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2 22:04:04amita buda

見月老人


《一夢漫言》是明朝見月老人的自傳。

幾十年前讀過一遍,現今重新展讀,仍覺古聖先賢的大氣度、大忍辱之大修行態度,令人無限向慕。

過了這十幾年,修行有多大的進展,只有自己心知肚明。對照一下老人留下的修行成果,可真是自慚自愧。

見月老人年少時與成拙、覺心二位結伴同行,遠道求戒。

有一天,來到了萬松庵,天色漸暗,見月老人一行敲門借單住宿。當時因為時局動亂、盜賊猖狂,誰也不敢留宿不熟之客。庵中之出家人見了怒氣衝衝,閉門不准掛單。不久,天漸漸暗了,見月老人見路邊有一塊大石,下有一丈多的空間,他們三人進去,在蒲團上打坐。一會兒寺門又開了,那個僧人又來驅趕。

見月老人不但不生氣,反而憐憫那個人太愚癡,自歎與他無緣,當作沒聽見,勉強坐了一夜。

天漸漸亮了,三人起身順路而行,到了豆葉坪,吃了早餐,接著行腳,太陽將要西下時,到了東林寺掛單。寺內的禪堂在後面,雲水堂只有三間,冷落不堪,荒草已經有一尺多高,牆塌瓦脫,門窗都沒有遮擋,真是荒廢至極了。

寺中有一無梁殿,進去禮佛後,只見塵灰厚積,鴿雀的糞便穢汙了整個大殿。見月老人與成拙把殿堂打掃乾淨,把蒲團放在佛像左側,三人商量在這裡念佛一夜,才不虛到這座古白蓮社一遭。

誰知當家僧從裏面走出來,指責他們不先稟告執事,就私自住到大殿裏,厲聲訶斥,不准住宿,一直趕到山門。一位住在那裏的化主老僧留他們吃飯住宿。那位當家僧又來責備老僧,還用水潑地,不讓他們坐臥。三人謝別了老僧,走出山門。見月老人對成拙和覺心說:「多生多世以來,一定和那位當家僧種了不如意業因,今天該受還報,應當把他看作善知識,幫助我們成就忍辱行,千萬不能起怨恨心。」但這時又找不到棲身之處。成拙說:「剛才來的時候,曾見下面路旁有一稠密樹林,可以去那裏住一夜。」我們就下去尋找那片樹林,卻是一個古墓。三人放下蒲團,席地而坐。曠野空蕩蕩寂靜無聲,又無月色。坐到初夜時分,忽聽一聲:「抓住他啊!」四下裏也一齊喊起來:「抓賊啊!」我對成拙覺心說:「如果他們追來下毒手,不分青紅皂白,就是我們的定業了。」待到天明,遠處傳來差馬的鈴聲,才知道外面是大路,心裏才稍稍安定。三人走出樹林,見田中有人在勞作,上前詢問,為何昨夜四處齊聲喊叫,他說:「現在田中麥子熟了,防人來偷,齊聲喊叫是嚇唬盜賊。」我們三人大笑起來。

達賴喇嘛曾經說:「如果有人莫名其妙、毫無理由地侮辱你,而你強烈地反應,即使在世間法上沒有錯,仍然與爲求開悟而發的利他心不相應。除非有特殊目的,否則強烈反應是不對的。如果有人因爲嫉妒或不喜歡你而臭駡你,或甚至打你,你不應該以牙還牙,反而要承擔挫敗,允許別人享受勝利。這種作法不切實際嗎?這種修持方法確實很難做到,但對於一心想發起利他心的人而言,卻必須做到。

這並不表示在佛教中,你只能時時刻刻吃虧,故意尋找苦日子過。這種修持的目的,在於“吃小虧而獲大成就”。如果環境不允許你吃小虧而獲大成就,你不可以懷有任何怨恨,卻要以慈悲的動機,做積極的回應。」

我想見月老人能成為一代宗師,受人敬仰,何嘗不是“吃小虧而獲大成就”呢。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是“太聰明”了,吃不了一點小虧,因此很難獲得成就。

見月老人行腳求戒,可是非常艱辛。

他們走到了關索嶺。此嶺地勢非常地高峻,又走了幾日,過了盤江,山路屈曲,上下陡峻險惡。

路途已經是非常難行了哪裡知道遇上了狂風大雨,大雨滂沱,山澗小溪變成吼聲如雷的山瀑,彎曲的山路都成了河溝,狂風從多方吹來,形成漩渦,單身難以站立。雨水從頭部頸部淋下,灌滿整個衣褲,那種寒徹肌骨的感覺真是不可言喻啊。兩腳橫跨而行,彷彿是騎著浮囊一般。解開衣帶瀉水,猶如開閘,如此數次。見月老人對各位同參們說:「古人參學,捨身求法,不以為苦。不要因為這場大雨而退了求道之心,將來才能說我們曾經行腳!」大家聽了大笑,你扶我攙,相助冒雨而行。

過了盤江渡上之鐵索橋,只見山崖險峻,樹林竹叢鬱鬱蔥蔥,滔滔江流奔激如箭。這正是連通雲貴的要津。

第二天上了通向安莊衛的山徑,砂石凸凹,鞋底都磨破了,破爛無法再穿,乾脆扔掉,光腳走路。走了數十裏,天晚才歇息,雙腳腫得看不到腳踝,疼痛得猶如火燒錐刺。半夜裏想道,身無分文,此處又是孤庵野徑,無處可以化緣,不應在此久留,明早必須動身上路。又想到世人為了貪求功名富貴,尚且得要忍耐不少辛苦,才能遂願。我們今天為了出家修行,求解脫之道,難道還能因為沒有鞋穿就退了最初發下的願心嗎!

隔一天仍舊咬牙強行,開始腳跟痛得不能點地,慢慢變成拄著棍杖一瘸一拐地走。又走了五六里路,就感覺雙腳不是自己的,也不覺痛了。途中又沒有歇息之處,到了傍晚,已走了五十餘里,投宿安莊衛庵中。第二天乞化到了草鞋,試著穿,皮破繭起,我也不管它。

「人生中最艱困的時期,便是獲得真正體悟和內在力量的最好機會。如果你的生命中一帆風順,你就變得軟弱了;只有在經歷最悲劇性的環境中,你才能發展真正的力量——面對它們的勇氣,而心中紋風不動。誰教你這一點呢?不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上師,而是你的敵人與種種逆境。」

見月老人的行逕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