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寫:構圖(一)創造自己想要的畫面
時過三年,許多拍照的心境與想法和從前大不相同,赫然發現這些早期「年輕氣盛」胡謅寫下的分享文章也要隨之改變。適逢最近跟人聊到這類話題,雖是冷飯重炒,也發現有些朋友也許需要這些想法,同時也期許自己這個「舊文重寫系列」能夠全系列圓滿。
切入正題,每次提及「怎麼拍」、「畫面怎麼安排」的問題,我總是會將從前自己教作文的那套重申一次:「把你心裡想講的話寫出來!」對應到拍照,就是「把你心裡想要的畫面拍出來!」在最初的階段,我們先不談美感與否、好看與否,而是最基礎的「表達能力」。知道怎麼表達後,隨著經驗的累積、用心的觀察,自然會越拍越有心得。
有了先行概念之後,才是一招一式轉換,隨之忘記變成直覺反應。抽象的「想法」如何具體?我按照自己的經驗分成了這些層次:
1. 視覺重點/主題:強調出畫面重點,先有想法,再有畫面
2. 思維(點、線、面):常見的構圖模式,招與式經驗運用
3. 亂/純:攝影是減法的藝術(老生常談,但確實有效)
4. 比例:何時大?何時小?了解你的兵 器特性(鏡頭變形與物體比例變化)
5. 掌握度:控制兵器,進而控制作品
6. 光:沒有光,就沒有照片,這點要永遠記得
7. 色:隨時留意周遭的顏色,突出的,便是作品
8. 直覺:當你拿起相機,按下快門便是
舊圖,當時我只是想拍攝月亮,但忽然想到這叢雲中露出,其實可以這樣表現,靜中也有動的感覺。
沒有人規定每張圖都要清清楚楚,即使失焦,知道自己想說什麼就好。
贏過一瓶百齡譚17年的圖,雖然年代久遠,當年那時也只是拿小相機隨手拍下一個感覺。
有時抬頭、低頭,多觀察「哪邊有特別突出的小事物」,也是值得停留按下一張的時候。
要不,看看哪邊「有什麼不一樣」,也是一種表達方式。
給自己一點前、中、後的層次感覺,不也就如同多層次的心情表達?
根本的眼前先顧好,即使是單調枯燥的畫面,還是能說出點什麼。
或者只是大熱天,隨意飄過的浮雲,都值得留影。
講了一大堆,畢竟只是初章,還未談到什麼深度的運用,一再想強調的是「想法總要先行」,進而細心留意。真的不懂就「先拍再說」,這次拍不好,下次再來……逐步的累積,從亂槍打鳥中篩選出稍微好的;接著再延續到下一次的拍攝,找尋更好的。另外,就是要常拍、常觀察,任何事物都是需要繁複的練習,才會有過人之處,而這個過程內,即是隨時都在學習。
回歸到最初的大重點:「把你心裡想要的畫面拍出來!」
延伸的來說,這中間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例如:不懂技巧、不熟悉自己手上的器材、不知道別人怎麼拍……等。但回到最根本的,自己一定要先有想法,知道自己想說什麼、先嘗試怎麼拍,再去延伸追尋其他的答案。
其實比我會拍的前輩真的太多了,僅在此分享一些淺見,給予身邊需要這些想法的初心者一些概念。未來大家仍需要多多交流,一起用相機留下身邊所有值得拍攝的美。
舊文重寫的來源:
同步刊載:
你的照片有想法..好棒..
大部份的時候..
我卻只是單純的想拍漂亮些而已..
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