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4 20:20:44菲菲

分寸



 

 

  人與人之間要有分寸,人與事之間也要有分寸,尤其說話更要有分寸;如果沒有分寸,就會有衝突,就會有是非,就會不歡而散。

 

  做人要明理,明理先要懂得彼此之間的分寸。因為理是軌則,應該是連接在一起,是保持雙軌運行的;人我之間彼此應該保持多少間距,此中都有分寸。

 

 

  現在講究高人做事,都要先拿捏分寸、拿穩分寸,合乎分寸,凡事就容易成功。做人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分寸呢?

 

列舉如下:

  一、人情的分寸:人與人之間的交情,此中有分寸。小兒女可以叫爸爸跪下來給他當馬騎,爸爸會樂得哈哈大笑;如果是個外人,叫一個父執輩的人跪下來讓你當馬騎,不但要罵你,甚至要揍你,因為你太沒有分寸了。

 

  二、好惡的分寸:每個人都有他的歡喜或不歡喜,但歡不歡喜超過了分寸,別人就不以為然了。請你喝一茶咖啡,不喜歡就隨便把咖啡倒了,此即不懂分寸;請你喝牛奶,你大肆批評牛奶之害,這也失去了分寸。人的喜歡不喜歡,不能太過強烈,你非常喜歡的,也要顧念別人的不喜歡,你非常不喜歡的,也要顧念別人的歡喜,這裡面都有分寸。

 

  三、語言的分寸:說話,遣辭用句之間,分寸更大。講話不但要注意對象與我關係的親疏、對象跟我的輩分、對象跟我的性別,尤其講話的音調、修辭用字的輕重,都有分寸。你沒有拿捏好分寸,後果就會很麻煩。

 

  四、賞罰的分寸:連續的嘉獎,會有人批評你私心;連續的懲罰,即使高速公路警察開罰單,一罰、二罰、三罰,駕駛人也會有反抗的心理,也會不服氣。賞是鼓勵,罰是規誡,總要達到目的;賞罰達不到目的,這就是沒有拿捏好分寸。

 

  五、勞逸的分寸:人有時要分工,有時要合作;分工的時候,勞逸不均,會引起抗爭,因為失去了分寸。主管分配工作的時候,對工作的輕重、時間、成效,要仔細的觀察,要給予平均,不可失去分寸。勞逸均衡,這是管理學上非常重要的原則。

 

  六、進退的分寸:在家庭裡,即使和父母講話,也要懂得進退分寸;在公司和上級講話,更要知所進退。什麼時候可以進言,什麼時候可以報告,如果主管正在忙得不可開交,這時候你要插班報告,事情的結果會如何,當然可想而知了。所以,對於進退忙閒之間,時間要拿捏得好,尤其要拿捏得巧。

 

  七、用錢的分寸:人會不會用錢,不在於錢多錢少,而是懂得用錢的分寸。有的人每個月收入只有二萬元,可是收支平衡,甚至猶有餘裕;有的人每個月有五萬元的收入,但是常常捉襟見肘,入不敷出,這就是不懂得用錢的分寸。

 

  八、兩性的分寸:兩性之間,尤其一對一的時候,彼此的親疏、關係,更要拿捏好分寸,免得日後麻煩。

 

  說到分寸,佛陀講經說法契理契機,就是分寸;人間佛教重視傳統與現代融和,就是分寸;叢林四十八單職事各司其職,就是分寸;政府升遷、待遇,都有分寸。

 

 

  

  ※文/星雲大師

   感謝提供以上拍攝照片之友人《Cody》

   拍照地點:加拿大‧初冬‧Door decoration of the house I live Conner of the house

上一篇:La Vie En Rose

下一篇:幸福咫尺

香水百合 2009-10-15 19:12:47

菲菲也發現好多人停筆了喲...
我這個懶散的人都走走停停了說
還是菲菲最認真^^

版主回應
菲菲盡力的保持發文,否則一旦怠惰,將是停筆的開始。 2009-10-19 22:50:57
念念ting 2009-10-15 01:08:23

分寸說的好!人與人之間要拿捏好可是真要用心去做才會變得更好,現在許多人真的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根本不知分寸在哪裡?真不知是社會生病還是家庭生病呢?最根本應該從家庭改革起教下一代如何做好分寸,讓社會將來更美好才是 ^_^

版主回應
憂鬱、精神疾病,都在幼年埋下導火線

反觀台灣, 教育努力傳授一個又一個的知識。「但是沒有人教你,你是誰?你為什麼而活?」陽明、中央、交大、清大四校聯合校長曾志朗說。如何學習成為一個「人」, 過程是掙扎的。從「我想成為」、「我能成為」,到「真正的我是誰」,而不是「我應該是誰」的歷程間,中間有太多的選擇、掙扎、抗拒、接受、適應、改變和突 破,但是我們通常只追求標準答案:「如何成功,而非如何活,」曾志朗說。許多人的厭世、底層的不快樂…,都與「我是誰」的定位探索不足,有很大關係。

人,在發展歷程中,童年到青少年間的早期經驗,通常是黃金人格發展期,也是「我是誰」的重要探索期。人生的光和影,也在這個時候發生。

十 一歲的小秀,放學回來自動煮飯,幫妹妹小穎洗澡,有時候,她會把小穎抱在腿上,幫她把頭髮吹乾,就像媽媽一樣。自從媽媽自殺後,小秀在別人面前總是大笑, 像要掩飾什麼,但是她好痛苦。大熱天的,她穿了三件衣服,團團把自己包住,因為她認為這樣最安全;七歲的小穎,一年級了,卻常常尿褲子。一下課,她不跟其他同學玩,一直瘋狂的在教室繞圈圈,直跑到上課為止。這是一個媽媽自殺,爸爸三度自殺未遂的個案,發生在高雄楠梓。

兒童期的人格發展影響一個人至深,很多研究都發現,許多自殺或憂鬱症疾病的成因,從早期人格發展中,就已埋下導火線。案例中的小秀,就是過度早熟,認為自己的角色應該和媽媽一樣;小穎則是行為退化,而且有嚴重的失親焦慮,才會一直奔跑。

生命早期經驗,是建立人格的黃金階段,如果沒有正確的發展,可能會導致日後人格方面的問題,像邊緣性人格、強迫性人格、反社會人格…等。如果父母能提早注意,在孩子未來遇到問題、挫折,或是不可預期的家中變故時,就能有健全的人格,度過人生難關。

奠基,為時未晚——
十八歲之前,要讓孩子充分探索自我

什麼是黃金人格期?

George是一家創投公司的經理,平時上班忙,他和目前台灣很多假日父母一樣,只在週末才把孩子從保母家接回來。女兒兩歲了,有一天他接孩子回來,孩子不但大哭,而且用小拳頭打他。他很疑惑,女兒是在鬧脾氣嗎?

零到一歲的兒童,是發展自信及安全感的關鍵期。此時的孩子需要肢體的接觸,像擁抱、親吻、握手,需要父母或重要他人像老師的傾聽。如果缺少肢體的接觸,愛的匱乏,會讓孩子在未來遇到挫折時,因缺乏安全感會轉而攻擊自己。別小看只是母親的短暫離去,孩子都會有「分離焦慮」。

三歲定終身也是有原因的。一到三歲的孩子開始探索世界,這時吃飯掉飯粒,或是玩電插座,父母的態度不是打罵制止,而是握住小手教導,如果阻斷探索,孩子自然退縮,存在感自然低落。

三到六歲,則開始對自己的身體好奇,父母這時要正確的引導認知,否則孩子長大後,會有罪惡及內疚的情感性疾患。

十歲的小祥,下了課喜歡和同學一起打球,打完球再回家寫功課,但父母認為打球會影響成績,不讓他打,小祥好沮喪,跟同學說,他好想死。

六到十二歲,是孩子透過學校老師和同學,開啟認識世界的窗口,許多父母這時都忘記放手。孩子依附在父母的觀念下成長,看不到自己的長處,未來不會跟自己相處,也不會跟別人相處。反之,社會適應力越高,受挫的能力也會越好。

十二到十八歲的孩子,必須在同儕關係裡找到自我認同,是進入大社會前的關鍵期。這時的孩子需要同儕與團體關係證實自我的存在。但父母都怕孩子飛走,對於同儕人際關係反而嚴格限制,導致孩子情緒沒有出口,自我角色也會混亂。

思考,活在當下——
在生命花園裡找出自我的價值

回頭想想,在你的生命歷程中,你是怎麼過的?你的父母又是怎麼要求你的?

執業二十年的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說,在他的病患中,最近出現龐大的「後青年」及「後中年憂鬱」問題,站在事業成功的頂峰,人生突然走不下去了。因為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誰?為何而戰?「自我概念被壓抑,很容易失去自發性動機,」王浩威說。

黃金人格期中自我系統的發展,深深的影響成人期所有生涯發展是否順利,以及一個人終生追求的價值。

自我概念的特性是:

自我: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理想我:我應該是怎樣的一個人?

世界觀:對自己以外的人、物、大自然、世界倫理的看法,以及這世界中我的定位。

文●引自《商業周刊》
2009-10-19 22:48:23
雷爸 2009-10-14 21:36:50

呵呵
妳引的文章真好
也讓我想到父子騎驢的寓言
分寸已亂真的進退失據
照片也讓我想到復活節就到了
謝謝妳來訪,讓我再回來看到菲菲!
華;長的更大更茁壯了吧

版主回應
雷爸的小心肝“小湯圓”甚是古錐......

「吾家有女初長成」“華”可是美少女溜!

菲菲發現往日熱絡80%的文友們,處在休筆狀態
篇篇出優質好文的雷爸不曾間斷的,欽佩您善心、毅力筆耕

感謝雷爸您的回訪,鼓動大夥兒齊心努力創作士氣
2009-10-14 22:14:39