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4 14:21:24

【電影】青之炎

總覺得自己看過這部電影,其中的一些片段很熟悉,也許我真的患有失憶症更嚴重一點是多重人格。本來是抱著想看二宮和也的演技才去租的,題材也滿吸引我的,英文片名是「The Blue Light」,關於一個青澀的十七歲高中生的殺人故事。

他才十七歲。這樣一個似懂非懂的年齡,在成年與為成年之間的年齡,稚嫩又成熟,這樣慘綠的青春一直是我極度想要的。

從開始到結束,是他慢慢步入無法回頭的黑暗深淵的過程。真的沒有其他的辦法嗎?以成熟的觀點來看,那可能是一時衝動的結果,但以主角的心理狀態及孤獨寂寞獨自承受的環境來看,如青之炎一般的光燃燒時的臨界點,迸發出比火焰更高的熱,沒有辦法撲滅了。

不能說是一時衝動吧。畢竟已不能再忍受。蜷曲在大魚缸中,獨自錄下自己的秘密。他在同儕之間是超越而成熟的,但在大人的世界又是幼稚而衝動的。他的路上沒有同行者,也不輕易讓人靠近。這種玻璃般脆弱而尖銳的蒼白少年,十七歲時人生道路上如曝光底片般的蒼涼風景,往往需要更細心,小心翼翼但又不露痕跡的對待。纖細敏感,卻很少有人把他們感受真誠的擺在心裡。也許愛莫能助,也許只當是少年無聊的胡思亂想,缺少的關懷讓他們以堅硬玻璃封住柔軟的心,他們往往善良易感。

這樣的殺了他的前繼父。殺了喝酒對他對妹妹、母親動粗,又無所事事離了婚又賴在家裡不走的前繼父。在網路上搜尋有關於青之炎的評論時,看見有人拿之前嘉義一名少年弒父的新聞拿來比較,嘉義的少年也是看不慣自己的父親無所是事(詳細情節我忘了)在某一天憤而拿刀砍死自己的親生父親。兩者是不是都是在缺陷的環境下養成了隱性的偏差的人格?這有待觀察,但似乎都是某種感情的匱乏下而產生的。我認為,那是一種永遠無法彌補的空洞,無論用什麼方是什麼另外的感情,也無法挽回了。傷害的造成就是這樣。(這就是一種,兩難的悲劇)
和我上一部日本電影「超感應」比起來,導演的手法實在是好太多了。也許因為導演蜷川幸雄是有名的劇場導演(據我瀏覽過的資料來看),也導過電影,經驗比較多,使整部片的張力充足以令人屏息。事件的堆疊慢慢描繪主角的心路歷程,轉折細膩一氣呵成,隱喻像徵也用得滿好,畫面很有特色,大部分的安靜凸顯緊湊劇情高潮,不禁令我豎起大拇指,再看一遍二宮和也。

二宮的演技真的不錯。把主角的性格立體展現,還有在殺人之後心理的唯妙變化,雖然還有進步空間,但就第一次的螢幕表現實在是可圈可點。
(photo:開眼電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