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30 16:36:11生活情報探長

牡丹鄉石門國小前往日本參加「台灣.琉球文化藝術祭」

[記者吳富正-屏東報導]

剛參加「台灣.琉球文化藝術祭」回國的牡丹鄉石門國小師生,6月30日在
鍾佳濱副縣長主持下於縣府召開交流成果記者會,副縣長認為這次石門國小
師生到沖繩縣石垣市的文化交流,對促進台.日關係的發展作出了很好的起頭
與貢獻。

鍾副縣長還表示對牡丹鄉人為了弭平過去牡丹社事件所發生的不幸,持續進行
『愛與和平』的行動實踐,所展現的包容胸襟更是敬佩,至於對促成沖繩縣與
屏東縣友好結盟也樂觀其成。

成果記者會除展示交流活動影像、圖片及學童的心得報告,帶隊的石門國小
校長黃明永也將這趟異域文化與各界分享,黃校長表示,師生們藉由本次交流
活動走出自信與實踐和解共生的第一步,在「愛與和平」的行動下,也希望
未來能有更多文化及教育方面交流的機會。

今年4月石門國小收到日本石垣市長大濱長照的邀請,於6月19日至22日出席
2008台灣-琉球藝術祭活動,這是展現學習成果及分享族人在歌舞文化資產的
絕佳機會,同時,也是落實琉球與牡丹「愛與和平」行動方案的實踐。

石門國小位於南台灣恆春半島尾續中央山脈的山巒坡地,東鄰四林格山,西接
大梅溪域;北有牡丹水庫,南臨五重溪山,依山傍水,景色秀麗,是個典型
排灣族部落小學。「石門」名稱由排灣語tjeqaciljai(茄芝萊)意譯而來,
雖非峻嶺高山,偉聳巨石卻隨處可見,其中以macacukes隘口為最具代表,
天險地勢易守難攻,是世居此地排灣族抵禦外族侵略的天然屏障。西元1874年
日本政府企圖擴張勢力,首次以台灣排灣族為侵台對象,發生了國際上重大的
歷史事件---牡丹社事件,其戰役發生地點就在此地。

牡丹社事件讓台灣原住民登上國際歷史發展軌跡中的要角之ㄧ,更開啟台灣
迎向國際水準躍進的契機,就近代歷史事件影響台灣發展的重要性而言,應有
其舉足經重的地位。自2002年辦理牡丹社事件學術論壇至2007年辦理「愛與
和平-琉球與牡丹文化交流」,乃至於97年5月22日成立「牡丹社事件紀念日」
所舉辦的各項系列活動,均受到台日學者、媒體與政府的熱烈回應與關注,
這些活動揭櫫愛與包容、寬恕與和平的主題精神,啟發了我們後代族人緬懷
祖先之餘,更需深切面對史實反省並實踐和解共生的具體行動,因此,與同樣
是牡丹社事件的受害者遺族彼此交流,前往彼地以實際行動表達和解誠意,
應是學校積極扮演的角色。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振興原住民文化的努力,以及族人對自身文化學習的自省
,而石門國小對民族教育的推展自認具有責無旁貸的承擔,藉著教育優先區
方案與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規劃致力於傳統文化傳承教學與活動,加上歷年
來參與牡丹社事件的反省與學習,這幾年累積的成果頗有收穫。多元文化時代
的來臨,瞭解與深耕自己文化,是學習立足社會的基礎,學校師生與部落耆老
及部落藝文工作者教學相長之下,透過歌謠舞蹈教學與活動的展演,讓師生
更加認識排灣族的文化形態與內涵,型塑自我族群和文化的認同,益加注入
原鄉部落一股湧現不歇的生命律動。

公視新聞http://www.peopo.org/news/post/18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