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4 22:34:01靈師姐

窒息

  受到身邊人的影響,從小就偏愛看書,尤鍾情歷史類別。近代史卻是例外,簡單的原因,每次看近代史都令我有窒息的感覺,特別是清光緒以後,心情總會受到影響。
  近代史充滿了中國人的醜陋,看越多越汗顏。爭權奪利、互相詆譭比比皆是。年齡稍大點時曾拜讀了林語堂著的《醜陋的中國人》一兩章,驚歎早有人看透了,建議各位看倌有空時不妨一讀。

  因打貼了中日小鳥爭奪戰關係,有些話是不吐不快。

  李鴻章,一個在近代史中被罵得最慘的人。賣國賊、漢奸這等極貶義之詞早把他標籤化了。
  我很不認同。

  李鴻章師承曾國藩,曾在激流中勇退,李卻一腔熱血。1871年,李鴻章曾說「日本近在肘腋,永為中土之患。」於是建立了北洋艦隊,派學童向西洋學技術,錯綜複雜的國內政治,令艦隊再無法增強實力。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擁有留洋學成歸來的艦長,其時世界實力第八的艦隊,有著七千三百噸級的鐵甲艦,竟敗了。。。
  面對日本的咄咄逼人,清廷中無人肯擔任和議使臣。光緒的老師翁同龢以「洋務生手」推諉和議大臣之任,其他朝廷重臣因怕負上罵名,紛紛亦推卸,日本也指定要由有全權的大臣當和使,李在日聲望高,清廷決定由李鴻章當和使。
  1895年,李鴻章到達日本的馬關,代表清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到達日本後,李鴻章曾努力爭取,伊藤博文卻苦苦相逼,李說「貴國何必著急,台灣已是口中之物。」伊藤答了句「尚末嚥下,饑甚﹗」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簽訂《辛丑條約》。
  只是這兩個條約,就割了多少地、賠了多少錢、喪權辱國。但李鴻章可以做主嗎,他能不簽嗎,清廷敗戰,能辭嗎,能不去嗎,皇帝一個聖旨下來,不去是逆旨,是欺君之罪,要滿門抄斬,更要誅九族。
  在罵他是漢奸、賣國賊時可曾想過,光緒年以來,整個中國都是李鴻章在支撐著,而他做的事大都是為了國家。那些跟他同時代的對手,也曾慨歎說,全中國只有一個李鴻章在做事。而在日本像李這種人才卻有很多。

  蔣介石,北伐統一中國的功勞永不可磨滅。在面對日本入侵中國,欲染指東三省時,蔣的反應竟是「不抵抗」。因為這樣,日本輕易拿下東三省,作為入侵中國的踏腳石,中國差點亡國了。東三省的土地比台灣大那麼多,為甚麼大家就不敢說他是賣國賊,因為不是簽訂失去嗎。

  毛澤東,領導共產黨奪取國民黨的土盤,成為中共的開國君。但面對外蒙獨立,為甚麼不收回來,不敢跟蘇聯反面嗎。為一個珍寶島,屯兵十萬可死不可失寸土。但當美國把釣魚台當是琉球群島的贈品給日本時,為甚麼不吭聲。國內的權力爭奪戰比取回國土重要嗎。

  整天在吵在罵清政府喪權辱國,李鴻章賣國。外蒙獨立、失去釣魚台列島,毛澤東、蔣介石沒責任嗎﹗

  1901年10月,簽訂《辛丑條約》後,李鴻章就因過於悲憤吐血而死。李鴻章死時那天,整整一天一夜,他的眼睛都是瞪著。其幕僚周馥趕到時,壽衣已穿好一天了,叫他有反應卻不能言語,周馥撫著他的眼皮哭道,「夫子不放心的事,我輩可以辦了,請放心去罷﹗」李鴻章驀然睜大眼睛,嘴角顫動著,可惜再也不能言語,這天是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的悲哀在於北洋被殲滅了,他命運亦隨著中國被肢解而被鞭撻。
  對這種人,別跟我說他是漢奸。別動不動就把這帽子扣下來,太沉重了。


木刻
  近代史,依然叫我窒息,手翻不開書本,眼看不進內容。我不是愛爭辯,只是說出心中想法而已。
  1874年底,李在奏摺中明確指出:「泰西雖強,尚在七萬里以外,日本則近在戶闥,伺我虛實,誠為中國永遠大患。」刺殺李鴻章的是日本人小山豐太郎

上一篇:中日之小島爭奪戰

下一篇:慎防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