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3 17:19:30

2008國民戲院-關於電影的電影影展(Film on Film)

【關於電影的電影】(Film on Film)
在電影史上「關於電影的電影」不勝枚舉。它可以是原故事的重拍(好萊塢是箇中好手),還有「Making Of」(這個現在經常被加在DVD裡當正片Bonus的片種);「關於電影的電影」也可以是向某位導演致意,如溫德斯拍《尋找小津》、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拍《五》、侯孝賢拍《珈琲時光》,他們不約而同地以自己一部全新的影片,去凝視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那個悄悄在消逝的世界。
http://www.twfilm.org/film_on_film/
去萬代福看電影時瞥見影展傳單,發現可以在文化中心免費索票,當然要起個大早去排隊,上次費里尼的影展沒去十分後悔,這次非要拿到票不可。上網看片單,本來選了經典「春光乍現(Blowup)」和侯導的新片「紅氣球」(是啦我就是想看免費的嘛!首輪很貴的),但後來臨時改變心意,選了「停!死亡!再復活!(Freeze, Die, Come to Life!)」也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喔,看完之後我可是愛死這部片了,決定星期天去高雄看在台中沒看到的,這個導演的另一部片「二十世紀的小孩(We, the Children of the 20th Century)」。本次影展唯二的遺憾是,一人只能拿兩張票,雖然沒拿到可以用後補的方式進場,但叫我坐在第一排看電影,我實在受不了也一定無法專心,如果可以像台北那樣用賣票的方式就好了,但台中人對藝文活動的熱中度畢竟不及台北,要錢大概就沒啥人要去了吧。另外只有台北有完整播放所有片子,台中場跟高雄場都只有選粹的片單,真是兩大遺憾啊!閒話說完,來談談我看的兩部片。
【春光乍現】Blowup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這是一部十分經典的片子,導演是2007年去世的義大利大導安東尼奧尼,之前我雖然看過Eros(愛神)裡的「慾」,但是當時還無法體會大師魅力,不過對他倒是印象深刻(是了因為裡面有飛揚奔放的裸體),此次看到久聞大名的「春光乍現」,對於大師電影裡豐富的抽象意象(其實我不應該這麼說的,因為我對「意象」的概念並不是很懂,但是我想不出更貼切的字眼兒)感到佩服,不過美中不足之處是,在觀影前就已看過破報中關於此電影的闡釋,而且觀影時旁邊一對老夫婦不時不經意得幫我「解說」,使得我很難抽出關於自我純粹的觀點,變成只是在幫他者「印證」其觀點。當然報上較專業的影評說的十分貼切,使我在看電影時對導演所要表達的意涵有更深入的了解,但我還是希望能回到對這部電影一無所知的時候,但如同影評者所說(他好像也是在我這種狀態下看此片的,畢竟這部實在是很經典),那是「永遠」不可能的了。

「真實在哪裡呢?你確定你自己看得見嗎?你確定你看見的是真的嗎?」這是這部電影給我的感想。主角是一名攝影師,似乎是專拍時尚雜誌的名攝影師,給他拍照是成名的不二法門,但攝影師看多了所謂「美女」,對她們只視為工作(所為美感是否因此而消失?這和現今流行的自拍文化是不是很像呢?一大堆角度一樣裝扮類似的照片嘩啦啦在眼前攤開,看一張等於看一百張,什麼時候審美觀變的單一且麻木了?),某天他在公園裡拍到一名似與一名老男人偷情的女性,她發現被偷拍後想拿回底片而跟他回家,攝影師想拍她但她卻不讓他拍;對照片中另兩名少女不斷要求他拍攝她們,最後被攝影師剝個精光,人啊,是不是對自己得不到的最有興趣呢?其實兩名少女從開始被強迫式的脫衣,到最後將脫衣(剝光對方的衣服,攝影師也不例外)變成一場遊戲,心情的轉折像是一場墮落的過程,不是針對「性」,而是將自己「出賣」,也把其他人一起拉下海一般,是一場被「商業」拉扯最後沉淪的「墮落記」,也許是我太過在乎資本主義帶來的人性沉淪的悲劇才做此聯想嗎?不過藝術與商業之間的紛爭倒從沒停過。

攝影師絕對想不到,他在公園裡偷拍的照片之所以那名女子想要取回底片的原因,是因為他竟在無意間拍攝了一場暗殺。他將照片放大再放大,試圖找出女子究竟為何如此急切想拿回底片的原因,他順著照片中女子視線的方向看,距離女子與老男人不遠處的樹叢裡有一根槍管正對著兩人,他或許以為自己吸引那名女子追逐他使她避開了被暗殺的命運,但後來他又將其他照片放大再放大,才發現自己竟然變成了幫兇,被那名女子引開,使得兇手得以把老男人殺死並藏進樹叢!當然當中的情節由於我記性不佳而遺忘或混淆,但攝影師在不斷放大照片中所得到的自以為的真實與真正的真實一層一層被剝開時,那種對自己所建構出來得真實不斷被打碎的心情轉折實在令我印象深刻。

真實與虛假在片中是一個被不斷觀照的主題,攝影師把假膠卷遞給女子,但在她真正的膠卷及所已衝出來的照片被偷之後才發現女子所留的電話也是假的;當她在黑夜的公園裡發現屍體後,一夜之間膠卷與照片,所有的證據全部消失,他在回到公園裡看時,草叢後空無一物,所有與謀殺案有關的事煙消雲散,簡直是在作夢,夢醒的那一刻,所做的夢往往在一瞬間消失無蹤,連有沒有作夢都不能確定了。

最後的一幕可說是概括其中心主旨,個人覺得很成功的結束,攝影師在公園附近的網球場看見一群演默劇的人手拿隱形球拍對著隱形球在對打,圍觀的默劇表演者眼球一來一往的移動,看得煞有介事,不小心球越過圍欄,似乎滾到攝影師腳邊,看看他們,再順著他們得視線看見球,攝影師撿起隱形球,擲向網球場。當然哪裡有球?我們什麼也沒看到,但只要相信一切我們相信的,那都是真的。

唉唷,世界本都是虛假,不是嗎?
【停!死亡!再復活!】
Freeze, Die, Come to Life! (Zamri, umri, voskresni!)
維達利‧卡涅夫斯基Vitali Kanevsky

這是導演的(應該是)自傳三部曲的第一部。本次影展中還有播映第三部「二十世紀的小孩We, the Children of the 20th Century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播映第二部「獨立的生活An Independent Life」,這一部我一定找不到了,真是一個超大的遺憾。

完全是在誤打誤撞下選看這部片,當初看簡介也是衝著它得了不少獎項才選,結果深深著迷。導演說他要將他的童年時代完整真實的呈現,那是二戰末史達林高壓統治下的共產社會(1947),透過一個十二歲小男孩的眼光下的歷史。

在我準備考試的時候對共產社會才有比較深入的了解,當時還看了姜貴的「旋風」,對於「不了解的是總是容易產生偏見」這句話深有同感,那是一本描述中國如何逐漸被共產統治下中下層階級人民的生活。但共產畢竟是過於美好的想望,畢竟還是失敗了,而且最後在許多不同地區變成形貌不一醜陋孔部各有千秋的突變怪獸,到處肆虐。看電影、讀文學作品的確是比在教科書上僅僅看到「共產黨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更有共鳴多了。

這部片不是要講述歷史但又比歷史顯然更加真實。一切都發生在小男孩的周遭,他遇到的人與事,進而窺探那貧窮骯髒的世界。簡介中小男孩是世故老練的,他看到小女孩在市場賣熱茶便學著也賣,還不時以言語攻擊,說小女孩賣的水裡有蟲云云,甚至還會對地一個顧客大優待,這是當時俄國小孩的童年。可憐嗎?我倒不這麼認為,現在的非洲國家依然有更可憐的情況,而是從今日看待歷史,可以得到什麼?其實把此片當成記錄片也不為過,就是因為真實貼近生活才讓它有強大的震撼力讓我感覺的到,人存在於群眾之中,命運根本無法自己掌握。

小男孩說的一段將被槍決的犯人的遭遇讓我印象很深,當然他們都這是個笑話;一名將被槍決的犯人在他的胸前有史達林的刺青,執行人員便叫他轉過身去,他的背後刺的是列寧,因此他便檢回一命。我一直十分納悶,政治人物的實質統治究竟是怎麼辦到的?極權(集權?)政治是怎麼辦到的?權力擁有者如何以一人之力統御千萬人的生死?生命本該一樣珍貴,但似乎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多數服從少數也不是那麼一回事。

他從小在這樣的環境長大,以一個孩童的心靈借大人的眼光觀看著世界,看到的因偷竊被揍的人、被吊起來燒死的日本人、為了尋求生存機會乞求另一名重刑犯上她好藉由孩子免於一死的女性重刑犯。問題是,他們犯的罪真足無以接受這樣的對待嗎?

後來小男孩因為惡作劇使火車出軌,他發現玩笑開大了,展開他的逃亡之旅。旅途中他必須學會生存需要得狠毒及冷漠,雖然尚未像成年人那般成熟。最後他被一犯罪組織收留,一次幫忙著殺了一名經營珠寶店的日本人,日本人的血滴在他身上,從太陽穴到下巴,一條也有可能在他身上出現的傷口。他曾經唱著日本戰俘唱著的歌謠,淒涼的曲調。孩子戰爭有多大理解?頂多跟著大人們嘲笑日本戰俘罷了。最後小女孩找到了他,要他跟她回家。他們拼命逃跑,在犯罪組織的視線之外,沿著鐵軌,小男孩對小女孩唱著歌,走向他們的家園。

火車經過,他們從鐵軌上跳了下來,彎下腰在鐵軌的兩邊透過車廂與鐵軌間的細縫嬉笑著看著彼此,犯罪組織們從緩緩駛過的火車上不動聲色,狠狠的盯著他們。

槍聲響起,小女孩蓋著白布用板車被推回家鄉,人們吱吱喳喳的說著,小男孩被送進醫院。一名婦人發瘋了,一絲不掛的在路上邊跑邊叫。片中還有一個要爭配給糧食的老男人也瘋了,他把一名婦人好心分給他的一點糧食倒在泥濘中,和著泥水用手往嘴裡塞。我突然想起了蕭紅在「呼蘭河傳」裡被逼到發瘋的小媳婦兒。時代使人發瘋,現在又何嘗沒有,不過現在自殺的比瘋了得好像多了一點。

細細回味小男孩的臉,天真的世故與油滑,真是機靈的小孩不得不學會的本領了。

【座談會:楊元鈴 老師】
隔天又去聽了座談會,很幸運的她播了我無緣看到的「十分鐘後Ten Minutes Older」(赫斯‧法蘭克 Herz Frank),這部片只有十分鐘,全程只有一個鏡頭,大部分是一個小男孩的臉部表情,鏡頭沒有帶到他看到了什麼,這就是電影的開放性吧,在鏡頭外的「真實」世界,與鏡頭下也許是「擬真」、「偽真」、「部分真」的與現實世界關聯,我記得阿莫多瓦在「壞教慾」中也用過類似手法,當時也是很讓我震驚的,人總是太容易把看到的信以為真。

座談會中的一個概念我覺得十分有趣,她說看電影的時候像是在一個牢籠中,只有眼睛在用,身體的其他部分被禁錮在黑暗中,幾乎沒有什麼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全神貫注在影片中,於是真實就不存在於現實,而是在當時電影建立的時空中了。她也談到,好萊塢的興起使我們被寵壞了,我們早已習慣全盤接收影片所丟給我們的明確的訊息,不會有太多的歧異性,於是我們便不再思考,也沒有什麼好思考的了。這也是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差異。在藝術電影中有許多的抽象與隱喻,一百個人看可能就有一百種不同的結果(解讀),但商業電影一百個人看可能只有一種結果。這倒是要端看每個人對電影的定義了,如果它是種娛樂,那電影就必須讓所有人「看得懂」,如果它是一門藝術,那它也許就可以帶著較多的實驗性與思想性。其實這樣的情況在文學也是如此,但似乎是商業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才漸漸有把兩者分得明晰的重要性,藝術與娛樂其實根本可以溶於生活中,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血液,但當我看見電影討論區裡把藝術電影罵得一文不值,把花錢的是大爺,不是要花錢折磨自己的論吊掛在嘴邊時(當然這也和藝術電影容易變成菁英電影有關),真的滿傷心的,生活難道只剩下物質那般淺薄嗎?但這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倒有些無奈起來。

座談會還談到關於「偽記錄片」的一些問題,「偽記錄片」屬於劇情片,但是是以記錄片手法拍攝,有以假亂真的趣味,這次影展裡也有不少此類影片。不過他引用某導演說的話我十分贊同且早就如此認為,「世界上沒有一部紀錄片是客觀的」當然,當你取用角度與觀點或是角的那一刻,記錄片早已帶有主觀的色彩了。這跟每件事都有正反兩面甚至更多面一樣,永遠是不會有「客觀」的,客觀不過是一個過於理想化的名詞,再怎麼接近也絕對無法達成(其實也沒有必要達成吧?)妄想。

期待星期天去高雄看「二十世紀的小孩」和「內陸帝國」,後者有三小時呢!還是個傳說容易看不懂但影評人大力推薦的片,從電影裡體會許多疑問許多,真是一件萬分美好的事。大家有空就去看看電影,過過不同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