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0 11:06:29愛馬氏

騎馬受銜之道,與受銜維持若何?

騎馬,這種歐洲傳統馬場馬術,馬匹的騎乘運動這受銜與否既然如此重要,也似乎是這樣,沒有受銜的騎乘,馬匹不但會搞怪不好騎,更有可能造成馬匹騎乘的運動傷害,所以這騎手只要騎上馬背之上,最理想的狀況是這馬匹就已經自動自發受銜在運動,而這種理想情況應該是有這樣的先決條件,其一這馬匹已經是訓練優良的馬場馬術騎乘良駒,一開始運動就知道用最佳的運動方式運動,脖子前伸用後肢踏入負載在運動,使得馬匹的腰背有乘載之力量,這受銜的意義不單單只有脖子前伸鼻孔朝下而已,而是整個馬體運動的力量之一體展現也,其二應該是騎手的騎技,當馬匹已經是受銜在運動,若是初學者通常也搞不清楚到底馬匹有沒有受銜在運動,隨之,只要韁繩突然扯一次,或是騎座不穩破壞了馬匹的運動平衡,或是騎手其他的影響因素,使得馬匹受驚嚇緊張,訓練再好的馬匹也會一下子走樣不受銜,頓時也會變得不好騎乘,狂奔或停下腳步不移動,這也是學習騎馬必然會遇到的挫折與瓶頸,當有所突破之時,很自然馬匹就會變得很好騎,受銜了,而且可一直維持在受銜的狀態。

且說這兩個先決條件,其最主要應該還是第二個在騎手的騎技,第一個那種不論在何種狀況下一直都可以維持在受銜運動的馬匹,當是可遇不可求也,通常還是看騎手一騎上馬背,從那一刻開始而有所變化決定之,這馬匹對騎在馬背上的騎手當是很敏感,就在騎座和韁繩的操控,當騎座穩當,韁繩操控力道適當,這樣很快就可以獲取馬匹的信任感,接下來開始的熱身運動,在打浪壓浪的時候,這騎座與韁繩的操控會不會造成馬匹運動的不舒服,乃是關鍵也,通常,只要很正常標準的熱身運動,馬匹都會嘗試著把脖子往前伸,應該說馬匹已經用後肢在運動,這脖子很自然而然往前伸,這運動姿勢就好比那橄欖球比賽那樣,雙方球員排成兩排,低頭用肩膀靠著頂著鬥力,裁判把那橄欖球從中間一丟讓雙邊去爭奪,這馬匹低頭伸出脖子的運動姿勢大概就是如橄欖球員這樣的意思,後腳用力讓力道傳到肩膀頂著來自韁繩的一股力量,當騎在馬背上的騎手發現馬匹有這樣脖子往前低下時,韁繩要有辦法去接住,若太大力突然的接拉,馬匹就會受驚嚇而緊張,這一切的美好騎乘馬上化為烏有,若不去接這脖子低下的力量呢?馬匹對於騎手的溝通是沒有接收到任何訊息,馬匹也是不知所措無安全感吧!所以當馬匹的脖子往下伸之際,在這一個時間點上騎手能夠接住而不使其受干擾,這樣就可讓馬匹進入受銜的運動狀況。

一般而言,這馬匹在受銜的情況之下運動,乃是最為舒服愉快,所以接受過馬場馬術運動養成訓練的馬匹,只要騎手騎乘的方式正確,馬匹沒有理由不受銜運動,而騎手從初學到漸漸登堂入室,其對馬匹的當下運動情況會越來越敏感,稍有任何的細微變化都會知道而有所處理,不會如初學者那樣騎到馬匹跛腳了還照騎,不是因為狠心,而是因為騎在馬背上已經搞得手忙腳亂的,那還有心思注意馬匹的運動狀況,乃自然之事也,畢竟這都是學習的過程不可避免也,而非初學者當漸漸有能力判斷馬匹是不是有受銜在運動,若無受銜,則在當下當快速找到原因,趕快進入受銜的騎乘,而其檢視之關鍵在騎座的穩不穩,和韁繩操弄是否帶給馬匹的舒適感。而當馬匹一直無法受銜運動,若已非騎座或韁繩操弄之問題,則可考慮透過縮收以8米輪程在轉彎的時候往外推變大圈程,以此誘發馬匹用後肢運動及腰背微拱起的乘載,這收縮的要求目的在誘發馬匹的正確運動姿勢也,這時也是要接住當馬頭開始往前伸之時,而當馬匹已經受銜以正確的姿勢在運動,這時若還繼續要求縮收,就會變成限制也會造成馬匹運動的不舒服感,所以這一切還是騎手在馬背上的感知,對馬匹的運動狀況不可不察也,同時也要不斷地做出反應處置,這也是騎馬不得不很專注的原因,不能說騎到馬匹有沒有受銜也都沒處理,除非是初學者,全然不知馬匹的運動狀況,此乃情有可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