周國語文課程僅四到五小時、每篇課文約五百字,都比國外少,且獨立閱讀時間不多,家長在家閱讀時間不長,在在降低學童閱讀能力。但父母愛花錢買書給孩子,又沒時間陪孩子閱讀。

相信看到這些社會現象的同時,社會賢達會急著把脈找藥方,又將責任推給家長,不可否認的是,筆者見過很多朋友都是夫妻檔拼命搶錢,週末就努力買書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至於平常則是請外傭擔任伴讀,原因是夫妻兩個人要工作賺錢,才能奉養父母、支應家庭開銷,與買書給孩子,負擔安親班與故事城堡的費用 。

來到書店則常見父母,放牛吃草地塞一堆書給孩子,然後大人就去聊天購物,當然,成人沒有閱讀興趣與習慣,一邊看電視一邊要求小孩要加強閱讀,身教與言教之間的背離,恐怕也是學童閱讀能力低於國際平均值的因素;遑論偏遠地區,教育及圖書資源不足的狀況下,閱讀能力的低落,則比都會區要來得更為嚴重。

儘管教育機構可以進行閱讀鼓勵機制,養成學生的閱讀習慣,但是,當故事城堡的大姐姐的角色取代父母的床邊故事時,而由外籍保母及安親班代替父母的角色時,學校教育的鼓勵閱讀只能成為滿足家長要求的形式,而無法真正落實到深化閱讀的目的。

在這個現象的背後,身為父母者應了解閱讀習慣無法速成,需要父母長期培養與陪伴的觀念,從養成父母的閱讀習慣,以及成為孩子的伴讀開始,而非一逕認為孩子就像牛一樣,天生就有咀嚼與反芻的能力,只要把書塞到孩子面前,孩子自然生成閱讀習慣,更不要認為有錢買上一堆書,孩子自然會閱讀,以免日後為補教業者製造開班教授閱讀習慣的無限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