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大武山部落學校1/18揭牌
【生活情報-記者吳富正/2013.01.18.屏東報導】
排灣族大武山部落學校1/18上午在屏東縣泰武鄉武潭社區活動中心正式揭牌,
部落學校將在寒暑假期間,免費教導孩子學習族群歷史、傳統祭儀及技能等課程,
希望透過部落學校的學習場域向下紮根,把祖先流傳逐漸消失的山林知識找回。在
排灣族傳統慶典儀式-報信、鳴槍、祈福、勇士舞及武潭國小佳平分校學生以族語
表演雄鷹英雄戲劇中,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委孫大川、屏東縣鍾佳濱副縣長、
屏東縣政府原民處長曾智勇等人共同揭牌,包括泰武鄉長孫萬教、潘政治縣議員、
連正勝縣議員,鄉民代表、村長及部落頭目等人,大家以辦喜事的心情盛裝出席,
感謝政府單位對延續部落文化、教育的重視,並期許部落學校發揮智慧傳承功能。
原住民族委員會孫大川主委表示,原民會從一年多前開始推動部落學校的設立,
率先在阿美、卑南及排灣族部落籌備,其中排灣族大武山部落學校是全國第一個
正式揭牌的部落學校,未來10年將在全國推動設立30所部落學校為目標,讓大家
尊敬自己的傳統,將教育權拉回原住民部落,交給族人,用自己的族語教育下一代。
鍾佳濱副縣長致詞時以舞台布幕一張原住民長輩牽著孫子上學的圖畫表示,這幅
畫讓平地人引發聯想的應是隔代教養,但從不同角度來看,象徵的卻是文化傳承,
隨著社會型態轉變,現有幼托整合的教育政策,已加速對上一代文化的遺忘,屏東
縣府原民處在原民會支持下,爭取從部落實施托育聯盟,先從幼兒母語教育開始,
彌補國民教育的不足,共同珍惜不同族群的文化資產。
大武山部落學校暨部落發展協會顏成仁理事長表示,部落學校是一個公辦民營的
教育單位,將以社區活動中心為教學據點,雖然與現行教育制度平行、交疊,也會
聘請專任教師,但不以升學為導向,要讓學子在部落的生活空間,以全族語的互動
模式,學習一切有關自己族群的傳統文化知識;學習課程區分為社會組識、藝術與
舞蹈、部落倫理與禁忌、環境生態保育、族群關係與部落歷史、傳統信仰與祭儀、
族語與文學以及傳統生活技能等領域。部落學校的學區以北排灣族群為主,涵蓋有
三地門鄉賽嘉、馬兒、安坡、達來、口社、青山等6村;瑪家鄉三和中村;泰武鄉
萬安、佳平、武潭、佳興、泰武、平和、馬士部落;來義鄉古樓村、大後等16部落
,凡是學區內的國中生都可以報名,每學年度招收30人,享有6年免學費的優待。
希望藉由部落學校的力量,讓年輕學子精熟代代相傳的祖先智慧,並把老師發展的
教學策略及教材教具建立資料,成為一套有系統與學習的族群知識庫。
************************************
新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