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5 02:33:36鄭佑璋

疼惜這塊土地 勇於說出內心話

疼惜這塊土地 勇於說出內心話
無米樂的人生哲理 無助改善現況 監督政府有效施政 台灣才有未來

人間福報 2005.06.24

宜蘭漁民除了要看海吃飯,也要冒被日本扣押的風險,更涉入主權及漁權的爭端,而在國內政壇正要分清楚北邊還是西邊有敵人時,立委諸公卻已快樂出航宣示主權,做了一場護漁秀,很難斷定這對漁業有無正面助益,但肯定的是,自從以老農耕作為主題、透過鏡頭強調崑濱伯樂天知命與禪修式耕種的「無米樂」紀錄片上映後,一種民眾以此自勉作為對這塊土地救贖的論述興起。


但處於內憂外患的台灣,處處上演令人心酸的「無X樂」:彰化線西的戴奧辛鴨子與鴨蛋,必須撲殺銷毀而產生了「無鴨樂」;在宜蘭外海遭日本驅趕、扣押的漁民有「無魚樂」;至今仍泡在水裡的雲嘉地區居民要「無水樂」;流浪教師走上街頭有個「無師樂」;政府要加稅,人民是否也應該有個「無稅樂」?這都是台灣農漁業、環保、水利、國土保安、外交政策、人力資源培育及稅負公平等,長年累積的問題,但彷彿只要透過媒體報導或拍成紀錄片,民眾在一陣疼惜後,就將造成問題的政策規畫失當與執行不力拋於腦後。


難道政府失職,民眾也要鄉愿嗎?一部紀錄片揭示老農一生奉為圭臬的生命哲理,但民眾不能以此自我催眠、安慰,一覺醒來,難道真能不再淹水、不用與日方談判、老農也因此翻身、教師不再流浪、稅負已公平合理了嗎?


希望同胞們走出鏡頭背後的世界,剴切地向民代提出建言,認真地監督政府所掌職司,要政府拿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研擬縝密的配套措施,確實、持續地執行政策,方能有機會補正台灣政治、社會的結構失衡與政策無當,不再令台灣陷入永無止盡的沉淪循環。鄭佑璋(高雄市/研究生)


--------------------------------------------------------------------------------

中國時報 A15/時論廣場 2005/06/24
《觀念平台》紀實熱潮背後

【張釗維】
  近一兩年來許多紀錄片受到注目,引發不少討論。從「跳舞時代」、「生命」開始,到今年「南方澳海洋記事」、「無米樂」、「翻滾吧男孩」等等,構成一條紀實影像風景線。有論者認為,這波紀錄片 的崛起,部分乃肇因於社會普遍對於現今影像媒體的失望與無力感,觀眾內心渴望一種新的影像風格與故事,而這一條紀實影像風景線適正填補了這樣的空缺。
  這樣的說法,讓我想起二十多年前崛起的台灣新電影,也是在社會變動的時刻,從曾經盛極一時之瓊瑤三廳電影所無法填補的社會人心空缺當中,異軍突起,成就了一股風潮,甚至進軍國際,建立台灣電影的新地位。
  當時,新電影以樸實素雅的風格見長,甚至帶有一點紀錄片的質感。這裡頭的文化質素與人文精神,深受一九七○年代鄉土文學運動的影響,它們或者描繪社會變遷下的鄉土弱勢小人物,或是著墨於都市人內心的空虛荒蕪;新電影的敘事內容與影像風格,深深打動了新一代的電影觀眾。
  而今天許多青壯輩的導演,不管是否致力於紀錄片工作,泰半也經歷過新電影的洗禮,從而走出自己的風格。從這樣世代交替的幾個階段來說,我們或可從鄉土文學、新電影、紀錄片這樣跨越將近四十個年頭的文化變遷過程中,拉出一個台灣人文創作與人文影像的發展路徑圖。
  紀錄片的崛起令人欣喜,但是,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七○年代的鄉土文學與八○年代的新電影,是以故事創作為肌理,來表達創作者的構想、觀點與意志;而紀錄片,則自來強調對真實的再現。兩相對照之下,同時思及今天台灣電影萎弱不振與小說產量縮減的現實,這是否意味著,台灣的人文創作風景線已經大幅度喪失了故事創作的能力?而目前社會上對故事情節的潛在需求,已經轉由紀錄片來承擔、填補?
  俗話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故事創作跟真實再現之間,或有疊合混沌之處,但人生不能永遠如戲,戲也不能取代人生。紀錄片本身的確蘊含故事述說的元素與能力,但那並不是故事創作的全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優秀的故事創作,除了來自創作者卓越的想像力、組織力與上帝恩賜的靈感之外,多少也要來自真實生活的歷練與體會。因而,我們或可樂觀的期待,這一波再現真實的紀錄片熱潮,將為台灣的故事創作,不管是小說、電影或是其他形式,注入新的內容與精神。
  如果此說成立,那麼,當故事創作的主力回歸電影、小說乃至電視劇的場域時,另一條自七○年代鄉土文學運動以來,並且連接著紀錄片的文化/社會風景線,也要浮出沉潛已久的地表。那就是「報導文學─報導攝影─紀錄片」的這個脈絡;由是,故事創作與真實再現的雙元結構方趨於完整,而台灣在文化想像與社會肌理兩者之間的辯證與反芻上面,也才能夠有較為豐富、堅實、足以令人玩味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