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3 15:47:55憨*はな
斑比先生的歷史(?
Reita出生在相神奈川縣相模原市,小時候常常都搬房子。現在正在住的已經是第三間房子了,不過只是在神奈川縣內搬來搬去的。在Reita五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了,跟媽媽、外公、外婆、姐姐五個人一起搬了去車站附近住。第一天去新的幼稚園上學時,哭著上學去呢。不過很快就交到朋友,所以第二天去上學時就不再哭了~~Reita說就算到了現在也會對新環境存有恐懼感呢。
小時候不是那種做領袖角色的人,反而是專門搞氣氛的孩子(笑)。幼稚園至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學書法,不過因為自己不喜歡所以之後就沒學了,小學低年級的時候曾經在硬筆書法比賽中拿優異獎的呢。>v<好像還有學過鋼琴還是鈴鼓[他自己也記不起來了],但是覺得很無趣就沒學了。
第一次感到有興趣的是足球。小學四年級時在朋友勸誘下加入了足球會,也是因為這樣而跟麗相識並成為好友。對麗的第一個印象........他忘了!!(笑)只知道最初二人沒有交談的,但是恰巧集訓時二人編到同一組中,又一起坐教練的車子,於是二人開始交談起來。雖然不記得說話的內容了,但是記得大家都在笑。Reita還說大概是那時候抓住了麗的心~~(笑)Reita踢足球本來是做前鋒的,不過他覺得自己不是那麼積極,所以要求做後衛了。其實他自己本身不是那麼熱衷於踢足球的,只是想跟朋友們一起才踢的,所以他是做那種只會傳球不會積極進攻的角色(笑)。[其實Reita是那種只要能跟朋友在一起,做甚麼也沒所謂的人。]
Reita小學時的初戀是發生在入學後的第二天,同班的一位女孩子竟然寫了一封情書給他!內容是”請跟我結婚”小時候的Reita樣子很可愛的~眼睛水汪汪~~*v*不過小學生始終也是小學生,他們只是一年級時有一起玩耍而已,不會知道甚麼叫喜歡喇。真正的初戀發生在小學四年級,那時候有一位女同學在屋頂上對著Reita大聲講我喜歡你”,但是那時候他也不知道甚麼叫喜歡然後就回應了她一句”我也是”(笑)之後就一起玩耍了~但是被身邊的同學嘲笑時就變得害羞起來,結果有一次傷了人家的心以後,那女孩子就不再跟他說話了。順帶一提,那個女生好像很可愛的~
Reita小學時讀書成績很不錯,有時候還會拿100分。最喜歡的科目是體育,最不擅長的科目是美術,畫畫完全不行(笑)。另外,對於音樂是完全不喜歡的,討厭吹奏笛子,唱歌時也只是輕聲地唱。雖然有做過班長,但是不是很會做呢,成績表上被老師寫著”不夠冷靜沉著”(笑)。上到中學的時候成績開始大倒退,因為學的東西愈來愈難,很多都學不會,結果對讀書愈來愈沒興趣。那時候麗和其他同學一起去補習班,Reita也很想去,原因只是為了補習完了後可以一起去玩=v=當時的Reita除了跟朋友一起遊玩外,都想不到有其他事情可以做的了。中學時也入了足球部,大多的隊員們也是小學時一起踢足球的同學,麗當然也是在足球部中~不過在中三的時候就退出了足球部,對足球始終不是很熱心。麗在中三時也退出了足球部,後來就開始玩結他了。
Reita是在中二時對結他產生興趣的,覺得彈結他真的很帥呢。但是那時候並沒有聽過任何樂團的音樂,只是對結他感到興趣而已。第一次用了2萬日元買了一個木結他回來,(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買了木結他....= =),但是不懂得彈.......結果就放棄了。中三的時候在電視上看見了一些樂團的演出,覺得果然還是電結他比較帥,結果去買了電結他。雖然彈奏的方法跟木結他是差不多的,但這次因為身邊也有朋友買了結他,所以向他請教了如何彈奏。之後文化祭麗因要演出而借了擴音器,那時候的麗開始迷上結他,而相反,Reita對結他厭倦了,因為那時都是copy LUNA SEA的曲子,無論彈了多少次也不行,覺得結他很困難就生厭了。
之後學BASS都是因為很想組團而去學的。但為什麼選擇BASS呢~~?因為他覺得BASS的聲音不明顯,別人沒那麼容易聽出來,就算彈錯了也不會被識破(笑)。雖然有想過學鼓,但是鼓太貴了,所以最後也是買了BASS。他短短的時間內買了那麼多樂器,買結他的錢都是家人出的,但是買BASS的錢就要自己一點一點儲了。
Reita決定了自己從今以後彈 BASS的那一曲是LUNA SEA的”PRECIOUS”,之後每天幾乎都copy三首曲子!真的認真地幹了。那時候還沒開始組團,只是幾個朋友相約一起玩樂器而已。
快要上高校的時候就只有Reita一人退學了,去了工業高校讀書。其實Reita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呢,考工業學校的時候有一所私立的取錄了他,但是家境不太好,所以還是去了公立的。不過話再說回來,Reita的媽媽很寵他,小時候也會給他一些零錢去買東西吃,原因是不想自己的兒子顯得跟別人不一樣。放學回家的時候總有公公和婆婆在家,比起很多其他的小朋友,的確是給了他一個溫暖的家。所以小時候的reita很會撒嬌的~(笑)
上了工業學校沒多久,Reita又想退學了.....原因是學校很嚴.....= =這次跟家人說退學的時候,真的傷害到他們了,母親跟婆婆都哭了.....還說”如果父親在的話就不會變成這樣了吧.....”那時候Reita心裡真的感到很抱歉,所以之後真的全心全意去做樂團了。
Reita第一次的live是在高校2年級10月28日[剛好是戒的生日呢~笑],對他來說是有紀念性的日子,所以他記得很清楚。第一個樂團的名稱是before christ,是走視覺系路線的,這都是受LUNA SEA影響得太深了,還買了Jmodel的BASS,跟他一起組團的人有麗和中學的同學。他高一時為了買BASS所以去借款了,因為每個月要歸還4000日元,所以去做兼職了。從讀高校開始也沒有做過兼職,家裡果然是對他太好了。
原來Reita那時候是很喜歡紅色的,頭髮、衣服都是紅色的。不過他說不是受了”Rosier”時期的J影響了,而是單純地喜歡紅色罷了。第一次出LIVE時緊張得顫抖,全場LIVE裡頭一直沒有擡起過(笑)。做了3場LIVE以後,樂團就改了另一個名字”Adolf”,從那時候開始創作曲子,不再copy其他樂團的曲了,那時每個月每人都要做一首曲子呢。
雖然Reita很喜歡LUNA SEA,但是原來他沒有去過LUNA SEA的LIVE的!!!(驚)他對看LIVE這種事情不會特別熱衷,看VIDEO倒是比較多。
Reita的團在不久後,又再改名字了.....叫”Dis eine”。那時候的形象還是視覺系,把臉兒化得更白,曲子寫得更加激烈,增加視覺系的感覺。不過高三畢業後,那團就解散了,之後就剩下三人(Reita、麗,還有一個結他手),Reita一直都很想做一首叫”鴉”的歌曲,所以他們決定將下一個團的名字改成”鴉”,這之後就開始尋找主唱跟鼓手。在樂器店貼傳單也找到了主唱,但找不到鼓手,結果只好用一些機器製造出鼓的聲音了。
Reita決定了要做樂團的時候,家人也沒有任何意見,只是說能拿點錢回家就好了。家人也曾擔心他畢業後不知道要做甚麼,因為Reita都沒怎樣吃過苦,但讀工業學校時Reita開始找兼職,在麵包店做夜班,每個月賺了一點錢也能給一點家用,過著晚上做工早上練團的生活。
”鴉”才組成了一個月時,另一個結他手說有了孩子所以要結婚,這樣就退出了。之後想再找結他手,但也找不到一個比較好的。以前找鼓手的時候認識了Ruki那個團,恰巧他們那團缺了BASS手和結他手,所以”鴉”就解散了,麗跟Reita加入了Ruki的團。而那個團就是Madie Kusse。
原來Reita從高三開始就把自己蒙起來了(笑),那時額頭跟左眼都用黑布蒙起來。其實是因為想自己有更濃厚的bandman感覺,所以最初時是想用那些皮革質料的眼帶遮蓋住眼睛的,現在感覺上雖然很土,不過那時候很流行的(笑),但是眼帶賣完了,後來買了布回家,自己剪裁一下再蒙起來,也覺得不錯,於是就一直蒙到現在了。其實蒙鼻對Reita來說是很自然的事,他覺得蒙著鼻的時候好像做甚麼也很有信心,反而取了下來就少了一份安全感,做LIVE時也會很緊張很害怕,所以蒙著鼻就像變了身一樣,令自己做事更有信心(笑)。
Madie Kusse後來也變得愈來愈有人氣,工作變得繁忙的時候令Reita做兼職的時間少了,有時候一個月只賺了6萬。但是他又不會好好理財....竟然向銀行借款去買了80萬的車子、40萬的BASS,每個月要歸還5萬給銀行加上給3萬給家庭的生活費,令Reita陷入貧困時期(樂團根本差不多沒賺甚麼錢)。很多時候都沒有錢可以給家人,媽媽也跟他說了”這種生活還要繼續到甚麼時候?”他自己也想了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跟Ruki和麗說要退團去工作了。不過麗跟Ruki當然不贊成,還說沒錢他們可以先替Reita出(後來他們是一次也沒有出過錢~笑),但是性格頑固的他還是堅持退團。但那時候還有幾場LIVE要演出,所以Reita決定做完那幾場後才退出。
但是Reita真的太喜歡樂團了,所以最後還是跟家人說”先做一年再說,如果還是不行的話,那就放棄不幹了。”非常意外地家人竟然問他”真的沒問題嗎....?”,他們也知道Reita是很喜歡做樂團的,所以還是支持他呢。Madie Kusse解散後加入了另一團,但也只是維持了3個月,然後就開始了ガゼット。
Reita視ガゼット為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個團(其他member也是的),所以對ガゼット他可以付出了一切,努力地守護它。以前組任何一個團的時候也總與團員們有意見不合、志向不同的情況,結果都不能維持得長久。但是ガゼット的5人感情都非常好,很少吵架,只是偶爾在作品的意見上有不同,不過那能夠成為ガゼット不斷進步的因素。這是最後的樂團,所以無論如何Reita都一定會把ガゼット變得更強更帥!
資料來源:http://blog.yam.com/fanny010141/article/16176701
嘛辣##########
林背感動到快哭了QAQ
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段心酸歷史(不是女人媽?
下一篇:阿碰你這傢伙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