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新品種「高雄4號-祥發」問世
【生活情報-記者吳富正/2012.12.30.屏東報導】
行政院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繼絲瓜「高雄2號-秋綠」之後,推出絲瓜新品種
「高雄4號」,商品名稱為「祥發」。此品種經歷9年研發,於101年12月完成各項試驗
正式命名。高雄4號是一代雜交品種,具早生、果肉烹煮後不褐變、低溫期不裂果等
優點,在南部地區於秋冬季生產,具有競爭優勢,將提出品種權申請,授權予種苗
業者推廣種植。
高雄農改場黃場長表示絲瓜俗稱「菜瓜」,是臺灣地區重要的瓜類蔬菜,近5年來,
全臺每年栽培面積約2400~2700公頃,年產量近44000公噸,以高屏地區栽培最多,
約
,使高屏地區的絲瓜產業極具競爭優勢,但目前國內絲瓜品種耐寒性普遍不佳,以
南部地區廣泛栽培的粗鱗種而言,秋冬季常有晚生、裂果與畸形果比率高及烹煮後
果肉變黑(褐變)等現象,而絲瓜高雄4號的誕生,有效改善這些缺點。
黃場長進一步說明,絲瓜高雄4號是雜交一代品種,具有整齊度佳的優點,大幅
改善粗鱗種絲瓜冬季晚生、結果量低、高裂果與畸形果率及烹煮後褐變的缺點;其
果實硬度與粗鱗種相當,食味口感甜脆爽口,即使春、夏季種植,生育情形與品質
也不遜於粗鱗種,未來推廣後,可望成為國內絲瓜栽培的主力品種。
高雄場黃祥益助理研究員指出絲瓜高雄4號是中果型粗鱗品種,具植株生長勢強、
結果性佳、低溫期不裂果、豐產等優良性狀,此外,還有早生的特性,在高屏地區
春作,從定植至開花僅需約35天,秋作定植至開花約42天,是非常適合南部地區秋、
冬季種植的品種;其果長約
小家庭的消費需求;且其果肉清甜、食味品質優良,烹煮後不褐變,相信推出之後
會受到消費大眾的青睞。
************************************
新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