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04 21:18:53小維

關於書籍的企劃

完整的書籍企劃,最好要同時包括<產品企劃>與<行銷企劃>兩個部分。
在做法上,第一個步驟通常分成兩種狀況:

◎沒有現稿--1.也就是要你想想有什麼樣的書可以出? (行銷企劃端)

此時,當然是要先蒐集資料囉!
你得要先蒐集的資料包括:現成的稿源有哪些?現有的資源有哪些?設定中,市場上的相關 現貨資訊、競爭係數、通路....等數據,建議你可以使用加以處理。找出最適生存的<產品落點>市場象限之後,再作基本<行銷組合>的4P設定。如此,你的新產品大致已完成<趨吉避凶>的前置作業了。

接著,就是進行產品的本體規劃階段。 (產品企劃端)

2.打架構,是首要的工作。<書>跟<人>一樣,分成骨骼跟血肉。也跟<房子>一樣,分成<鋼筋>跟<水泥>。所以,先把你的書勾勒出構成內容的架構。這時候,你就可以去尋找能夠幫你寫稿的<作者>或<寫手>了。

◎已有現稿--當然是指<鋼筋>跟<水泥>都已齊備,你只須要直接進行下一個步驟--<裝潢>的動作囉!

第二個步驟--<裝潢>...也就是<編務>的規劃囉!(產品企劃端)

[原則]由外而內、由大而小
1.先依照<稿性><稿質>與<稿量>判斷,到底是出一本書?還是一系列書?(建議先發<新品企劃書>給盤商跟經銷商聽意見,畢竟<錢>最重要!)

2.根據競爭者的出版品,規劃最適生存的硬體設定。

3.參考競爭者的出版品,規劃至少同等級的編輯體例設定。

4.除非你是出<新書種>,否則,多點兒異於同業的新點子、好點子。

5.抓出出書的時機、時點、進度、預算、項目與執行排程內容。

第三個步驟--<製作>...指<編務><印務>或加<製務>的執行(請參照其他各篇)

第四個步驟--<發行> (行銷企劃端)

由於你先前已經作過<市場調查><市場評估>與<市場規劃>,所以,你此時應該直接針對<鎖定>的<通路><價格>與<推廣>等面向,再進一步規劃出各項細部的<通路組合設定><價格期程設定>與<推廣階段設定>。

第五個步驟--<後續> (行銷企劃端)

也就是預先規劃上市之後,根據不同的<賣況>,該有的因應策略。

第六個步驟--<協調> (行銷企劃端)

諸如<查補><帳務><倉控><物流><客服><樣書><鋪量>...等等的規劃,均在在影響著<書>的成功與失敗。

在台灣,如何因應那些特有的<業內文化>,譬如<結七留三><銷轉結><保留款><月沖退>...等動作,應是在<書籍企劃>篇章當中,該多動動腦去設想處理的實務內容。


(以上短文為〈小維〉先前曾發表於相關網路社群中的文章)


(還有很多<練功專用>的好文章,請點本頁上方<當代智囊>進入選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