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1 02:52:25葉子

奧斯卡模式

雖然對好萊塢有些質疑

但看年度奧斯卡推出的電影名單

還是有值得觀看的幾部代表作

尤其是觀賞頒獎典禮 聽得獎人發表感言

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以前在媒體 總得守著頒獎典禮等落版

誰最美 誰最醜 得獎評論等等

是每一年經手的必要稿件

那個時候 總有許多的試片可以先看

比其他人先看熱門電影 總能滿足一些小小的虛榮感

只是 現在看這些影片和頒獎過程的心情已經大不同

習慣性的會去分析一些東西

例如 為何今年最佳影片會是這類電影?

例如動畫影片被提名最佳影片 可有特殊的意義?

然而 如果有機會 真的很想了解好萊塢的團隊究竟有哪些人

哪些人可以進入某些團隊?

美國的影藝教育是如何訓練出一批又一批的編劇人才?

他們所受到的 訓練和閱讀的書 又是哪些?

雖說英文不困難

但往往 我們對很多當今主流的事物 其實知道的很少

除了砸下很多錢投資外(聽起來今年有些影片在募款上也不容易)

怎樣的情境下 可以容許如此多量且多元的電影出現?

那些製片與編劇又是如何說服導演或片商投資?

那些評估的標準在哪?

似乎應該多找些相關的資料閱讀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